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让孩子保持寻根刨底的热情

(2009-08-03 06:52:22)
标签:

孩子

为什么

问题

育儿

分类: 发现孩子

保护孩子问为什么的兴趣

 

我坚持认为,孩子的很多能力和品质都无须刻意培养和雕琢,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有太多水到渠成的事儿。做为孩子的父母或者其他带养人,需要做的就是好好保护,不打击、不拒绝而已。

 

前天,三月在我们睡觉的炕上打开窗户对着挨着的厨房大吼几声,发现有明显的回音。然后缠着我讲了几遍回声的原理,我凭借我高中的那点物理知识讲得她心服口服,虽然很抽象。

 

昨天晚上,三月大姨、三月和我一起看电视剧《在那遥远的地方》,我根本没法进入状态,对于几乎不看电视剧的我们来说,我们母女对这种军事题材的电视剧都感到有些新奇,她把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向我砸来,我有些招架不住,喊大姐上,她就只顾在一旁笑。后来,我跟三月一起撤退了。

 

今天,三月洗澡时,我跟大姐聊到了胖瘦问题,就扯到了三月爸爸练气功的事儿。三月问我:“妈妈,我爸爸为什么要练气功?”我跟她讲那是因为爸爸喜欢。三月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她非常严肃地对我说:“妈妈,你好好给我说一下原因,准准确确地说一下我爸爸练气功的原因。”她的严肃劲儿竟然还挺震慑我的,我马上思考,立刻从减肥(我从问她喜欢不喜欢看到男人的大肚子开始讲的)和强身健体两个方面讲了练气功的好处。听完后她心满意足。

 

 

总来大姐家串门的邻居问我三月的问题一直这么多吗?很多跟我们接触较多,或在路上有缘座位挨在一起的人都问过我这个问题。

 

我印象中三月是1岁八九个月(或者更早)开始问为什么的,最初的问题很低级也很折磨人,比如散步时看到了个很胖的阿姨从身边走过,她就问:“妈妈,为什么那个阿姨这么胖?”那个时候我备受折磨。但有一点,我在此事上不哄骗不打击女儿,即使我也有无数次被问得直冒火心烦,还有两次坐长途车时被问得头疼,但我仍尽可能地提醒自己一定要耐心对待女儿的问题,而且,不可以乱回答,不会就说不会,会的一定严肃对待,尽可能以孩子能听懂的方式解释给她.

 

后来女儿问问题的水平大幅提高,三周岁时就可以问出“为什么男人和女人结了婚才能生孩子”这样有水平的问题,但仍掺杂着一些低级甚至无聊的问题。

 

我也思考过,为什么三月有这么多的问题,而且乐此不疲?我大概总结了下,大致有以下原因:

 

1、尊重孩子、耐心对待。

我本人是个性情急燥的人,但我在育儿的道路上擅于反省和自律,面对女儿至少一年半的“为什么”我依然坚挺(坚强地挺过来了)。这与我对自己的要求绝对有关,我一直告诉自己提醒自己,要尊重孩子、尊重孩子成长中的每一阶段上的特点。在女儿爱问问题这件事上,我偶尔也会态度不好,因为实在受了那些问题的折磨,而且,她很认真,感觉你答得不认真,或者,她会问几个人同一个问题再或者在不同时间问我同一个问题,如果她发现答案不一致就会跟我没完没了不依不饶的,甚至还会为此哭闹。我偶尔就会盼望她快点儿结束这个时间段,当前年7岁的外甥不停地问我问题时,我当时“心灰意冷”,知道我起码三五年内熬不出头。尽管前路漫漫,但我态度依然非常端正。

 

