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笔记,拿来分享
(2010-02-26 00:33:07)
标签:
育儿家庭教育课堂自由社会 |
分类: 幼教之路 |
因为都有课件,上课没太记笔记,随手记了些东西,感觉很好,不整理了,直接拿来分享。
家庭教育心理学课:
注意力是宝贵的,你把注意力投向谁,谁就会繁荣就会成长。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是演员父母是观众,环境是导演
孩子的心灵是水库,你的倾听是闸门
洛克的家庭教育观,可以读一下
在教育上,最初的印象
倾听是非常艰苦的工作。能够倾听的人是非常有智慧的。在倾听中能够反思自己则是更好的
一般人们将教育根据场所不同分为三部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儿童个性发展则是起源于家庭,显现于学校、成熟于社会。家庭教育是人健康成长的起点。
《儿童权力公约》是世界上100多个国家于1989年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上签署的一个世界性的关于儿童权得的宣言。它在第29条中对应该把儿童教育成什么样的人做了如下描述。
缔约国一致认为教育儿童的目的应是:
1、
2、
3、
4、
5、
觉得能够被理解、被包容,才能真正学习。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地方,只要一个人觉察到了威胁,包括真正或想象中失去尊严、被拒绝的可能、感到愚蠢的可能,他或她就会停止学习,进行自我防御。他或她将会撒谎、寻找替罪羊、欺骗,或者做其他事情以阻止有威胁性的人物看到他或她的真面目。——库尔特。勒温
除非我敢冒险在你眼中暴露我的缺点,而不害怕失去什么,否则我不可能真的从你那里学到什么。——鲁道夫。德赖克尔
我们建议家长要重视代际沟通,并把它当作形成和睦家庭的坚实基础;在与孩子的沟通中要学会尊重、学会理解,让孩子学会感恩,这样才能找到沟通的共同语言,化解各种纠分。
心理学家荣格说,两颗心灵的相遇就如同两种化学物质的接触,如果能够发生反应的话,两者都会被改变。
霍姆林斯斯基说过:儿童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