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在绽放
(2009-03-31 10:40:56)
标签:
荒漠玫瑰刘维隽新西兰英语育儿戈壁滩教师杂谈 |
我记得在去年冬天,大概是在12月份时,当时我正在长寿,有一天在我博客里看到了“荒漠玫瑰”这个名字,这位博友当时的评论并不多,但很有见解,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博客,接连看了几篇关于育儿方面的博文,觉得眼前一亮,庆幸又多了个学习的地方,经允许,我接连转载其博文。
转载后反响不小,我又返回博主的博文中细读。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在我内心里,我一直都认为这位“荒漠玫瑰”(其实真名叫“刘维隽”)是位年轻女性,内心的感觉她就是一位和我年龄相仿的女性,是一位母亲。直到此时,我都得故意提醒自己,自己才会意识到这位作家、演讲人已经是一位华发已生的老太太,是个伟大的姥姥。
年底,我在郑州的一个晚上,读到后半夜两三点才将其博客中的《荒漠玫瑰》连载读完,但只是我读完,她并没有连载完。网上搜不到也买不到,一直很着急。印象中我就觉得作者是一位神奇的女性,很想细细品读她的人生,我有预感,这本自传体的小说一定会带给我新的力量。
有幸与这位作者在网上联系真是人生一大幸事、乐事。前段时间我让作者告诉我到底哪里才可以买到她的自传,非常感谢作者,她从异国他乡竟然给我寄来了这本我一直渴望的作品。最近,因为初上班,因为女儿初入园,没有什么帮手,日复一日地忙碌,终于在今天夜里读完了这本书。其实我已经很久不熬夜了,所以昨晚的熬夜让我现在都疲倦无力呢,但我急于与大家分享这本书,急于谈谈这本书究竟带给了我什么。
我本人并不是一个容易对自传体小说感兴趣的人,但作者的精神一直鼓舞着我,我很想知道她内心深处的那种顽强、独立、自强不息到底从何而来?到底她经历了怎样的离奇经历才从一个戈壁滩上的体力劳动者而走向新西兰走向世界的讲台,反差太强烈了!这本书也因此“诱惑”着我。
读罢这本书,我内心有两种最强列的感觉:
一是佩服,无比佩服,佩服得五体投地。作者21岁那年,仗着青春热血,下掉了青岛市区的户口,背着母亲主动要求去新疆改造,她从一开始就做着常人不可能做的事(最后也是,所以她有着常人不可能经历的人生,无论痛苦还是幸福),在那里长年从事着粗重的体力劳动,然后靠个人的坚持和信念,走上了讲台,最初是在技校,后来又到大学,再后来,应该是因为其热情、善良和执着吧,感动了一位新西兰的老人,因而由这位老人出资供她在新西兰进修英语一年,之后,为了不变的亲情,毅然决然地回国,最后因为女儿而再去新西兰,三度结婚,目前非常幸福。
二是心疼,非常心疼,心疼得泪眼模糊。那样年轻热情的一个姑娘,从小就感受到了世态炎凉,饱受各种折磨,血气方刚的她21岁主动请缨去新疆,从此留在戈壁滩10年,10年啊,从21岁到31岁,一个如此智慧的女人却在女人最美的10年从事着粗重的体力劳动,不止如此,精神上还饱受折磨,因为当时的历史背景,被领导冷落、被同事批斗、被恋人折磨、被亲人欺负。。。。。。真的不忍看到正处在花样年华的作者所经历的那一切非人的生活!看到作者为工作调动而一次又一次在冰雪中前行,我似乎身临其境似地感受着她的心情,体验着她的一切,那过程,也是苦得令人心痛啊,苍天有眼,她靠自己的执着、细心一次又一次地感动着那些影响她人生的“拯救者”。在感情这条路上,我觉得作者走得非常艰辛,其实内心非常同情她,但我知道,作者是不想看到这“同情”二字的,看到她现在和洋丈夫幸福地生活在新西兰对我真是个安慰,祝福她,永远地祝福这个顽强的勇于拼博的女人!
其实,读书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有一种冲动,那就是,如果她愿意,如果她需要,我想把我的不宽不厚的肩膀借给她,让她靠一靠,让她哭一哭。想起不堪的过去,我经常都会产生一种想哭的冲动。如果她需要缅怀过去,真希望有能借给她老人家肩膀的那一天!
在作者已经到了“老太太”社个年龄时,还勇敢地踏进大学课堂学习儿童早期教育,当时作者是学校最年长的学生,入学时38人,最后只有16人顺利毕业,其实就包括这位即将当姥姥的作者。
作者的每一个人生抉择都是那样地牵动着我的心。我偶尔会想,如果没有弋壁滩的10年作者会如何?人生不可能从头来过,我不知道,作者本人也不会知道。但我想,只要一个人有作者的这种执着向上、顽强不屈的精神,那么他一定会过经历一种非凡的人生!所以,我认为,无论作者现在过得有多幸福都是应该的,是有眼的苍天应该给予的!
其实,我们哪个人内心不藏有幻想,很少有人的内心是完全安于现状的,但是,象《荒漠玫瑰》的作者这样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人实属罕见,所以她的故事才得以感动全世界。我想,在那混淆是非的年代,即使是在那混淆是非的年代,象她这样受苦受难的人也未必有多少,但她从没有倒下过,一直坚持着,包括现在,她仍如一颗绽放的玫瑰感染着我们鼓励着我们。作者说:幸福的得来是多么不易啊,我曾经历尽劳苦贫寒,惨遭欺骗背叛,屡次路断途穷,何曾想好日子在远方等着我?生活又是多么公平,好学带来转机,善良唤来幸运,单纯永葆乐观,坚韧立于不败。作者还告诉我们:生活的胜负的确是个性的较量——真诚的答案是快乐,慷慨的回报是富有,勤奋的结果是收获,顽强的报酬是幸福!
感谢,感谢作者让我看到了别样的人生,包括她的历史包括她的现在包括那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这种精神会引领着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我知道,因为此,我思想中一切模糊的东西变得清晰了,我更加知道自己的人生道路该如何去走。
感谢,感谢作者在育儿路上的点拨,我会尽我所能的做一个优秀的母亲,就如作者是大家羡慕的优秀的姥姥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