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女儿着迷的苏斯博士套装
(2008-10-21 15:47:52)
标签:
幼儿读物苏斯博士育儿 |
本来正在整理三月的书架(散书太多,容我慢慢整理出来),没打算近期介绍书的,但是,三月对这套书的热爱令我感动,所以就迫不急待地发上来了。我时间紧,所以就简单写一下哈。
我记得这套书是迪迪妈在今年7月中旬推荐给我的,我还记得她说迪迪不太喜欢,但英语特别地道,她还大概讲了一下这本书的风格,她也猜到了,我不喜欢。因为我不喜欢,所以就不着急,但想到以迪迪妈的水平,她推荐给我一定自有她的道理,她还专门了发当当网的介绍给我。我一直,总价格不低,上了百了。因为我不太喜欢,也因为当时急着带三月出去旅行,就把这套书放了段时间。
我出去后中间回来了一周,我记得我是在那一周买的这套书。拿到后三月很喜欢,但我看到似乎不太象故事,比如那本《一条鱼两条鱼
昨晚,我不想天天给三月讲那简单的天线宝宝故事,她都能背下来了,却还一晚上让我读N遍,就说给她讲《一条鱼两条鱼
看来,其他书她是对文字感兴趣,而这本书,她对图片感兴趣。为什么呢?
我想,这正是我不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书里的东西都有太奇怪了,而我是在非常传统的教育里成长的,小时候我连幼儿园都没上过,上学后就专心读语文数学书了,那个时代谁关注谁的想象力啊?唯家长老师至上。而现在的孩子,他们相比于我们太自由了,我想,他们的想象力也太丰富了,同一样东西,我们看到的和他们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想象力恐怕早在幼年时代就被扼杀了,而现在的孩子,他们喜欢这些能带给予他们丰富想象力的东西,这一点,我们永远跟不上了。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要陪女儿好好“读”一下这套书。
当当网的介绍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9283066
下面是网上看到的一篇文章:
睡前给孩子读苏斯博士?要当心!
—本文是图书商报书评周刊的约稿。作为一个给孩子大声读的案例供参考。本文提到的苏斯博士的童话大概适合1-3年级小学生自己阅读。
通常认为,孩子临睡前是最佳的读书时机。孩子这时相对比较安静,他们多少有些疲倦了,希望从大人平和的声音中寻找安全感,也准备进入甜蜜的梦乡。有精美的图画,讲小动物、小精灵、小孩子、公主和王子等等的故事的书,是他们的至爱。清晰、和缓、富有表现力的朗读,能给孩子一个梦幻般的想象世界。他们得到愉悦和慰藉,然后甜甜地入睡。多么美好!
可是并不是所有讲小动物、小精灵和小孩子的图画书都适合在孩子临睡前朗读,这个道理是我在遭遇了苏斯博士之后深刻体会到的。
第一眼见到苏斯博士经典童话感觉很好。曾经听从美国回来的朋友提到过“苏斯博士”的名字,据说美国的孩子没有不读苏斯的。翻开一看,图画多少有点古怪,特别的夸张;读上几段文字,是韵文却不是诗歌。一看译者,任溶溶——信心的保证!这位老翻译家也是位儿童诗人,这部译作的文字与他的诗集《我是个可大可小的人》多少有些相似。好的,再不犹豫,五本书全部拿下,送给三岁的女儿做生日礼物。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在女儿午睡前给她读苏斯博士。我们选中了《戴高帽的猫》,因为这个故事里有小动物、小孩子,还有小精灵。不过结果却让我大吃一惊!
“太阳不出来,/ 下雨出不去。/ 只好待在家,/ 天又冷,又下雨。/ 我和妹妹两个,/ 只好这样闷坐。/ 我对妹妹说:/
真要有点事情做做!”
坦白说,虽然是韵文,但读起来很有点费力,韵律和节奏有些生硬。于是我选择了相对夸张的读法,不再去寻找韵脚,只是用跳跃感较强的语调读故事本身,不知不觉带上了一点顽皮的味道。
这也的确是个非常顽皮的故事:在一个阴冷的下雨天,妈妈把一对小兄妹留在了家里,他们百无聊赖,真想做点什么出格的事情。于是一只戴高帽的猫出现了。他给小兄妹变戏法,把书、蛋糕、金鱼缸、雨伞等等,反正是家里能找到的东西都用上,叠放在十个手指头上,再踩着皮球,跳上跳下。当然这些东西最后都摔了一地。这还没完,他从一个红色大木箱里放出一对小精灵,这对小精灵在家里放起了风筝,风筝上挂着妈妈新买的连衣裙……
故事有61页,但文字不多,很快就读完了。照惯例女儿应该进入睡眠程序,可她却说:“我还要讲一个”。我很温和也很坚决地拒绝了。于是她开始大嚷,一声比一声高,那阵势让我想起了《淘气包埃米尔》里睡觉要戴帽子的埃米尔。这种情形以前从未有过。
为了整个小区的安宁,我只好拿起另一本《1+26只戴高帽的猫》,继续讲这疯狂的猫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戴高帽的猫更是“无法无天”了:他在一个下雪天又跑到小兄妹的家,从帽子里变出25只戴高帽的猫来,一伙猫先后弄脏了浴缸、妈妈的白裙、墙壁、爸爸的皮鞋、床单、电视机,接着把整个院子的雪都染成了红色。就在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他又变出最后一只看不见的猫,“轰”的一声,一切回归原样!
这个故事可让女儿开心了。她从被窝里爬出来,床上床下,蹦蹦跳跳。我终于明白:午觉是泡汤了!
这个“可怕”的苏斯博士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开始到处搜寻,试图了解他和他的作品。
苏斯博士是美国人最引以为傲的几位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在白宫发布的美国文化“梦之队”中,他的名字与《夏洛的网》的作者E.B.怀特并列,但他同时还是一位画家。他的图画书美国人自己也评论为“疯疯癫癫的韵文和古里古怪的画”,大家对他的喜爱也同样疯狂,有人甚至模仿他的风格编撰怪异的电脑使用说明书!
在给孩子写写画画的大家里,苏斯博士肯定该归入一种另类。他很彻底地把孩子当作大人一样对待,最大限度地“放纵”他们:让他们痛痛快快地“胡说八道”,让他们痛痛快快地“大闹天宫”。他甚至敢于激发他们潜意识中被压抑的自我,不惜以躁动和不安作为代价。
作为成年人,我们该如何看待孩子们从苏斯博士那里品味到的淋漓的痛快?
这不是这里能解决的话题。我只想说,别让孩子错过苏斯博士!但如果你想在临睡前给他们读,千万要当心!
顺便说一句,苏斯博士的作品最适合的阅读年龄是3~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