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孩子为什么说反话

(2010-07-08 08:26:28)
标签:

转载

分类: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路过的妈妈静下心来细读下吧,如果是幼教,那么多读两遍!

写在前面:本文有些长,但是有关心理问题,不讲细节就说不明白问题。概要我先写出来,让大家一目了然:当孩子心意已决时,面对更多选择,会引起困扰,严重时会破坏自信,诱发心理问题。说反话是很明显的一个反应。

 

本周一下午接可心的时候,老师说可心中午吃饭和午睡的时候都哭了。午饭时,其他孩子十几分钟就吃完走开了,可心却没胃口,基本什么也没吃就要求离开。老师担心饿肚子会影响身体,就一再劝她吃饭,不同意离开餐桌,结果可心哭的很惨,反复说我真的不想吃;就这样僵持了快一个小时,最后还是什么都没吃。这个坏情绪影响了接下来的午睡,她还是哭,很久才睡着。只睡了半个多小时就醒了,醒了接着哭。这种情况持续到下午3点,小朋友们都起床后才好转。

听了老师的话,我的心揪成一团。我为自己的宝贝需要无奈的面对她不能抗拒的强迫而心痛。我马上表态:在对待孩子的吃饭、睡觉等问题上,我不主张强迫孩子,这些应该是受本能驱使的行为能力,不需要勉强,更不能强迫。每个人都有吃不下睡不香的时候,如果不尊重个人意愿,一味强迫,只能得不偿失。另外我也不担心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活动中受轻伤或者遭受幼儿成长必经的挫折,我关注的是怎么样给孩子一个受到尊重的自主成长空间。感谢老师们为孩子身体考虑,但是我个人不在意这些细节,希望老师在这些地方也能尊重可心的意愿,对她放手。

我其实很感谢可心的老师们,她们实话实说才让我有可能知道这些问题。老师重任在肩,家长关注的重点也不同,毕竟不把孩子的吃喝拉撒放在幼儿园生活首位的家长很少。

和老师的沟通很顺畅,她感叹我和她们幼儿园的教育理念高度一致。我们约定,从此不再对可心在本能驱使的问题上用强。

没想到吃饭问题仅仅是个引子,严重的在后面。

当天晚上,可心就做了噩梦,梦中哭喊着:我不要脱衣服,我不要睡觉。早上醒来前又是同样的噩梦。我感到问题有点严重了。

彻底醒过来后,可心向我请求:妈妈我不要上幼儿园。

我和她聊了一会儿,的确是吃饭时候被强迫留下后遗症了。但是还有个新问题,可心午睡时需要很长时间才可以睡着,我忽然想起来老师曾说过,午睡时,可心喜欢自言自语的扮演各种角色说话,自己给自己逗闷子。回忆可心的成长阶段,只有在极其无聊而又被限制自由的情况下,才会有这种状况。我很为自己的疏忽而愧疚。

我向可心保证:等会儿送她幼儿园的时候,妈妈会和老师沟通这两个问题,并且从今天开始让老师允许可心不再午睡了。可心情绪立刻好转,高高兴兴的和我们去了幼儿园。

 

这时候已经是周二了。我们送可心进幼儿园的时候有点迟到,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早间阅读,我把老师叫出来说了一下,老师欣然同意。

结果晚上去接的时候,没想到问题更严重了。老师说可心午饭吃的不多,因为我们沟通在前,所以没有给她任何压力。但是接下来的午睡,当老师问她是想去玩儿还是去午睡时,可心马上就哭了起来,抱着老师的脖子大声要求:我要去午睡,我不要玩。情绪很激动。

老师虽然困惑,但还是按照可心要求的让她去睡午觉。结果午睡情况比第一天还要糟糕,哭、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醒了继续哭。

听完之后,我心里明白了,问题就出现在老师询问可心的意见这一点上了。我跟老师建议:明天中午午睡前,不要询问可心关于睡不睡的问题,请直接安排她其他工作或活动。

晚上回家,继续和可心聊天,可心很肯定的告诉她不想午睡,但对老师能否同意她的要求忧心忡忡。我向她保证,次日再去幼儿园的时候,我和老师会当着她的面向她承诺这一点。可心将信将疑。

 

周三早上,可心6点半就醒了。昨晚被我的承诺鼓励出来的信心早已消失殆尽。她每隔20分钟就要念叨不去幼儿园,或者说老师不会同意不午睡。她反复一次,我就保证一次。

到了幼儿园,当着可心的面我跟老师一起向她表态:今天中午可心就不午睡了,自由活动,好吗?

