标签:
不尊重感觉到车门朋友家招呼育儿 |
分类: 发现孩子 |
成人与孩子,互相尊重
今天上午我们一家三口去提车,在办理手续时,一位销售员问三月几岁了,三月没理他。临走时,走到门口遇到那里的经理,因为是通过关系去买的这辆车,所以就又跟经理寒喧了几句。在我不是很在意的情况下,隐约记得经理问三月几岁了,三月说四岁。当时我心里还想了下,这三月明明马上就五岁了,但就愿意说自己是四岁。
之后离开前,销售员准备给关车门时对着三月说:“你还没告诉我几岁呢!”三月又没理他。关上门后我问三月,为什么那个叔叔问她几岁她就说,而这个哥哥问她就不说呢。答案令我有些吃惊,三月说:“这个哥哥每次问完就笑。”我一回忆,之前关车门前他双手扶门,问完后确实笑得有些夸张。
我明白了,叔叔问时是确实想知道三月几岁了,所以问时的态度很认真很诚恳,带给孩子的是与孩子平等的感觉,孩子感觉到了被尊重。所以,三月也很认真地告诉了那位叔叔自己的年龄。其实三月跟那位叔叔就一问一答,叔叔顺便说她长得挺高的,没再多说。
在思考的过程中我想起我多年以来一直所倡导的与孩子平等相处、尊重孩子。记得我带三月去外省的朋友家时,会交待个别的朋友要把三月当大人,对方问怎么个当法,我举例说,比如不要问“三月,你叫什么名字啊”这类的问题。在我去过的所有同学网友朋友家中,我发现凡是三月与我的朋友关系相处得好可以互相聊天的,原因都是我的朋友最初见到三月时都是很自然地打招呼,而不是一见面就问几岁了叫什么名字了(这些问题三月知道对方本来就知道),或是逗逗她说她漂亮之类的话。凡是能自然地把孩子当成大人一样对待三月的成人,三月都能跟对方交流。但如果一开始逗过她的,三月就不再理人家。所以,今天三月不理那位哥哥,那个人只是逗逗孩子,并不是诚心诚意地想知道三月的年龄——敏感的孩子感觉得到,不要说五岁,恐怕两岁的孩子都感觉得到。
坦然说,如果用爱不爱打招呼爱不爱说再见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一个孩是否有礼貌的话,那我的孩子是个没有礼貌的孩子。
但我一直原谅她包容她,因为我知道她不是天生就愿意如此不懂礼貌不会尊重人的,她的不礼貌缘于她曾经无数次被人“非礼”,成人们对她没有礼貌不尊重她,在她很小的时候她就感觉到了,可以认为她在向不礼貌不会尊重孩子的成人学习,也可以认为是这些人伤了她。女儿三五个月时,家住在单位里,同事们就拿钥匙在她面前晃,女儿一伸手,人家就会收走,他们从不会给孩子,只是逗孩子玩而已;记得女儿两岁左右时,我一群同事逗她说把妈妈抢走,说妈妈不要她了,我一直圆场,女儿没有哭,他们不甘心,硬把我拖到一辆车子门口,打开车门让我进去,要看看女儿哭不哭。我心里那个挣扎啊,最后坚决地拒绝了这种残忍的游戏;总有成人对孩子说,你喊我阿姨我给你糖吃。。。。。。
一个不尊重孩子的成人,他理所当然地得不到孩子的尊重。我明白,他不尊重孩子并不是因为他要故意这样做,只是因为他也是这样被逗大的而已——这种诟病一代一代地相传。女儿小时我会帮她挡一些,但终究是挡不完的。现在女儿大了,我懒得劝那些成人了,也不必为安慰女儿打圆场了,就让她去应付吧,就让她不尊重那些不尊重她的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