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
(2011-01-23 23:14:36)
标签:
少儿爱弥儿公立园幼儿园独立生活能力选择育儿 |
分类: 发现孩子 |
选择
我认为我是非常尊重孩子的,从一两岁到现在,三月成长中的许多事都是由她做主选择的,比如在她1岁多时我就问她是吃饭还是面条;再大点儿她自己选择衣服,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在华德福学习时,我清楚地记得唐奶奶说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选择,妈妈最知道什么东西适合孩子,妈妈定了就是。选择太多会无端地消耗孩子的生命力。
当时我在这件事上纠结了一下,小小地纠结了下,之后就豁然开朗了。尽管我很尊重三月,让她经常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小小地做一下主,但是,我想我并没有多余地消耗她的生命力,因为,大多时候,给让她做的选择更多的不是选择这件事本身,而是让她知道,她可以自己为自己做主。
孩子很小很稚嫩,基于尊重孩子的出发点,让孩子做出一些选择,我觉得没什么大碍,挺不错的。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些大的决定他稚嫩的双肩无法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我认为,让孩子选择是有界限的。
曾经有个朋友,她的孩子还只有三岁多时,她问她的孩子学钢琴不,如果学就买一架钢琴,那个小小的孩子当时就答应了,妈妈也就给买了,接下来大概经历了五六年的时间,这孩子一直在痛恨自己当初的选择。她没有一天不抗拒练钢琴的,也因此,大概有五六年的时间,因为这架钢琴,她和妈妈之前的关系非常不好。每每矛盾升级时,她妈妈都强调是她当初的选择,她每次都痛苦地解释,那当初她只是个不懂事的小孩儿。
是的,孩子说得没错,甚至孩子比大人懂,知道童言如嬉不能当真。
我做幼儿园已经一年零两个月了,14个月的时光,接待过的母亲应该有上百位吧。尤其是在我做爱弥儿后,来找我的母亲一般都不是非常非常普通的母亲,关于孩子,关于育儿理念,关于爱与自由,关于尊重,她们大多都很会讲。因此这些母亲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说是很尊重孩子,所以,我遇到过不少的母亲都在电话里或当面告诉我,说让孩子来看看或来适应一段时间,看孩子喜欢不,喜欢就上,不喜欢就不上。
尽管我的幼儿园还是很经得起孩子和家长的考验的,但是,做了一年多幼儿园的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因此,基本上,凡是遇到这样抱着试试看的家长,我都在当时拒绝了。还有为数不少的家长,准备让孩子在我这里上几个月等到秋天就去公立园,;在为公立园只有秋季才招生。这样的孩子我一个都没有招。如果从经济的角度出发,来一个孩子我还是松一口气的,但是,我从来都是毫不犹豫地选择拒绝。
这其中是有原因的:
父母的犹豫不定决定了孩子的心也处在这种状态之中,同时,最终父母很容易将孩子转园的这样大的选择权力交到孩子的手中,而孩子,他们承受不了这么大的选择。或者,尽管孩子因为看一眼或者呆一段时间而做出选择了,父母能肯定孩子选择背后的原因的可靠吗?
