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为什么离婚不要孩子
(2009-03-30 14:34:20)
标签:
离婚母亲孩子再婚留守儿童抛弃育儿 |
分类: 人生(育儿)感悟 |
半月前去三月爸爸那儿玩,他那儿的厨师黄姐那两天忙得热火朝天的,除了匆忙吃饭和做饭外,余下地时间都泡在派出所。了解到她是为她侄儿离婚的事儿才如此地和派出所亲密接触时,我心想,离婚在当今也算是人之常情了,犯得着跑派出所去离吗?而且,是她侄儿离婚,又不是她,跟着搀和什么呀?了解了事情的真相还真就觉得有必要,因为,得为那即将失去母亲的两个孩子争取一点点生活费啊。
这桩离婚官司是黄姐的侄媳妇挑起来的,这个女人年龄很小,比我还小几岁呢,与黄姐侄儿结婚多年,儿女双全,女儿11岁,儿子9岁。在我们看来,儿女双全的女人是多么幸福和幸运啊!然而,这个女人从儿子出生后就外出打工,直到现在,这次回来据她说是因为怀了别人的孩子,专程来离婚的(她口口声声说让大家放她肚子里的孩子一条生路,其实她已经犯了重婚罪),而且,一个孩子也不要一分钱也不给。我听到此事时都有点儿跃跃欲试挺身而出了,凭什么啊?到底是什么样的女人啊?生孩子不养,离婚一个不要,真是个狠心的母亲!据说这女人找了个有钱人,准备甩掉包袱过好日子去了,所以才如此坚决地闹离婚。她之所以住在派出所闹离婚是因为不敢回家,怕老公打她,据说派出所的人都被她折磨得发疯,工作之余还要设法照顾这个蛮不讲理的抛夫别子闹离婚的孕妇。这个女人知道必须得选一个孩子时,她选择负担稍小的,要年长些的女儿,结果女儿说她才不跟这个不要脸的女人呢。这个女儿就是这样骂自己的母亲的,而我无从知道这位母亲是否在意女儿的评价。
我还想起我以前的一个熟人,当年是她的丈夫坚决要跟她离婚的,基本上是因为这个女人平时太飞扬跋扈了,男人离得坚决,女人不得已提出条件:不要孩子,要所有家产。男人东挪西借离了婚,女人如愿以尝轻装上阵嫁了个父辈的当官的老人,而这家的女儿,现在就非常惨了,跟着农村的姑姑一起生活。一个连母亲都不肯要她的孩子内心有多受伤恐怕只有孩子自己最清楚了。
故事是升华了的生活,但生活本身确实能带给我们最最精彩的故事。上面的两个故事均是母亲抛儿弃女另攀高枝的,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听到相反的故事,母亲在离婚时什么都可以不要,甚至遮风蔽雨的房子都可以不要,只要让她的心肝宝贝跟着她,是啊,物质上的东西算得了什么,妈妈在哪儿哪儿就是家,儿女在哪儿哪儿就是家!
那么,为什么生活中竟然还有不计其数的母亲舍得自己的儿女而转身离去呢?据我所了解到的,更多的是这些母亲没有亲自带自己的孩子,没有建立起相互依赖的深厚的情感,甚至可以说,这些母亲内心深处的母爱并没有被激发出来,当然,这不是孩子的过错,孩子做为一个最弱小的生灵他们又能选择得了什么呢!第一个故事中的母亲虽然生了两个孩子,但都只带到满月就交给婆婆了,形式上是母亲而已,传说中的母亲的温柔与慈祥她的孩子应该都没有从她的身上感受过,甚至这两个孩子几年都见不到母亲一面。第二个故事中的母亲虽然与孩子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是这位母亲很虚荣,尤其是以不必做家务和带孩子为荣,她还有个非常令人不解的“毛病“——她瞧不起老公婆婆和孩子,因为老公和婆婆是农村人,孩子是由婆婆带大的,所以她经常骂她当年尚年幼的女儿“农民”。当然了,一个小孩子天天跟农民婆婆一起吃一起睡一起玩,养成所谓的“农民的习惯”也不足为奇。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女人不可思议的母亲。
有件事估计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令人震惊的“夏斐事件”,一个望子成龙的母亲,竟然历经几个小时的殴打,活生生地将自己的儿子折磨至死,这是怎样的一个母亲啊?此事的发生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关注,人们纷纷谴责夏母直至其自杀身亡,人们又将批评的矛头直指教育制度,但是,作家王东华给在《发现母亲》一书中对此事谈了自己另外的看法,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我在细读相关报道之后,发现人们所列举出的这些都不过是一些表因、近因、诱因,致使他们母子双亡的最根本原因乃在于他们母子感情的不融,乃在于小夏斐是两年前,也就是7岁时才从江苏老家接到父母身边的,而这才是这个悲剧的主因!因此,夏母的残酷乃在于母子之间长期的隔离造成的。当孩子不能完全顺遂父母的意愿时,由于没有以往的亲情为之缓冲,由于亲子之间的性格差异没有得到充分的磨合,再加上外界的压力如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等,原本的处罚就演变成了施虐就演变成了折磨!这种折磨同那种亲子共同成长的中的责打孩子在本质上是不同的,打一个极不恰当的比喻,那就是由自己从小养大的宠物如猫、狗等,主人偶尔也会在生气时踢上几脚;可面对跑进自己家园里吠叫的猫、狗,即使是极爱宠物的人也可能给它一顿棒打,尽管这猫这狗也是别人家的宠物!
