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识字不着急

(2008-07-14 09:33:28)
标签:

早教

认字

兴趣

故事

强求

主动

育儿

 

很多关注孩子早教的妈妈都比较推崇让孩子早识字,有的妈妈甚至在孩子出生后就在各种物品上贴上相应的字来教孩子认,我对此不以为然。在我看来,给几个月的孩子认识根本不知是何意的字没有任何意义,甚至,我认为这是浪费孩子早年的幸福时光。我在识字这一方面从没有刻意地追求过。我不这样做,原因有三:

 

第一、不强求。

在育儿上,我不强求任何事。由于女儿目前来看比同龄宝宝成长得相对好一点儿,经常有人非常强硬地说我在追求什么。是啊,在博客中记下女儿的点点滴滴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曾经想过单独给女儿记日记,但由于没有太多时间而放弃,想到有那么多的母亲在关注着三月的成长,我不忍弃大家而不顾,所以,一向注重友情的我我非常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三月的成长。但这不是为了出名,如果想出名,另有捷径,也常有报社找我,要照片要我写的东西,但是我,一个人带孩子,没时间和精力应付这么多。大家看我照的照片就知道本人没有半点出名的想法了。

 

这话好象扯远了。其实,在培养女儿这件事上,我没什么清晰的目标,只是一路跟着女儿走,她要干什么我让她干什么而已。比如,在女儿最近为之疯狂的一件事,也就是贴贴纸这件事上,我没有刻意过,只是,某天夜里,在当当网选书时,发现了一套神奇贴纸,看介绍感觉可以给三月买,就买了一套,谁知,三月一拿上手就喜欢上了,不到两天就贴完了两本。在最初时,三月撕不下来,我帮忙撕开一点儿,然后让她继续撕,她习惯于用右手,但我们在客厅的位置三月给固定好了,她只让我坐她左边的位置,我感觉我拿着书她用右手撕很别扭,就建议三月用左手撕,其实,本来我也希望她多锻炼左手,就这样,三月习惯了使用左手撕贴纸。由于我身陷家务之中,有时没时间陪她,她就自己撕自己贴,所以当她贴到第四本时,她就自己撕自己贴了。历经10多天,我眼看着她的左手越来越灵巧。这贴纸,成长中的偶然竟成了她目前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她自己这样评价自己:“我最喜欢拼图和贴贴纸了。”

 

我小时候的成长非常的不自由,所以,在我读小学以前,我就决定将来生个女儿,跟她做姐妹。非常幸运,天遂人愿。

 

在女儿成长中,我不强求任何事。或许,就是因为我的不强求吧,女儿的自由让她天性中的很多方面反倒发挥到了极致。在认字这一事上,虽然我不强求,但不足两岁的女儿就认识了大概300个字,自此停滞不前,直到最近几天才有增量。那么,女儿两岁前是如何认了几百个字的呢?

 

女儿一直在早教班学习,在早教班上,老师教过认数字,但不是具体教,而是老师跪在地上边左手拍腿,右手拿卡片,比如拿的是“1”的卡片,老师就边拍腿边晃右手的卡片边说“1,1,111,这是1”然后2345。。。。直到30。女儿三月在学习上有个优势,那就是记忆力好,所以,在老师具体教认数字时,三月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字。有了这些数字做基础,很奇怪地,她对车牌感兴趣了,接着,也就是在她1岁9个多月时,她认识了所有川渝两地的车牌,也就是说,三月认识了0-10的数字和24个字母以及川渝两个字,后来我教她认识了字母“O”和“I”,这时认齐了26个字母,她因为数字通过车牌认识了所有字母,也许是对孩子认为是符号的这些东西感兴趣了吧,她又爱上了认字:车牌上的字,路边各种牌子上的字都成了她喜欢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的疯狂,到她1岁11个月时,她认识了大概近300个字,所有的字母和100以内的数字,之后她就对这些置之不理了,她不理我也就不理了。我很忙很累,而且,我觉得这么小的孩子认字也不是什么很不得了的事,任何一个孩子,只要我们去教,他们都会认得的。女儿不主动认字后我就放弃教她了,直到她近两岁四个月。

 

中国有句老话叫“强扭的瓜不甜”,我认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育儿上。如果孩子反感一件事,我们却缠着孩子让TA去做,这势必造成孩子更大的反感,如果人为地造成一两岁的孩子反感学习,那么孩子的一生可能都是被动地学习,这对孩子来说,是得不偿失的。孩子的成长有其自身的规律,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他们自己要做的事情,我们不要打扰不要破坏——这是我带女儿的过程中自己感觉到的,我想,对其他孩子应该也同样适用。

 

第二,非常非常地享受与女儿在一起的阅读时光。

以我的懒惰性格,我敢肯定,如果我的女儿能够自主阅读,我一定会偷懒,一定不会对她的阅读内容关注太多,我想,我最多,只会关注一下故事是否是健康的而已。

 

以前,对孩子早期阅读的内容只停留在一些传统故事里,比如象三只小猪、司马光砸缸、亡羊补牢等,我并不知道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那么多的美丽的图画书,故事美,图画也美。本来,那些传统的故事的寓意我们早就学过,当然懂了,但是,对于一些新故事,尤其是来自各个国家的绘本故事,虽然大多文字并不多,但是,故事带给我们的东西却是令人感动甚至是震撼的。不过,我们不要高估了自己,不是每一个故事,我们看一眼读一遍就能参透其作者寄于其中的思想的。我对女儿那些书中的故事的理解,也是在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之中上升的。不要说故事,就是图画,我都未必一次看得清楚。比如《大卫,不可以》这本书,我先读故事后看导读,才发现自己是如此地不认真:那个带着泥巴走进客厅的大卫,脸上的泥巴里还挂着小虫子以及蘑菇呢,因为自己不认真,所以让孩子讲图画时,孩子讲漏了我也不知道。但当我看过导读后,再读这本书时,我就提醒三月仔细观察,看看大卫的脸上还沾了什么,三月自然也就知道了。

 

很多故事,在我最初读时,我以为我理解了作者的意图,但当我一次又一次地陪女儿阅读之后,我一次又一次地,将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向作者的本意靠近。有很多的故事,未必因为我们年长我们文化高就一定能理解——这也是我比较喜欢信谊和东方娃娃绘本的原因,因为,其中附有导读。三月的两个姐姐给三月读故事的的效果就不大好,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她们两个只知道照着字念,没有什么感情也没有动作。而我们,在理解了故事后,我们有感情地将故事读给孩子,我相信孩子也能读懂我们的声音,这与应付性地逐字念故事的效果是绝对不同的。

 

我发现,女儿的书,虽说是幼儿读物,但几乎所有的故事,对我们成人来说,一样可以荡涤我们的心灵,教我们处世的原则、对生活的态度、对友谊的珍爱、对一切的宽容等。在有孩子前,我们过了太久太世俗的生活,现在,就让我们跟孩子一起来享受幼儿图书中带给我们的一切,这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三、我相信,认字并不是困难的事。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而且女儿的记忆力非常好,所以,我一直相信,以女儿的兴趣和能力,当她对识字感兴趣后,识字绝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所以,这多多少少也是我不急于教女儿认字的原因之一。

 

虽然我都是在讲不急于不主动教孩子认字,但是,最近,女儿主动采取了一种非常棒的方法在认字,详见以后博文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