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厚道的迪妈

(2008-10-29 01:16:39)
标签:

早教

全职

育儿

我都下了博了,结果在Q上遇见迪妈,她告诉我她才写完新博文让我看下,觉得值得一转,也欢迎大家去看她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8fa550100btwt.html#cmt_669116也确实如她所说,脱离了孩子成长时间段来谈全职和付出意义不大。这不,我家三月已经脱手了,没有丝毫的痛苦,现在上半天学,我只负责接送,半月后就日托了,我相信她应该不会为此哭一声,只有高兴的可能,因为目前最让她伤心的事情就是放学和下课。

 

 

说正题之前,先强力推荐 家有宝贝乖 ,可心妈的博客,以前只是久仰大名,今天晚上小小见识了以后感觉这个可心妈可心得让人心痒痒。我以前去她博客看过,文字清新活泼,聪明幽默,看着就想笑,不过她太能写了,写孩子写的洋洋洒洒把我吓住了,去的不多,现在才知道真人不露相呢。

这几天,我的几个好朋友之间出了点小小摩擦。很不厚道的说,我看着心里暗喜,我一直带好眼镜等着看你们怎么擦火花呢,火花果然被擦出来了,烟花一样的漂亮,欣赏了,享受了,谢谢啦。

核心人物三月妈是个个性鲜明风格突出言词犀利特别果断的人,因此她的话题和她的做法很容易引起争执,对不同的观点她也喜欢主动辩论。也许对于当事人来说思考和辩论的同时难免会激动或不快,但对于袖手旁观的观众来说,这就是可遇不可求的演出,让人欣赏,思考,收获。而有幸跑到舞台上演出的当事人,主动的思考了,表达了,得出了结论,坚定了信念,比看客体验更深,收获更多。

 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在宝妈口水妹妹  、脉妈提问小姐 和三月妈三月 的文章里翻出来珠玑珍宝,都是关于怎么养育、教育孩子的肺腑之言,经验之谈,我忍不住的一家家一篇篇看。我可怜的上网费,这个月又超了,我可怜的时间,又飞走了,我可怜的其他事,我顾不上搭理你们,我已经被老公骂了2天了。

   说句不虚伪的话,几家的话我看着都很有道理,似乎每个人都说出了我的部分心声,单单拿出一篇看,哪个都赞成,脉妈说爱孩子,但不要为孩子牺牲自我;宝妈说给孩子选择朋友的自由;三月妈说给孩子提供最大的空间和好的环境,就象左手和右手过招,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吧?

说点自己的想法。一直以来,我是个很善于折衷、协调、平衡的人,中庸之道似乎已经深入我的血液,很多事情,我有自己的原则,但经常主动的为现实妥协。结果是想的和做的不一样,再后来可能是想法再向做法妥协,自己想通了,道路也改变了。对于带孩子的基本态度和原则,比如对待孩子的态度、母亲要起的作用、要提供的条件,我是完全同意三月妈的。她最吸引我的一点就是她对自己观念的坚持和对现实的不妥协。她给我越来越强的感觉是很多地方很象小巫,对育儿有明确的主见,不为人所动,有勇气有坚持。只是对待不同意见言辞太犀利容易让人误会。

我认为,在孩子3岁以前,在孩子还没有能力选择和对抗外界力量时,给孩子尽可能安全、理想、完善的环境是义不容辞的,在安全感、情感、习惯、品性养成后逐步放手,逐步过渡到现实环境是最好的方法,这个过渡期可能是35年,也可能更长更短,视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因为实际情况所限,我一直未能给迪迪理想的养育,这是我至今深深遗憾和经常焦虑的,不能改变的现实就妥协接受,如此而已。只是说,我同时也相信最初3年的基础没打好以后还有办法补救,我也会尽量补救。

 在具体的做法上,则见仁见智,并不一定有标准答案和唯一答案。这就是我的确认为宝妈脉妈的话很有道理的原因。可心妈说的非常精辟,为孩子失去时间和失去自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是客观影响,一个是主观感受,主客观当然会互相影响,影响到何种程度主要在于个人怎么看待和处理,而且为孩子的付出一个大的前提是有时间段的,在应该全力为孩子付出的时间里,大致3年,最好能全职付出,之后完全可以慢慢脱手,乃至完全回归职场。孩子在成长,情况会变,脱离了这个阶段性去讨论绝对的全职和全孩子意义不大。

 不知道这样的说法朋友们能不能接受,不管如何,这个也算是我主动奉献给大家的又一个火花吧,同时也献给亲爱的Sophie  ,我拿我的脑细胞报答你了啊?

 

  我是个喜欢辩论的人,大家可以在我以前的博客上找到我和其他家长的辩论,不过可惜平时时间不多,可能又要和大家请假一段时间了。回复不周之处敬请包涵。

前几天拿正规渠道买的智灵通和我网购的纽曼斯2个都咬碎比较了一下, 觉得在色香味方面都几乎没有差别,似乎纽曼斯的味道还浓些。近期如恶化能在香港买到纽曼斯会上来公布最终答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琐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