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阳光三月
阳光三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6,729
  • 关注人气:60,58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

(2009-05-26 13:52:53)
标签:

家庭

育儿

成长

儿童

幼儿

分类: 发现孩子

                             我是我,是因为我生来如此。

而你是你,是因为你生来如此。

如果我因为你,才成为我,

你因为我,才成为你,

那么,

我不是我,你也不是你。

——门德尔。拉比

 

家庭,是我们一生的起点和最深的梦乡。

 

近日,武汉市教育局副局长田文江提议,聪明的父母教育孩子要装穷,防止孩子成为败家子。上周,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腾讯教育频道,对此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158人参与,其中“80后”占53.6%,“70后”占27.9%),同时,还进行了下面一项调查,那就是在孩子成长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哪个更重要?调查中,75.0%的人首选家庭,14.2%的人认为是社会,10.7%的人选择学校。

可见,不止是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们,我们普通的父母已经意识到了家庭对大多数人的人生所能产生的决定性的影响。小的时候,家庭不如意,我们总是期待早一点走出这个家庭,早点摆脱这些不尽人意的环境,也一直期望自己将来的新家与我们不喜欢的以前家庭的种种缺憾毫不相干。但当成年之后,我们又很容易习惯性地,给了孩子们和我们一样的童年,也给了孩子们与我们童年时所拥有的一样的家。到头来,我们兜兜转转,似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

 

我们总是在感叹做一个好妈妈难,非常难,为什么?这其中有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由于我们所处的大环境以及我们从小所受到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所赋予我们的东西已经根深蒂固,当我们了解到越来越多的育儿知识后,我们就不断地与那个成长多年的自我做斗争与我们所处的环境做不懈的斗争,我们懂得越多,我们越觉得难,因为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精力与自己与环境做斗争。不是带孩子让我们感到难,更多的是面对自我和改造自我的难,是面对社会环境的无奈。

 

就象有位两岁多女孩的母亲,她一直不敢正视和女儿的分离,每次都悄悄地离开。理由是如果当面离开孩子会哭闹,而悄悄离开就比较省事儿。当我知道后我告诉她,就当面离开,跟孩子讲好去做什么事几点回来,孩子哭就任她哭吧,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这位妈妈非常听得进建议,立马实施,一开始孩子哭闹,结果不到一周的时间,这孩子竟然就能坦然面对与妈妈的暂时分离了。可见,到底是谁不能正视分离?我坚持一个观点:几乎所有的孩子的问题都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带养人的问题!我们从不小就是被这样“哄”大的,所以,我们很容易不假思考地按重蹈我们小时受过的教育。而现在,要我们来否定自己根深蒂固的东西何其难!就象尽管我们不断地提醒自己不用“如果。。。。。。不”这样的句子来“威胁”孩子,就象我们总是刻意控制自己不去发火,就象当孩子摔倒时我们得故意忍着才能做到不主动去扶他。。。。。。。

 

为什么我们总是在带孩子的道路上不断地学习不停地否定自己,不止如此,当我们稍稍有些育儿知识后,我们还不得不与家里的其他人与身边的人“斗争”,而目的就只是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为什么这么难?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年幼的时候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吸收的东西对我们的影响已深入骨髓。

 

在这三者中,影响至深的就是家庭。因为,我们来源于家庭,我们从家庭走向学校走向社会。

孩子人生最生要的品质、性格、甚至聪明才智可以说都是家庭给予的都是父母赐予的,社会上的确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功能良好的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内心够强大,他们能足以应付将来在社会上不得不面对的一切,他们的家庭就是他的坚强的后盾,小时后给他以力量,长大成人后,他的家庭仍在他身后支持着他!

 

所以,我认为,对大多数的孩子或成人来说,最能影响他一生成败和幸福的唯有其家庭!

 

《家庭会伤人》一书中提到:功能良好的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须,这时,孩子不需要负担来自父母自身未能解决的潜意识冲突。孩子因而可以充分利用智能、关爱、感觉、决定以及想象的能力去走自己的成长之路,达到自我实现。这样,孩子就有机会触到自己独特的天赋。

 

上面的话,说得直白点儿,无非就是当一个孩子在一个健康的家庭成长时,由于父母的婚姻关系稳固,孩子则心无旁骛,一门儿心思按自身内部的成长规律成长,也因此会在智力、情感、自信心、想象力等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为夫妻关系稳固,孩子往往越能够被允许做自己,因为父母会透过自己以及彼此之间的力量,来获得各种需要的满足,而不会利用孩子来满足自己。

 

家庭是社会的主要单位,家庭是夫妻共同营造的人生港湾。理想情况下,这是一个非常神秘非常温馨伊甸园,是孩子成长的天堂。一个功能良好的家庭应该是这样的:夫妻恩爱、氛围合谐彼此互相尊重,自主发展。这样的家庭在困难面前,犹如航行在大海中的一艘小船,大家同舟共济,共度难关,而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大家自各忙各的事,互不干扰,自主发展。在这样家庭成长的孩子,他们会身心健康、比较有安全感、自主能力强。

 

或许,由于比较现实的原因,有的家庭不符合典型的一父一母模式,虽然在孩子成长中可能会遭遇一些其他家庭不太可能遇到的问题,但这仍不是决定性的。《斯波克育儿经》上说: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没有唯一的正确方法,许多不同的方法都是行之有效的。同样,对于家庭类型而言,也没有哪种是最好的。孩子可以在各种家庭里茁壮成长,双亲的、单亲的、跟祖父母或者养父母一起,同时拥有两个父亲或两个母亲,或者是生活在一个大家庭当中在哪样的家庭中长大非常重要,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乃是家庭中宝宝的带养者的观点以及给孩子创造的家庭环境。

 

宋庆龄说,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爱到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却是家庭。

 

无论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想,只要我们愿意并努力去做,我们一定有能力让孩子感到家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是他成长中的天堂!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家长都把孩子的成长当成大事来对待,加强学习,以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来带他,那么,一定会给他们的人生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同时,这样的童年也会给他们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