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慨以家长为中心的教育

(2010-05-10 07:53:25)
标签:

教育

育儿

家长

早教

奥特曼

分类: 发现孩子

牺牲孩子,成全家长

 感慨以家长为中心的教育

我们大多一生只能拥有一个孩子,我们中国传统也注定了我们太把孩子当回事儿,所以,我们的孩子是千金万金。人家说孩子的钱和女人的钱最好挣,是的,的确如此。

 

最近,我带三月参加过两次社会上早教机构的体验课,都是200(右不太多也左不到哪儿去的)元左右一节课的,都是来自国外的,基本上我全程都跟着听的。每一次带给我的感觉都比较特别,我是这样评价这些课程及服务的:感觉课程设计得比较系统;感觉孩子比较喜欢;服务比较全面到位比较商业化;家长容易被打动。

 

整个过程中,对方引领着家长一步一步向上走向前走,最后是交费。

 

说实话,每次我都挺喜欢对方的课程的,但是,喜欢之余总有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孩子在这些早教机构里被当成王子公主一样地宠着,看那些老师极尽照顾之能事,里面的硬件非常豪华。尤其是昨天,孩子在里面一直被喊成“天才宝贝”本来现在孩子都已经自信心过度膨胀了,哪里还经得起这样的“忽悠”?

 

昨天4个孩子在里面上体验课时,我们家长就在透明的玻璃教室外看。课程到最后时,孩子们边吃饼干边喝水边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孩子们偶尔回下头看下我们家长,很得意地冲我们一笑,里面的两位老师又端水又拿饼干地侍侯着。当时的感觉不太好,我想起了很多幼儿园里给孩子放奥特曼的情形。投其所好,给其所要,现在幼儿园和早教机构我觉得都做得变了味儿。可以说很多都不是真正地以孩子为中心而是以家长为中心,家长需要什么家长想看到什么,他们就给家长什么,根本不顾及孩子的需要。昨天有位老师出来招呼我们,有位家长还高兴地说:“我们孩子就喜欢看喜羊羊。”或许很主观吧,我觉得喜羊羊与奥特曼这类的节目根本不适合给幼儿看,而很多家长或是幼儿园或是早教机构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就放这些给孩子看,根本不去思考这些是否适合孩子,或者明知道不适合但是孩子和家长不反对所以放这些给孩子看。

 

我还想起一件事。有两位做特长班的老师在与我谈合作时都提到他们是如何给其他幼儿园做特长班的。我与他们谈的这些需要动手的课程时间都在1个半到2个小时之间,而他们给幼儿园上的特长班只有3040分钟,他们只需要带孩子把作品做出来拿给家长看就行。试想想,三四十个三四岁或四五岁的孩子一起上一节美术课或陶艺课,如果只上三十分钟或四十分钟他们能做些什么?无非是匆忙画出一幅让家长看起来很象的画而已或捏出来让家长看起来很象的作品而已,他们根本无暇享受创作的乐趣,甚至他们根本不可能画完捏完,所以,就不得不需要老师们来帮忙完善,这样看着才好看,家长才高兴。

 

细想想,这哪是尊重孩子以孩子为中心?分明是尊重家长以家长为中心!有位教美术的老师给我讲,她想带着孩子们一起创作,但事必涉及到孩子可能根本画不出象样的作品来,结果幼儿园不让,幼儿园说家长看不到作品就会认为钱白交了。很多家长不太懂,早教或幼教机构不去引导家长或者他们引导了也没用,因为家长的传统观念不是轻易就能改变得了的,所以,他们只有迎合家长------这叫顺势而行或者叫顺势而生吧。这样做的结果看似两相愉快,但其结果却是牺牲了成长中的幼儿。

 

 

后记:

我之所以放弃常青藤幼儿园就是因为在那里我不得不以家长为中心,那些家长关注孩子吃了什么,不允许孩子在幼儿园尿裤子,怕孩子爱到任何伤害,有家长嫌三岁半的孩子连10以内的数字都写不好。。。。。。我们不得不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让孩子让孩子不尿裤子等事上,为了让家长满意,我不得不放下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所以,最终我选择了放弃。我由衷地感谢我们爱弥儿的家长们,因为你们的放心和放手,我才是我自己,我也尽可能地让你们的孩子成为他们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