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三月电梯女儿安全感成长独立社会性育儿 |
分类: 人生(育儿)感悟 |
4岁女儿闹独立
(去年今天,女儿在大连海上的照片)
可以这样说,三月的性格中与生俱来的特点是胆小、敏感、内向、高度谨慎。
而我呢,从小喜欢孩子,记得上小学时,老姨家超生的女儿送了人(送人之前在我家住了两天,送人那天也在我家),放学后我知道那孩子已经送人了,哭得昏天黑地;在有三月前的很多年里,我最初把自己的弟弟妹妹当成自己的孩子,大学时听说我大弟弟到大兴安岭那边的林区去打工,我哭了一夜,一直担心他能否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艰辛;后来一直到我有三月前的十多年,甚至从更早开始,我就把姐姐的女儿妹妹的儿子当成是自己的孩子,这三个孩子的过年衣服基本上我是承包了的。
慢慢地,他们都大了,我也长到了三十几岁了,始终没有个孩子,就萌生要个孩子的想法,想要姐姐家的,可后来试过后发现那么大的孩子我根本不可能象带一个小婴儿那样带起,她的一切都基本上定型了,不随我的意愿走,在她面前我没有为人母的感觉。再后来,准备领养一个婴儿时,2005年7月的一个早晨,我感觉到了不对劲儿,我竟然怀孕了。
在孕期和有三月的最初,我经常会有种茫然无助的感觉,我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面对这个小生命如何肩负着她的成长,不确定未来的路到底该如何走。我几乎可以肯定,我会是个溺爱孩子的母亲,因为我是那么喜欢孩子,尤其是这小生命对我的人生来说,意义非凡,她是带着使命降生到凡间的。
三月生下来是个非常乖巧的孩子,我从喜欢孩子到喜欢带孩子,与三月的乖巧有绝对的关系。在三月出生的第一年,我变化非常大,从无助徘徊到果断绝决。记得三月第一次发烧时,我们打车去儿童医院,当时还找了关系。在路上我一直哭,因为孩子太小我也是个太“年轻”的母亲,不知道如何面对。当我的熟人告诉我没有什么大碍不用输水时,我和三月的爸爸和姥姥斗争得非常激烈,他们收拾好东西,一直逼我送孩子去住院。而我,当我知道有更好的办法爱护孩子时,绝不选其次。
三月近一周岁前,她极少哭过,从未大哭大闹,反倒是天天笑脸相伴。或许是母亲的本能或者是敏感吧,我一直都在合适的时机找到适合三月成长的带法。最初我跟家人交待,只要让三月高兴,她爱干嘛干嘛,我娘家人笑我,三月摸一下商店的东西我都会给买回去。是的,当时差不多是这样的。在三月1岁左右时,我接触到了新的育儿理念,此时我内在的敏感特质给三月带来了福,因此,我有能力把握规则和自由的界线,让三月从小就尽可能地享受到了相当大程度的自由,同时,她是个规则意识相当强的孩子。
我喜欢背孩子抱孩子和孩子一起睡不吓唬打骂孩子的育儿方法恰恰为三月这样敏感内向谨慎的孩子建立坚实的安全感打下了牢靠的基础。
曾经见我带三月的人都不看好我们两个,他们几乎可以肯定三月一定是个粘人的孩子,我一定是个离开孩子就过不了的母亲。而时间反证明了他们的推断,三月现在的性格开朗、社会性发展得极好,独立性强。
三月闹独立是很早的事,我印象中她从1周岁零几个月开始坐公交车就要自己占个位置。大概从她两周岁开始,我就单独为她买公交车票,售票员经常不愿意卖,说孩子这么点儿抱着不就行了,但是三月不肯。记得三月2岁4个多月我带她在石柱旅游时,多次为她购买半票,但是,车站不愿意买,说她身高不够半票。有时能混着买一张,有时就没有办法。
从三月两岁多到现在,除了坐火车因为只需要一个卧铺外没有专门为她买票,但只要是乘汽车只要是买得到我都会为她购票。或许,就单独坐一个位置这件小事对她都是有影响的吧,她要求独坐以证明她的独立,而我的尊重也证明了她是独立的个体吧。
三月是个相当谨慎的小孩,不确定安全的食物不吃,不确定安全的地方不去,不确定安全的事不做。但是,这并不影响她的社会性的发展。三月2岁4个多月时我就敢把她放在楼下跟别人玩,2岁9个多月起她就愿意我把她送到宁宁家去玩,而天黑后我去接她。最近,大概一个多月了,她一直和我商量自己上下学,全程都不要人跟着。经常在下午放学最忙碌的时候,她跑来跟我商量自己回家,因为她已经长大了。过去的一个月中,有几次她趁着我管理她的过程中出现的漏洞而独自从家里或他处回过幼儿园,也因此,我对她的看护现在加强了。
但是,这个还需要我养她陪她的小姑娘,这个嘴里喷仍着奶味儿还用奶瓶喝奶经常尿床偶尔还得穿纸尿裤的4岁女孩,她一直宣布着她的精神上的独立,从1 岁多自己选择书开始从1年前自己完全决定自己穿衣买衣开始,到现在坚决要求自己上下学为止,无时无刻她不在证明着她是独立的个体。而我,只是她借着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载体而已。我深深地感叹:孩子的成长是拦不住挡不住的,也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我要强加干涉,那势必会出事,出那种暂时看不出来的事,如果你在意那就是大事,如果你不在意就不算什么事的事。毕竟,心理上的问题短期内不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突出。
今天早晨三月不肯起床,最后要挟我的条件是要我答应她得自己上学,我和姥姥都不能跟着,而且,我必须得在她上学后再去上班,绝不可能先于她而走。我想先走出去找个地方藏起来,看她是否安全出电梯和是否安全出小区门往幼儿园方向走,可我没半点机会,三月她大概已经猜到了我们成人的自以为绝妙的小把戏。不过,她还是玩不过的——我又设想她乘电梯下去,我从18楼冲下去,但又感觉电梯再慢也是电的啊,不保准。最后找房间最里面,悄悄给幼儿园打了个电话,喊老师找个地方藏起来看着点儿她。
结果,根本没啥大不了的,我妈在楼上看,我在门口听消息,准备下电梯。而三月下了电梯走到外面时就遇见了洋洋和她爸爸。顺利上学。
不知道她今晚还闹不,回来时倒好办,我可以偷偷跟着。不过,也怕,电梯里不能跟啊。
这孩子的成长,当出现阶梯式的变化时,真是考验大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