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

标签:
读书绘本女儿过去育儿 |
分类: 人生(育儿)感悟 |
回到过去
(当年的两岁多的三月已经很会说话了,直到现在,三月的语言能力仍是很突出的)
不知道为什么,反正今晚我收拾起书来。其实,早就该收拾了。半床明月半床书,我家这整张床上没有什么明月,除了中间的地方我和三月睡,四周差不多都乱七入糟地放着书。这倒不是因为我们多爱书,而是我这不爱收拾的妈带着同样不爱收拾的女儿就过着这种日子。我今天收拾时还想,这三月如果跟她爸爸一起过日子由他亲手带大,那她说不定是多么会收拾的贤慧女孩儿。要知道,她爸爸那边房间里的东西永远不会换位置,他找东西时根本不找,下意识地伸手拿就能拿到。每次我和三月去他那里,他的手N次扑空后总是气愤地说我们一去就把他那里搞得乱七八糟的——其实,这可是我和三月的能力啊,一般家没我家乱的。
床头的书摞得太高了,台灯照不到人了。最近就想整理下书柜了,所以今天大动干戈。我把阳台上的衣柜里的书翻出来,同时整合了卧室里床上和窗台上的书、卧室书柜的书、客厅里书柜里的书、客厅茶几上的书。把最不常看的书放在了阳台上的衣柜里、把看得差不多近期可能不会看和不适合暂时看的书放在了客厅的书柜里,把最近会看的书放在了卧室的书柜里。最后,把这几天想看的二三十本书放到了床上和窗台上。这些书让我浮想联翩:这二三十本主要是三月两岁多时我们读过的书,都是当时极喜欢的,而之后的这两年几乎没重复看的。今晚三月选择了两本,是《漏》和《嘘》,都是东方娃娃的。当时三月特别喜欢《嘘》,那里的小女孩名字叫金松利,所以有段时间三月管自己叫“金三月”,那时不到两岁半的她经常大喊“三-月-呀,金-三-月”。这本书的扉页上有我写的四个字“书伴人生”,落款日期为2008年6月28日。当时三月2岁3个多月。我曾经有在书的扉页上留下一句话和日期或者买书地点的习惯,但有三月后买的书太多了,有时一次十几本甚至几十本,所以极少在书上留下字和日期了。也因此,今晚看到这本书扉页上的字有些激动,同时,我想起了女儿从1岁起到现在的我们的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与书相伴的日子。过去到现在,日子一直很温馨很美好。
偶尔翻到一本书看到上面我当初留下的文字和日期我都会很感动,所以,随即提起笔来往床边随手抽来的几本我的书和三月的书上都留下一句话和日期。尤其是,我在《嘘》的内页上,三月最感兴趣的那页留下了三月描写三月今晚笑容的文字和日期。
当年三月喜欢《漏》这本书时,她2岁4个月左右。之所以记得如此清晰,那是因为有段让人流泪的经历——当时三月的已经过世两年爷爷正在重庆的大坪三院住院,那时已经确诊了爷爷肝癌晚期,来做治疗。三月爸爸先去医院,我和三月后去,当时的三月穿着红格裙子,手里就拿着《漏》这本书。我一会儿可以翻出当天的博文和照片,我一定会去翻的。当年爷爷出院那一天,爷爷回了丰都,我带三月路过爷爷家去了石柱,那时的三月正在咳嗽,但并不严重。爷爷是在冬天过世的,那时三月咳嗽已经很严重了。考虑到三月的身体和当时不确定是否该让三月来面对此事,我和三月没有参加爷爷的葬礼。三月总问我爷爷是否变成了幽灵爷爷可否穿墙而过,爷爷的灵魂在哪里——关于幽灵和灵魂是三月从两岁多起到现在一直都比较关心的问题。
晚上,我在整理图书时,整理出来了一些手工书,三月开始涂涂画画剪剪贴贴,当我中间抽空烫脚时,三月已经烫完了,她坐在沙发上做手工,当时她的长发倾泻到肩上、书上,带给我一种非常流动的感觉。三月的皮肤在灯光下显得特别白,而头发特别黑,嘴唇又特别红,睫毛长长的。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我的三月是那样的美丽和安静,是的,她做事的时候总是很认真很安静。
睡觉前她又想做立体恐龙,她说做好后放在家里吓唬来家里的小朋友。因为需要剪刀和双面胶,我建议她明天再做,她犹豫了一下同意了。现在的三月还是比较通情达理了,带起来越来越省心了。讲了两个故事后开始睡觉,突然想起让我抱起她悠着睡。孩子的心如此地敏感,她一定是感受到了我一晚上都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之中,尤其是讲故事时。所以,她也要与我一同回到过去,她要我抱她在怀里悠着她哼着歌入睡。我知道她睡不着的,大了,被抱着不舒服了。但我不会拒绝她的要求,当时我就想,估计不超过十分钟她就会要求自己睡的。我抱起她,放在怀里裹好被子就开始摇起来,嘴里忍不住地哼起了当年哄她睡觉时哼过的歌,一首接一首,之后发现顺序都没变——一切的一切,都在记忆中,都在内心深处!