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痛:入托宝宝频繁出事

(2009-01-11 22:13:24)
标签:

入托

幼儿园

3岁

心理健康

意外伤害

育儿

分类: 发现孩子

 

这两天,我心痛、甚至流泪,为着两个陌生的孩子。一个是在幼儿园莫名死亡的2岁男孩藤纭(新闻见:http://news.sina.com.cn/s/2009-01-06/025016982744.shtml),又一个是博友祺妈的宝宝,他在幼儿园8天内受到三次意外伤害(博文见在幼儿园接二连三受到的伤害),而且一次比一次重。第一个案例足以让人心痛,而第二个呢,虽然祺宝受到的只是外伤,但是,这打击,也算得上是致命的了,原因主要是这打击是“接二连三”的,感觉是非常具有普遍性了,这让一个深爱孩子的母亲绝望,也让这个母亲对这家幼儿园彻底失望。这两个新近发生的案例,足以让我们这些孩子到入托年龄的母亲不寒而栗了。

 

第一个孩子的死亡原因尚不清楚。祺宝的情况我倒是清楚的,他家的境况与我家类似,孩子爸爸长期不在家,没人帮着照看孩子,祺妈跟我一样要强,想自己同时把工作和孩子拿下。她对关于孩子的选择总是慎重又慎重的,所以,事到如今,她后悔啊难过啊遗憾啊自责啊,我都非常地理解,我也因此再一次感到想当一个好母亲的不容易和种种无奈。

 

其实,去年的5月份,也就是女儿2岁1个多月时,我非常有勇气地把三月送到幼儿园,而时过8个月,孩子渐渐长大,而我却渐渐没了勇气。本周,我又去考察幼儿园,一次次地去,一次次地失望。两个幼儿园都黑咕隆咚的,重庆一阴天室内就特别黑,幼儿园也太节约了!我去的时间是孩子们午睡起床并准备到活动室之时,孩子们摸着黑穿衣服,活动室也是黑着的,我去两家时都问了,怎么不开灯啊?他们说孩子刚睡醒,还没来得及开。我心想,小学中学是义务的,幼儿园是天价的,然而,我过去经常帮朋友接孩子,那些学校里可不是这样的,难道就是因为幼儿园的孩子太小不能主张自己的权力或表达自己的愿望吗!我经常听说很多幼儿园都以家长会扰乱幼儿园秩序为由不让家长进去,只许在门口接送。这绝对是谎言,至少我不会考虑把孩子送到见不得家长的幼儿园。以前三月所上的幼儿园里我目睹的一件事当时让我夜不能寐食不下咽,那就是,生活老师在洗手池里洗孩子的碗筷,要知道,那洗手池可是洗脸洗手并且经常洗孩子拉了尿了的裤子的啊,我就亲自在那里洗过裤子的,老师也天天在那里洗的。让家长参观的幼儿园尚且如此,那些拒绝家长的幼儿园又如何呢?

 

现在看来,不能让孩子过早入托应该有两大理由:

 

心理健康方面:

 

我不止一次听到幼儿园的老师和园长说早点儿送去的孩子容易适应幼儿园,大了的反倒容易哭闹,坐幼儿园接送车去回的孩子容易适应幼儿园等,这周又亲耳听到一幼儿园园长说2岁的孩子更容易适应幼儿园,哭闹的时间更短,而3岁入园的孩子则哭闹时间很长,需要更长的时间甚至1个月才能适应幼儿园。其实,我身边有几个孩子,直到上小学他们都没适应幼儿园,经常哭着上幼儿园,但我从没听哪个幼儿园的老师和园长说过会有孩子一直不适应幼儿园,因为他们认为哭就是不适应,不哭就是适应。针对此,我曾经在入托莫贪早里提到过,原文是这样的:其实,我觉得,幼儿园的老师和园长普遍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他们将孩子是否适应幼儿园与是否哭闹直接挂钩,不哭的,或者说是哭了段时间又不哭的,这样的孩子就是适应了;而哭着的就是不适应的。我认为,后者基本上是对的,但前者则未必。我再谈个我的观点,为什么有的宝宝哭一段时间不哭了,无非是两种情况:一是在新环境和老师同学的相处中产生了感情,喜欢上了幼儿园;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们无法与成人抗争,他们无奈他们失望,以至于他们麻木了,孩子表达自己想法的最拿手的手段就是哭,天天哭都不顶用,他们也不笨,不哭了,甚至得过且过了。我接触过的孩子中虽然很少,但有几个孩子直到上小学都没有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天天盼周末盼放假,天天念着不想去,被动地起床被动地上路。我不止一次看着孩子早晨背着包,由大人牵着边走边哭,有时还边吃东西。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哭,但我想,他们心里一定是不愉快才哭的,如果前方将走向一个快乐的殿堂,他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愉快呢?

