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的界线
(2008-10-04 21:58:56)
标签:
母亲孩子坚持界线育儿 |
其实,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应该至少有一年多那么长吧,我经常都在思考,当我的观点和女儿的观点发生冲突的时候我该怎么做,针对一件事情,当我坚持过后,我发现自己观点错误或不合适时,我是否该向小小的女儿“妥协”?还是将错就错以树立自己的威信?
孩子的成长过程确实也伴随着我们的成长,经过那么漫长的思考和学习,我觉得最近我才越来越清楚地知道我该怎么做。当然,这也只是我个人的观点,写出来也是给大家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希望大家各抒已见。针对我写出来的案例,请个别喜欢较针的妈妈理解,要想清楚明白地表达一个观点,反面案例则更有说服力。
去年秋天,在我从参加时尚育儿论坛的妈妈在成都组织的聚会回来的路上,火车发生故障,中途停留一两个小时,感觉非常漫长。期间,有个妈妈就站在我身边大声地接听电话,由于她的声音非常大,所以在场的人都清楚她电话的内容:电话是她女儿打来的,女儿想订两套杂志,她听后坚决地予以否决。并说出拒绝的原因,也无非是哪几门主课都没有学好,放学回家不爱做作业等。电话挂掉,几分钟后又打进来,女儿开始给这位母亲做工作了,具体女儿怎么说的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只几分钟的时间,这位母亲的决定就彻底改变了,只听她最后总结性地说,语文数学英语必须达到多少分以上,放学回家就做作业,还对周末的活动内容也做了具体的规定。接下来就听她对女儿说,把电话递给你爸爸吧。再接下来,就听到这位母亲让孩子父亲给孩子钱让她订杂志。最后,这位母亲在挂掉电话的瞬间脸上浮起了胜利者的微笑。当时我心里觉得这位母亲从某个角度来讲,太幼稚了!孩子这么大了还没有识破孩子的把戏,孩子的承诺没有兑现又如何?杂志停下来吗?为什么一开始她那么坚决地反对后来又同意了?她以为她成功了,殊不知胜利者是她的女儿。我在想,不知道平时她女儿有多少个愿望都是靠这样的小把戏就顺利实现了。
针对这个案例,我认为,如果是有益的杂志,给孩子订下来也无妨,如果是不健康的,就算孩子做再大的承诺也不应该答应。订杂志与学习成绩好坏不应该挂上钩。尤其是,这位母亲最终动摇了自己最初的坚持,而且,看得出来,她女儿不止一次用这样的办法来“对付”她的母亲了。可以说,在女儿眼里,这个母亲是一个没有威信的母亲。我想,这位母亲最佳的做法应该是,如果杂志是健康的,不妨从一开始就同意女儿订,这样,母女都高兴;如果杂志不健康,就应该反对到底,所以,她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个是确定坚持的界线;二是是否该具有坚持到底的精神。
又一个母亲,她的孩子在她回家正准备开门时,小小的孩子非要拿去钥匙自己开门,妈妈先是把钥匙递给孩子,看着孩子历经数次的困难才把钥匙插进钥匙孔再看孩子扭来扭去就是打不开,就想要过来自己开,可孩子不同意。这位妈妈没有坚持,她想,那就索幸让他开个够好了,不然孩子不开心,也会打击孩子独自动手的积极性。就这样,孩子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也没有打开门,后来他主动将钥匙递给了妈妈。
我认为,这位妈妈做得很好,如果没有什么特别急的事,就给孩子一个探索的机会,耐心地等待孩子做完他想做的事。试想,如果这位妈妈是个急性子,非要把钥匙要过来甚至抢过来三下五除二地把门打开进去,这对孩子来说肯定是个伤害。
生活中我们遇到两类妈妈:
一是软弱型的,孩子提要求,不同意;再提,还不同意;再磨,甚至大哭大闹,同意了。所以,我们总是能看到一些孩子哭闹,甚至躺在地上打滚,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这是达到目的的适用手段。
二是坚持型的,这一类妈妈非常注意树立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威信,喜欢坚持,而且坚持到底,管他是什么事,你就得听我的,谁让你是我的孩子呢!
第一类妈妈我是非常不喜欢的,而且我从来不会那样过;第二类妈妈这样做本身无可厚非,是应该的,但我认为要具体看什么事。比如象上面提到的孩子要开锁一事,我觉得不妨就依着孩子,这样的事不能站在大人自身的角度来看待孩子,这样对孩子不公平。
所以,我认为,既要树立我们的权威(如果可以这样说的话),又不干扰孩子的自由成长,我们应该首先确定什么才是我们应该坚持的,然后,该坚持的坚持到底就是了。那么什么是我们要坚持的呢?我认为,有三点:一是孩子要做的事不妨碍别人;二是孩子要做的事不会伤害孩子自己;三是孩子要做的事不违法也不违背公共道德。如果孩子要做的事是在这三点之内的,我们就没有理由去阻止孩子,就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做吧,我想孙瑞雪老师提到的“自由”也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如果从一开始就确定是我们该坚持的,那么一定坚持到底,不要因为时间地点或情况有所改变而破例最好。因为,我们很容易破坏自己定下的规则,一而再再而三地破例后也就没有规矩可言了。
其实,要确定哪些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哪些是从一开始就不要坚持的挺难的,我在生活中就犯了不少这样的错误。有时情急之下没同意孩子做某事,而在孩子一再坚持她的意见后,我一想,其实依着孩子也没什么,其实,也就是发现自己从一开始就坚持错了。还有的时候,一开始同意孩子做的事而后来发现自己同意错了。有些事,最初实在是不容易考虑周到啊,这就需要用我们的智慧了。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那我们的威信自然而然地就树立起来的,这同时,孩子也会从内心里佩服我们爱我们。其实,我想,如果一个孩子的大多愿望都容易得到满足,这样的孩子反倒不容易成为贪心的蛮不讲理的孩子,只有内心经常不被理解和支持的孩子才容易成为贪心的不讲道理的孩子。前一种孩子越带越好带,而后一种则越带越难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