暑假我一个朋友的孩子来到园里,本来朋友有意(但很不坚定,因为赞助费等原因家里压力大)让孩子上我们的园,想让孩子在园里上一段时间后开学做决定。这孩子比较内向,几乎近两个月的时间,几乎天天上学都要哭。这哭一是因为对新环境的陌生,我想另一个原因就是这孩子承受的选择上的痛苦太深。越临近九月,这孩子越难过。她的外婆经常在送她时当着我们说开学是上以前的园还是上我们园的事,想必在家时孩子妈妈外婆也经常在问她同样的问题。大概还有十来天到九月时,连我都受不了她的哭啦,那时孩子的状态非常不好,当家人问她是选以前的幼儿园还是选我们时,最初她说喜欢爱弥儿的老师喜欢以前园的同学,到最后一问孩子就非常生气地说哪个都不选,不再上幼儿园了。
因为孩子妈妈很忙,加上她的犹豫的心,我一直没有跟她深入地谈孩子的事。而且,到后来,我认为这个孩子上以前的园比上我们园更适合她些。
经历过此事后,我思考很多。我们大人让孩子有机会做一个小小的主人,做下主是好事,但是,孩子毕竟很小,尤其是三四岁以下的孩子,我们不宜让孩子做过多过大的选择。就比如说上幼儿园这事儿,其实没上过幼儿园的孩子都会说喜欢上幼儿园,如果只带他去参观一个园他就选一个,如果参观多了他会选看着漂亮些的或者好玩些的园,除非接待他的老师太凶——这种情况不大可能。
我一直认为,做为母亲,给孩子选择幼儿园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选择一家满意的放心的园,如果都不放心,那也选个相对放心的。如果你相信一个人,你会一直相信他,哪怕哪一天有件事在别人看来觉得对方做得不够好,你都会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替他开脱;相反,如果你不信任某个人,你会怀疑对方的一切,甚至包括对方的爱。
一般新入园或是转园的孩子也都不会太大,三四岁算是大的了,两三岁的会更多。这样小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会很强,即使孩子表达清楚了,谁又能完全确定孩子说的是真事儿还是想象的呢?所以,家长们为孩子选园一定要选令自己放心的园。也只有放心了满意了,家长才容易心甘情愿地配合幼儿园一起带好孩子。
再举个例子。
我前晚在妈网看到一位妈妈说某某幼儿园老师不负责,孩子里面的背心都穿反了,肯定是孩子自己穿的。其实,这个案例可以一分为二地看,尤其是我,会注重看到另外一面。幼儿园如果图省事儿,那就喂孩子吃饭给孩子穿衣穿鞋,一切包完,尤其是针对两岁多和三岁多的孩子。因为,如果让孩子们自己做,那时间会拖得更久,老师们会更累。幼儿园放手让孩子自己穿衣自己吃饭说明这家园很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这是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的最基本的能力,这应该是好事儿。当然,如果老师在场看到了提醒孩子别穿反了会更好。所以,如果是配合的家长,可能因此感谢老师放手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但与幼儿园不满意的或是理念上不同的家长会认为老师偷懒。
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团结一致很重要。如果家长对自己选择的幼儿园和老师是满意的,那么他在与孩子闲谈之中就会表达出这份满意,这些积极的信息使孩子也因此对幼儿园更有安全感,能更健康地专注地成长。如果家长不满意,可能在与孩子聊天之中试探性地语言会稍多些,言谈之中,敏感的孩子会感觉到家长的这种不放心,连父母都不放心的地方,孩子能放心吗?孩子能一心一意地在里面发展自己吗?孩子在里面状态不好也实在是很正常的事了。
写此文是基于一直以为都有的最近又经历比较多的经历。有些妈妈在选择爱弥儿和其他园之间犹豫不决,很痛苦的样子。其实,选在哪里都有利有弊,别人的建议只是基于别人的出发点,问题的关键是孩子是你的,你的孩子你最了解,你想给孩子什么样的东西你最知道。在选中你最在意的是什么直接影响着你的决定——我想这才是最关键的。
总体上,我做爱弥儿比较顺利,曾经做加州的常青藤很崩溃,一种流血又流泪的感觉。没做过的人大多不会理解,但我基本上不会招收处在犹豫中的母亲的孩子,原因与我曾经做常青藤的经历不无关系。
我是一个果断的人,坚定的人,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所以,潜意识里总是希望别人也是这样的——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是,以我做爱弥儿十个月的经历,我深刻地感觉到,只有同路人才能真正地携手同行,走好走稳;不同路的人若强行牵手,势必会牵牵绊绊坷坷坎坎,甚至会彼此都不愉快,孩子也因为在不同的意见之下成长而不能顺利地发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