我在端正自己态度的同时,也非常注意“净化”女儿的成长环境。女儿入园前,我在入园一事上非常犹豫,当时有两个非常大的担忧:我担心女儿入园后在好奇心和专注力上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破坏。想想看,谁愿意和一个整天没完没了的问“为什么”的孩子相处啊?女儿非常幸运,她的老师经常给我讲她的问题最多,有时课都讲不下去,尤其是在讲故事的课堂上。女儿在家和幼儿园里受到的教育非常一致,几乎在所有方面者没有实质性的冲突。我因此非常感谢女儿的班主任李老师,我亲眼看到她应对女儿的问题,女儿入园后在这方面也因此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

 

当有人问过我为什么有的孩子没这么多问题时,我想,估计原因之一是这孩子曾经在此事上经常被打击。以我个人对孩子的理解,我认为孩子们天生都是爱问问题的,但是,如果孩子的带养人没有耐心,受不了孩子的那些不招边际的问题的折磨,甚至为此批评孩子骂孩子的话,那么幼小的敏感的孩子们就会认为问问题是件不好的事,也会因此压抑问问题的欲望,久而久之,他们会因此丧失对很多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2、尊重事实,不唬弄不乱说。

有很多成人觉得孩子太小,不懂什么的,所以不把孩子的问题当回事,不尊重事实和科学,或图一时省事而胡乱搪塞,或者由于不重视而回答得“驴唇不对马嘴”的。孩子每次接收到的答案不一样,就会搅乱孩子的思维,天长日久的,问题的答案没有带给孩子需要的东西,他们也就慢慢失去了问问题的兴趣。

 

在此事上,我比较重视。我一直致力于给年幼的女儿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自己能尽量掌控其中的一切(某些人别来较真,孩子慢慢长大,她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我的“能力”越来越小,而同时,她应对人、事、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这也是我所期待的。不了解情况者别随意给我扣上“包办”的帽子),其中原因之一也包括这个,比如现在我正在住的这个大姨家,我之所以喜欢在这儿住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姐非常懂我,三月一天问她无数个为什么,她能做到据实讲解,不会的直说不会,或建议三月问我。同时,大姐也交待姐夫,三月问什么都认真回答,不能蒙她(但据说,三月经常问姐夫,但他极少回答得上来)。

 

3、丰富孩子的生活,不断接触新事物。

在目前的国情之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主张带的人尽量单纯(因为育儿思想观点和方法好统一),但同时,我主张给孩子提供尽量丰富的生活经历,以刺激孩子脑部的发育。试想,如果孩子天天都生活在同一环境之中,那么就没有什么新奇的事和物吸引孩子,孩子当然也没什么问题需要知道的,孩子的大脑因此容易钝化或发育缓慢。我对我个人的要求是让孩子的每天都不虚度,一定要让孩子天天都能接触到新的事新的物或新的故事等,其实,这些做起来并不太难的。

 

女儿在大连时喜欢在海边拣一种她叫“绿玉石”的东西,其实,就是很多游客在海边喝了啤酒后瓶子打烂了没收拾,年深日久的,那些有着尖锐棱角的碎玻璃被冲刷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没有棱角的玉石般的小东西。如果没有这种亲身经历,让孩子明白海水潮起潮落的力量恐怕还是很难的。

 

4、鼓励孩子提问。

我主张让孩子多提问,很多原理最好等孩子主动问了再讲给孩子听,除非认为非常有必要主动告诉孩子的。尽量少些填鸭式的灌输,同样的问题,孩子主动问的他们会主动想办法搞清楚,当我们给孩子讲解时,他们会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这有助于孩子彻底弄清楚他们要知道的事。如果是大人主动去填的,被动的接受会让孩子对此产生疲劳。

 

 

爱问问题的孩子好奇心强,热爱生活和自然,这样的孩子知识面广、学习能力强、热情高、专注力强,同时也一定是个“爱读书”的孩子。最终,万卷书籍将代替父母变成孩子的老师。

 

我坚信,养育一个没有心结热爱学习的孩子其实并不难,关注幼儿的心理、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保护孩子自身的一些优秀品质就足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折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