 

意外伤害方面:

 

上次我写入托莫贪早时,我的认识还不如现在深刻和全面,那时我只考虑心理健康,但现在,我知道还存在着另外一个不小的问题,那就是意外伤上面的两个案例足以让我们震惊了吧!事发时,小藤纭2岁3个多月,祺宝更小,只有1岁9个多月。在这两个案例中,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这两个孩子的母亲给宝宝选择的幼儿园都是非常昂贵的,她们相信一分钱一分货,价格代表质量;二是这两个孩子都非常小,至少离国家规定的3岁入托的年龄还相去甚远,这也本该是孩子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我想,这两件事的发生一定有其偶然性或许还非常偶然,但是,不能排除的是,如果这两个孩子现在3岁4岁甚至5岁了,发生这种意外的可能性就极小、甚至没有。原因何在?一是表达能力提高了,可以及时向老师反应情况;二是他们比现在更学会了保护自己,起码,当自己生病时可以告诉老师自己身体不舒服以引起重视,当椅子从空中飞来时,躲闪一下未必是大问题。

 

女儿之前上的早教班就相当于是幼儿园的小班,里面都是2岁至3岁的孩子。这些孩子都不太懂事,因为不懂所以无所畏惧,经常打成一团,还有的宝宝攻击性强,随时随地抬手打人,而且尽打人家的脸。估计是因为一些家长觉得打人无所谓吧,因为打人不是被打,所以那些打人的孩子总也不见有长进。女儿三月是个比较乖巧的孩子,不主动惹别人,也因此除低了挨打的几率,但是,我还是担心女儿那张肤如凝脂的小脸蛋,我思来想去,做了件我自己都觉得有点儿丢人的事儿,我告诉老师,反正你得看好我女儿的脸。在遇到这类事情时,我经常“换位思考”,面对孩子在幼儿园的问题,我总是先以家长的角色来思考,然后再站在幼儿园老师的角度来思考。思来想去的,我还是觉得我心疼我的女儿,我不太受得了女儿受到诸如破皮流血的伤害,其他的更不必说。诚然,我们在家几个人看一个孩子都不能避免孩子受外伤,更何况,再好的幼儿园也是幼儿园,也不是一对一地看护,我们又如何能相信能要求她们带出的孩子不受外伤?只是,我相信,没有哪个母亲能坦然接受象祺宝那样接二连三发生的意外伤害!

 

 

其实,我想,宝宝合适的入托年龄就应该在3岁左右(国家也是这样规定的),那时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成熟了,也有了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就算是发生了什么事,他们也能向家长或老师讲清楚。心理上的问题我一直都关注,违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去带孩子,我们终究要后悔的,也许你现在把孩子送去了,觉得孩子挺喜欢的,但将来,在孩子逐渐长大后,有些因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才慢慢地凸显出来,到那时你再明白也是追悔莫及啊。我认识的一位非常年轻的也非常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私人幼儿园的园长对我说,她招收了很多江渐一带来重庆打工的父母的孩子,这些孩子有一定比例有问题,他们由于父母忙于做生意而入托早,现在这批孩子的比较突出的是:自闭、智力相对低下。

 

无论家长还是幼儿园,总是爱以孩子哭不哭来判断孩子适应或不适应,但是,一个两岁左右的孩子根本就不太会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不哭就是乖就象一个漂亮的遮布,很容易遮住一些真实的情况。

 

或许,有人会认为,孩子受点儿皮外伤值得如此大惊小怪吗?这么点儿小事都上纲上线的,那孩子岂不成了温室的花朵,以后如何又去面对这纷繁复杂的社会?是啊,说得极有道理,但是,有两个问题:一是,如果一个成人象祺宝那样8天受到三次意外伤害会如何?你不难过吗不灰心吗不觉得自己倒霉吗不会在一定程度丧失信心吗?更何况一个孩子,这可是身心俱伤啊(更何况是在中国人非常在意的岁末年初,虽然孩子不懂,但是我们都在一定程度上迷信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们都希望新快乐,没有人希望新年受伤)!不能否认一点,身体的伤害会影响到心理,从而造成心理伤害,而且,生理上的伤害大多容易愈合,而心理上的,愈合的过程会曲折一些时间长一些。孩子终究是要面对这纷繁复杂的社会的,但是,不是现在,而是在他们有这个能力的时候。

 

 

由于三月已经日渐长大,最近带三月外出经常会遇到妈妈们问我三月入托没,我说没有,人家总是很不屑地对我说:“我的儿子(女儿)象你女儿这么大时已经入托1年了(或几个月)”,听那语气,好象是我不正常似的。在这点上,我也不会忘记一年前童心妈对我说的话,她说,如果可能,孩子可以直接上学前班,她说,一个人在家带孩子有时都心烦呢,更何况幼儿园的老师要带那么多,而且长年累月地带,能不心烦吗?是啊,我最近看过幼儿园都不满意后,就想,我怎么就这么多事儿多这么矫情呢,对人家幼儿园怎么就这么挑剔要求这么高呢?你照看自己的孩子是你的天性使然责任使然,而人家,那可是职业啊,差不多都是为了找口饭吃而已(幼儿园都工资氢说普遍较低)。所以,我不再说对幼儿园失望的话,我只是仍决定由着女儿来,她愿意上就上,不上我就另外想办法,想上半天就上半天想上全天就让她上全天,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熬吧,再过两三年无论如何都熬出头了,没听说哪个孩子不想上小学的!心痛:入托宝宝频繁出事小学又便宜孩子又愿意上,实在不行就早点上小学吧。

 

跟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的观念逐渐更新,认识逐渐深刻。所以,我一再写出类似的博文来提醒我的博友,考虑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意外伤害带来的后果,在孩子入托这件事儿上,一定不要违背孩子的自身成长规律,能自己带就尽量自己多带带,如果是老人给带也别对老人要求太高,我相信沟通的有效性,毕竟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都是爱孩子的,咱们就这样想,再不济,老人也是孩子的亲人啊!如果不得已必须在孩子太小时入托,那么就尽量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如果自己有空哪天孩子不上学或早点接都可以,反正要尽一切可能多陪陪孩子,须知,过几年你想陪孩子也不一定用呢。心痛:入托宝宝频繁出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