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是你的所为

(2009-07-22 10:55:06)
标签:

童年

付出

老年

收获

育儿

分类: 人生(育儿)感悟

你是你的所为(YOU ARE WHAT YOU DO

 

本文标题非自创,是我在<英文诵典>里看到的一篇短文的标题,读罢全文感触颇深。

 

前些天,妈妈给讲了一件其实多年前我就知道的事,但重新提起却令我心情无比沉重。

 

我的一远亲,我们叫他“大姑父”,70多岁过世。过世前的情形惨不忍睹,让人感到心酸不已,即使听者是一个陌生人。

 

他有五个孩子,两女三儿,小儿子两三岁时老婆过世,他一人既当爹又当妈抚养孩子几十年。大儿子因为贫穷30多岁才结婚,未娶时经常打他,理由是家太穷所以讨不到媳妇,家穷理所当然就是父亲无能的缘由了。我这位大姑父上了70岁时还跟着装修队干体力活养自己,后来实在动不了了就在儿女家转来转去,他的五个孩子没有一个对他和善的,同时包括女婿和儿媳妇(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一个比一个狠心,一个比一个缺德。在大女儿家,不知什么原因肘关节脱臼,由于自己行动不便不能亲自去医院,女儿女婿也竟忍心不找医生给端上去,后来,被儿子接回我老家时已经端不上去了,不过,这是外人分析的,因为,他的儿子媳妇也并没有带他去看医生或是把医生请回家里。儿子很没人性,不找医生给治病,尽搞一些封建迷信活动,什么神啊鬼啊的,还亲自拿着很粗的针给自己的老爸针灸,把老人折腾得死去活来。

 

有一天晚上,老人让孙女把我爸爸喊去,跟我爸爸聊了很久老家的事儿。我爸爸回家没多久,就又被喊去,说是老人已经咽气了。过后,听同时去的那些人说,老人其实根本就没有停止心跳,在大冬天里,他们活生生地把老人当死人抬出去了。

 

前些天妈妈给我讲时,我就想,这些事是外人都看不过眼的,而亲生儿女却做得出来。无论如何我都觉得这些儿女太没人性了。但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

 

在有女儿前,我们所有的知情人都把责任归到了他的儿女身上,深觉老人不幸,年轻时死了老婆年老时又被一群没人性的儿女折磨得死去活来。一直觉得令人心疼的是老人,令人痛心的是他的儿女。

 

但现在,在我经历生养女儿后,我对此事看法有些变化——虽然内心仍痛恨老人的那群儿女,但我试图去找寻这些事情背后的原因。我分析,儿女的无良一定与他们的童年不无关系。

 

当我与妈妈继续聊此事时,我明白了,确实如此。我妈妈说我大姑父这人确实不怎么样,小心眼儿,爱占便宜,甚至损人不利已的事儿都干——不过,这都是他年轻时候的事儿。详细的我没问太多了,但我想,无论从遗传还是环境影响的角度来说,这位老人的悲惨遭遇他是亲自参与了的,也就是说,是他曾经的所为造成了自己老年的不幸。如果他正直善良有爱心,他的孩子不会一个个地都那么无情乃至没人性,他在孩子童年种下的东西,在孩子成年他老年时,孩子收获了他也收获了。

 

再一次读读下面这几段《你是你的所为》中的话:

如果说曾经的岁月教会了我们什么,那就是每件事都会带来影响——每个举动都有后果。依我看来,这种想法是宇宙的道德基础,它适用这个世界和未来世界。

中国有句俗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话忠实于每个人的生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确实如此,阳光照耀着圣人,也同样恩泽恶人,而常常恶人更恶。然而,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对于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日益猖獗的恶行只是一种假象,因为,生活会不断地将我们的德行记录在案。

最后,我们都是自己行为累积的结果。品质不能伪造,也不由着性子象件衣服那样脱穿,就象木材的纹理,已在树的中心根深蒂固。品质需要时间和养料来成长和发展。

因此,一天又一天,我们写下自己的定数,因为我们残酷地规划了自己。我相信,这是至高的逻辑学,也是生活法则。

 

不须怀疑,上面那段话,我已经静心读过N遍,其中的哲理我们经过大脑的再三思考后才可能参透点滴——我喜欢这样的文字,因为,每一次将它们拾起都会多一分理解和感悟,而内心,又向前迈出一小步。

 

人性的善恶不是我要讨论的,我只关心孩子的成长和亲子关系。

 

昨天,在我目前所居住的农村里,一位老人因听说我是教师而跑来问我,她的5岁多的外孙特别聪明,几乎过目不忘,就是不爱做作业。如果做也是乱写,比如做算术,他就随便蒙答案,当他的妈妈打他一顿让他重做时,他就能一一做对。由于作业太多,无论汉字还是拼音,每次都是一个抄一页,而孩子又不愿意写,妈妈就打,打了就写。老人说,孩子的妈妈被气得要把他送去全托了,因为实在是管不了了。继续了解,知道孩子除了不爱写作业没有其他值得一提的毛病,然而就为写作业而经常挨打,因为孩子他妈觉得打还是有作用的。

 

我不认同这种做法,一个5岁多的孩子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玩上,玩的同时既锻炼了身体,又实现了探索世界的需要。那一抄一页的作业至于一个5岁多的孩子来说是灾难,除了让孩子仇恨学习不会带来其他的意义。据说如果没有写完到幼儿园还要被罚站。孩子的母亲和幼儿园的老师在对一个年幼的孩子种下什么?我想,无非是仇恨,仇恨老师仇恨母亲仇恨学习仇恨作业。恍惚中我似乎看到了这个孩子的未来:反叛、憎恨学习、反抗父母。。。。。。当他成年后,他可能一无所长、不孝敬父母、家庭生活不愉快。。。。。。爱打孩子的父母很难“种”一个和善的满意的孩子来,所以,当他们年老后,或许会收获和我那大姑父差不多一样凄凉的老年。。。。。。

 

如果一个人想平安健康幸福地度过老年生活,那么无疑,在老年之前的那几十年的时光显得非常重要。童年时我们手无缚鸡之力,我们或许主宰不了什么,但是,有一点儿们容易做到,那就是给自己孩子一个充实幸福的童年,在孩子童年时,我们播下幸福、友爱、和善、感恩及奋斗的种子,当我们年老时,我们便会收获幸福、友爱、和善、感恩和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