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规律睡眠,我有三招

(2008-04-10 23:43:03)
标签:

宝宝

睡眠

规律

育儿

 

宝宝良好的睡眠习惯不仅是宝宝身心健康的保证,同时也是母亲身体健康的保证.所以,没有哪个母亲是不关注宝宝的睡眠状况和睡眠习惯的.我也曾为此无比痛苦,但现在解脱了,用了点儿小小的招术,可能其他妈妈也正在使用着,但仍决定总结出来与更多的新手妈妈分享.

 

我非常相信母亲孕期的生活习惯对宝宝日后的习惯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我一直习惯熬夜,孕期有所改进,但一般也在12点入睡。女儿出生后的早期睡眠还是不错的,可几个月后睡眠时间缩短了我就尝到苦头了。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去年的此时,女儿每晚一上床就兴奋,非要折腾到12点才肯入睡,那时的我被她折磨得疲惫不堪,下决心一定要让她每晚提前入睡。在我的百般努力下,半个月后见成果,提前到每天晚上11点入睡。

 

入秋后,我的难题又来了,她每晚一上床就边跳边高唱:“跳起来,跳起来,高高兴兴跳起来。。。。。。。”看着当时刚满1岁半的她在床上高兴得手舞足蹈的样子觉得她真是可爱至极,可是,另一方面,我内心也在隐隐做痛啊,因为,不知道她何时能安静地入睡。在冬天这种情况更糟糕,不止睡得晚,每天早晨10点才醒,午觉竟然下午四五点才睡。上午上早教班晚班的课,也就是10:45的课,我们基本上天天迟到。再一次春天来临时,我又不得不痛下决心,把她的睡眠时间再次提前。这一次的成就是非常可观的,但我绝不敢奢望她每天八九点就入睡。现在不论午睡情况如何,她都能在晚上10点之前入睡,个别日子出现家里来客等情况时也会在10:20之前入睡。所以,这是我在这个美丽的春天里最有成就感的事了。

 

细想起来,让宝宝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也并不难啊,我竟不理解以前怎么就没有做到呢。我稍一总结,才发现只需三招:

 

第一招:上床早,入睡早

上床是睡觉的前提,但我似乎最近才更清醒地认识理解到这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比如,在三月已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之后,我发现,如果能8点半上床,一般9点半就睡了,但如果9:20上床,她一般会在9:40左右入睡。我规定,无论什么原因,一定要让女儿在9:40前上床。

 

第二招:睡前安抚好宝宝的情绪

我们家长一定要控制好宝宝的情绪,尽量不让宝宝在睡前大哭大闹,上床后不玩令宝宝兴奋的游戏,不在床上看电视等等。如果我和女儿上床时间比较早,一般我们会先做会儿游戏,比如爬高山(她往我身上爬)、钻山洞(我跪着,双手撑在床上,三月从我胸前钻过去)、打滚等。在游戏过程中女儿一般会忍不住要大笑,我尽量控制自己不去配合她笑,我不敢让女儿多玩,一般让她玩几分钟就想办法让她听故事或认字,这时她都会同意的。讲故事尽量不讲能令女儿兴奋的故事,讲的过程中声音逐渐放小放缓。

 

我在床头放了个DVD,每天上床前我都会把台灯打开,音乐放起。一般我选择在当当网买的《世界著名摇篮曲》和《听出来的智慧》,偶尔会放我比较喜欢的钢琴曲、萨克斯、英文老歌和法语歌曲。后者我放的比较少,有时会在早晨我先醒来时放,让女儿在音乐声中醒来。其实,在女儿1岁9个月以前都是我给她唱摇篮曲的,但是我的能力有限,只会唱三首,因为想女儿更深层次地感受音乐的美好,培养她的艺术气质,所以我在去年12月买了DVD一体机,就放在床头。当女儿渐渐进入睡眠状态时,我一般就不讲故事了,而是在音乐声中给她读散文或背诗。

 

最后一招:使用可调光线台灯

我认为这是我所有办法中最好的办法。女儿小点儿的时候对什么都不挑剔,临睡前将灯关掉就是,但去年秋天开始,这招不灵了,她不仅要求开灯睡觉,还经常半夜醒来要求我开灯,不开就哭,如果我在她才入睡时关灯她竟然会醒来命令我不要乱关灯。我以前的可调光线的灯又坏了,到处寻找才在苏宁买了现在用的这款比较漂亮也比较实用的可调光线的台灯。

 

如果室内光线明亮,女儿总能找到事做,根本不肯闭上眼睛入睡的。现在每晚上床前我会把台灯调到比较亮的档位,上床后我们先玩然后讲故事,讲着讲着我就把灯的光线悄悄调暗,不敢调得过陡,逐渐调,其实调到最后我根本看不清书本上的字了,卧室里的光线也与关灯后相差无几了,因为是逐渐调暗,而且在调按的这个时间段里女儿也逐渐进入睡眠状态,她就不介意光线变暗,或许她根本就没有发现光线已经暗下来了。所以到最后我不得不背东西给她听了,因为我实在看不到字了。其实,这时女儿基本上就睡着了。

 

就这么简单的三个办法,就让女儿的睡眠不仅有规律了,而且还比最初的入睡时间提前了两个小时。其实孩子在9点前入睡最佳,这将做为我下一个春天努力的目标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