可心狠狠地点了点头。

我以为当天事情会有个圆满的结果。没想到真是好事多磨。老师没有理解我叮嘱的重点,午睡前照例给可心出了选择题:如果可心不想午睡就去玩,如果想睡觉就告诉老师。结果可心绝望的大哭:我要去睡觉,我想去睡觉,我不想玩......老师再怎么跟她保证可以不睡也于事无补。实在没办法,照旧去了午睡。当然,情况更糟糕。

听了之后我都有点急了,心理问题的疏导是很讲究时机的。错过了合适的切入点,再想挽回就非常困难,要多花数倍的精力和时间。当然也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那天我和老师聊了1个半小时(可心一直和没有走的小朋友玩耍,看不出有什么不开心)。我向老师说明:可心是在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中长大的,我们配合她的成长不断调整自由和规则的平衡底线。底线之内是绝对的自由,底线之外是绝对的不可以不妥协。所以可心的规则意识一直很强,非常通情达理,很为他人考虑,也很少挑战规则线以外的东西。到了幼儿园,她一时闹不清楚这里的规则底线在哪里,因为被强迫吃饭的事情,让她得出结论,老师希望的就是规则,应该遵守。她曾经尽自己的努力抗争过,但是失败了。她转向我求助,但是得到的结果是老师没有明确的告诉她可以这样做,而是一再询问她的意见,以及以选择题的方式让她抉择,她本来就被破坏了一些自信更残缺了,出于本能的保护自己的意识,她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选择屈从,以她认为最有可能被老师接受的答案来回复。但是心底的委屈和愤怒是被压抑着的,蓄势待发。

我最后说:在午睡问题上请不要再给可心出选择题,直接告诉她不用午睡,安排她具体的活动就可以了。如果她仍旧要求午睡,那是她在试探你,请不要困惑。

我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当我和老师结束谈话,可心也要求回家的时候,她把鞋子穿反了,爸爸提醒了她一下,结果她积蓄了几天的委屈和愤怒喷薄而出,不仅把鞋子扔掉了,而且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这一哭就哭了整整一个小时。这是她出生三年来,绝无仅有的一次。

晚上回家,我发现她连我都不再相信。当我们说道这个话题的时候,她不看我的眼睛,假装出一副满不在意的神请,用一种奇怪的演戏一样的声音唱着说:我要午睡,我喜欢午睡,我可以睡着......

我不管她怎么说,言简意赅的向她承诺明天一定有改变。然后立即结束谈话。她此时需要的不是言语上的鼓励和安慰,她要亲眼看到、验证过才会相信。

 

周四(昨天),可心假装一副很高兴的样子,对去幼儿园没有提任何异议。我心里真不好受,那么小的孩子为了保护自己就学会掩饰真感情,让人难过。快到幼儿园的时候,她装不下去了,念叨了几次不想去幼儿园,但是情绪很麻木,这是她放弃抗争选择服从的一种表现。明明幼儿园有让她焦虑的东西,但是她假装不在意,甚至放弃求助。

中午,老师按照我们事先商定好的,直接安排可心做蒙氏工作,果不其然,可心开始试探:我要去午睡,我不要玩。老师没有上当。当可心验证过几次后,她相信了,高高兴兴的去工作了。好事多磨,这期间居然出现一个小插曲,差点让事情又走偏了。一个老师上午不在,所以不了解有关可心的情况和安排。下午2点多的时候,她突然发现可心没有午睡,而是在玩儿,出于关心,她问可心:你怎么没有睡觉呢?你困不困?可心马上又换上伪装,哭着说:我困,我要去睡觉。并且让老师抱着她去寝室脱衣服躺在床上。好在这个老师安顿好可心,立刻去向负责老师询问情况,结果老师大惊,赶紧跑进寝室,以轻松地态度告诉可心,刚才那个老师不知道我们的约定,没关系,我们接着去玩。可心又高兴起来,迅速穿好衣服,继续出去玩耍。

下午我们接她的时候,老师说今天可心的情绪非常好。我和老师都觉得,也许明后天,可心还会在同一个事情上反复试探老师,但是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她心底最真实的想法,所以,后面的巩固工作已不再困难。

 

看似很小的一个事情,却反映了一个不简单的幼儿心理问题:在一些对孩子很重要的事情上,如果孩子心意已决,教育者和家长只需配合她实施即可。如果反复询问,或者给出更多选择,会让孩子困扰,理解成为一种拒绝,从而增加心理负担。当教育者和家长不关注,孩子就会掩盖真实想法,用虚假的反应来保护自己。但与之一起产生的是自信的破坏,对他人防范不信任,焦躁易怒等心理问题。

 

写在最后:

我很感谢可心幼儿园的老师们,她们能够实话实说,实在难能可贵;她们积极和我一起沟通商讨解决的办法,才有可能尽快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以可心为实例的幼儿心理问题,不代表说可心的心理问题比其他孩子多。这是因为我关注并且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并且愿意和大家分享,给同样关注儿童心理的家长们一些参考。而更普遍的的情况是幼儿园报喜不报忧,家长不能了解到孩子最真实的心理状态;同时也有很多家长忽略了孩子的一些反常细节,让这些事情没有被发现和纠正的机会。就以可心的这件事情为例,如果忽略了,只会觉得这仅仅是个孩子不适应午睡的一个过程,而过了几天孩子就顺利的适应了,皆大欢喜。但是当紧接着发现孩子脾气变大了,不相信大人了,反而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