其实带孩子是件很辛苦的事儿,至少对我来说,对孩子永远和风细雨我是做不到的,但是让我对小小的女儿大打出手也是做不到的。有时我真的忍不住对女儿三月吼叫过,但我仍可以肯定的是,我与女儿之间的亲子关系没有丝毫的问题,因为,我们之间经历日复一日的相处早已建立了亲密的感情联系,就象知道的人都奇怪女儿入园没有任何不适,别人问我为什么,我想,这就是因为我们之间建立起来的情感实在是太牢固了,哪怕这个世界沧海桑田,我们的之间的感情依旧是亘古不变的,女儿坚信这一点,我跟女儿一样坚信这一点,所以人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心在一起。我偶尔会批评女儿,她没有因此对我有丝毫的抱怨,没有因此影响她的成长以及我们之间的感情。我经常告诉常年离家在外的爸爸对女儿不要过于挑剔,如果女儿有所不妥那么一定要讲究方法,千万不能伤害女儿,因为他们之间的感情再好也不如我们日复一日建立起来的更牢固。
我偶尔会瞎想,如果我离婚了,那么,我首选女儿;如果我再婚,那么这个未来的丈夫首先得同意接受我的女儿,否则无论他有多么地“优秀”都不在我的考虑之列,一个强行剥夺别人母爱的男人算什么男人!还有,如果我是一个男人,绝不娶那种抛弃儿女的女人,一个连自己亲生骨肉都肯放弃的女人还有什么资格谈爱!当然,生活中有些母亲因为经济原因负担不了孩子,因而孩子被判给父亲,这另当别论。我身边也有不少离婚家庭,孩子是判给父亲的,但事实上是由母亲抚养的,这样既能保证孩子享受到了母爱,又能保证孩子的生活需要。最可恨的是那种不肯负担孩子任何的母亲,我想,如果这些母亲象其他母亲一样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带大,她又如何舍得自己的亲生骨肉沦落到别的家庭甚至孤儿?还有,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一个连最圣洁的母爱都得不到的孩子该是怎样自卑地长大!因为,我想,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被母亲抛弃等于被世界抛弃!
宁宁的妈妈给我讲过一个小老鼠的故事,听得让我心痛流泪。一个卖衣服的女人,发现自己未卖的衣服上有一群新生的小老鼠(衣服被咬破了),就将它们抖落在地并且打死。当这些小老鼠的妈妈回来后发现了此事,坚决不肯罢休,它不停地往这个女人身上爬,打下去爬上来,再打下去再爬上来。。。。。直到它也被打死。那场面之惨烈让这个女人永远也忘不了,她无限后悔,据说还给这群母子(女)烧过纸。老鼠也是我痛恨的动物,曾经我住在一个条件非常差的半地下室里,基本上是与老鼠共生活,它们的可恶实在是令人讨厌,但是,那母爱是多么地惊天动地、感人至深!好象是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连母鸡都会做的事。然而,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有多少孩子远离母爱,有多少母亲不曾对孩子付出爱,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我真不明白,那些又想生孩子又想打工的母亲,为什么不等挣了钱回老家安心的生养孩子,而总是将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孩子满月后就送回老家然后自己又轻装打工,还美其名曰是为了孩子。我有时想,那于那些只生不养的女人来说,或许不该称其为母亲,她们,只是生了而已。自古以为,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啊!只有那些亲自带过孩子亲自经营过孩子一点一滴的人才知道养孩子的不易啊!母爱之所以伟大,不止是因为其的生育功能,更多的她们为养育孩子所付出的艰辛!
2009年4月1日补充评论:
进来发泄的母亲们,我们不要为自己找介口,如果当初没看清楚老公是自己犯了错害了自己,没给自己的骨肉安排个好父亲是又一个错,那么现在,自己行动起来,我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只要努力,不信就去看看荒漠玫瑰的博客,她只知道努力和争取,没有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