果不其然,不到十分钟的样子三月就要求自己睡觉。我将她放到床上,告诉她如果想让妈妈抱就再告诉妈妈。结果,又是不到十分钟的样子,三月再次要求我抱她睡觉。我扔抱起,重复着刚才的一切,再次试着找感觉时,我猛然地想起,曾经抱在怀里睡觉的那个小女孩是软软的,软得我可以将其定型,而现在这个小孩子已经长大了,长长的,腿都不好放,而且,骨头硬硬的,甚至有些硌人。抱在怀里,不象她小时那样自然那样顺从的感觉。不过,仍是不到十分钟的时间,三月竟然在我怀里睡着了,我没舍得立刻放下她,我决定再抱十分钟——因为,在不久的将来,我不会再有机会这样抱着她,就象今天下午放学后她让我把她尿时我问她,当她长到姐姐(15岁)那么大时还要不要我把尿,三月说:“不要,因为那时你已经抱不动我了。”是的,即使我不够年老,但她已经很大很大。所以,在家里,只要她要求我都会亲自端她大小便,甚至每次大便后我帮她擦屁股时我都会感叹,擦一次少一次,总会从某一天开始,我再也看不到她的小屁股。因为,我从不记得何时我妈妈看过我的身体。我喜欢现在的这样和女儿不分彼此的感觉,我有些惧怕她长得特别大不再需要我帮助的那一天,就象我曾经在女儿很小很小的时候就担心我会舍不得女儿离开我半步一样。
岁月看似悠远绵长,其实短而又短。
今天,我妈妈来看三月了。就在晚上我准备离开客厅睡觉时,她问我,你一天这么忙不觉得累吗,我说不啊,她不相信,你真的不觉得累吗,我说真不累啊,就是很忙的感觉,就是时间不够用。妈妈没有继续追问。我想,她是能感受到我是真心享受当下的生活的。
享受此刻,给将来留下美好的回忆。今晚的回忆又是若干年后的回忆与感叹。
在整理书时,发现了一张上面注明日期是2004年9月7日的纸。上面除了复印下来的<采访上帝》的文章外,在各个角落里铺满了我用签字笔写下的一些很有哲理的话(抄的哈),比如:
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
只有那些想得很深很深的人,才能用最浅显的语言打动我们。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各有个性;人才之所以是人才,更在于其个性十足。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你要爱着,就象从来没有被伤害过;你要舞蹈着,就象从来没有人在看你。——狄更斯
。。。。。。
很长,但还是决定把《采访上帝》这篇文章里的字一个一个地打上来,打字可是我的爱好啊,来生当打字员吧。
采访上帝
我在梦中见到了上帝。
上帝问道:“你想采访我吗?”
我说:“我很想采访你,但不知道你是否有时间。”
上帝笑道:“我的时间是永恒的,你有什么问题吗?”
“你感到人类最奇怪的是什么?”
上帝答到:
“他们厌倦童年生活,急于长大,而后又渴望返老还童。”
“他们牺牲自己的健康来换取金钱,然后又会牺牲金钱来恢复健康。”
“他们对未来充满忧虑,但却忘记了现在;于是,他们既不生活于现在之中,又不生活于未来之中。”
“他们活着的时候从不会死去,但是死去时又好象从未活过。。。。。。”
上帝握住我的手,我们沉默了片刻。
我问道:“作为长辈,你有什么生活经验想要告诉子女的?”
上帝笑着答到:
“他们应该知道不可能取悦于所有人。他们所能做的只是让自己被人所爱。”
“他们应该知道,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不是拥有什么东西,而是拥有什么人。”
“他们应该知道,与人攀比是不好的。”
“他们应该知道,富有的人并不拥有最多,而是需要最少。”
“他们应该知道,要在所爱的人身上造成深度的创伤只需要几秒钟,但是治疗创伤则要花几年的时间。”
“他们应该学会宽恕别人。”
“他们应该知道,有些人在深深地爱着他们,但却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
“他们应该知道,金钱可以买到任何东西,但却买不到幸福。”
“他们应该知道,两个人看同一个事物,会看出不同的东西。”
“他们应该知道,得到别人的宽恕是不够的,他们也应当宽恕自己。”
“他们应该知道,我始终存在。”
还行,打下来没觉得累。这是我在2004年从《视野》上印下来的,当时,我没有孩子,当然,也没有怀孕。但这些话,与我今日的心境仍很紊合。
喜欢这篇文章中上帝所有的回答!
当时三月看本文提到的两本书时的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