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品质天生培养保护育儿 |
上周有一节课上,老师要求孩子们比赛爬行。三月一向爬得好,可那天她竟落到最后,原因是,三月是趴在地上匍匐前进的,整个身体都在地面上,所以当她单面没爬到一半时别的宝宝都已经爬回来了。当所有的宝宝都到达终点时,三月连一半都没爬完,我们大家都忍不住地笑着看她,她不慌不忙地爬到对面又返回,好笑的是她返回时不是正着爬回来的,而是就原样儿退回来的,这时大家又爆笑。当时的三月没事儿人一样一直退到起点。
其实在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的身上,我们才真正地看到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体育精神,也看到了什么叫坚持。三月只是按照她自己内心的想法做了她认为该做的事而已,而这却让我思考良多。
其实,不仅仅是这一次的比赛,生活中我经常有所发现。比如在手工课上,三月不让大人帮忙,一点儿也不让动。这时我经常仔细观察其他家的情况,基本上,无一例外地,家家都是大人在做,孩子玩自己的。是孩子不想做不爱做吗?不是的,绝对不是的!是大人们认为孩子做不好,做不好似乎不大好,所以别家的作品总是比我们的好。其实我并不能天天带女儿上课,可是我经常都要交待阿姨,上课时一定要让三月自己说自己做。
再举个例子,早教班上经常有一内容,就是老师拿卡片给宝宝认,这时就成了老师考家长了(其实带孩子的大多是老人和保姆),大家七嘴八舌地抢答,这时老师总是提醒一句:“让宝宝们自己来说!”可这些家长似乎没有听懂这句话。我一直对此愤愤不平,主要是我觉得家长们打断了孩子的思维,孩子的思维跟大人不一样的,一般孩子不会太急于抢答什么的(他们还不懂得虚荣),我发现他们一般都要经过思考,也许即使他们会。在孩子全心思考的时候,家长们总是把答案说出来了,这就打断了孩子的思路。我为此事专门找了他们所有的老师一起谈了次,本来老师就明白家长不该抢的,我只是提醒老师,不要让大家破坏了孩子的思维过程,老师是爱孩子的,我们也爱孩子,我们只是想孩子成长得更好而已。所以我建议老师直说无妨,所以现在在课上老师都是直接提醒家长不要说让孩子们来说,这时情况有所好转了。
我越来越发现三月有些优秀的品质,优秀得令我吃惊,因为我认为这似乎不可能也是遗传或天生的,比如三月特别专注,她在看一样东西或做一件事时,周围的一切于她都是不存在的;三月还有个特别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她想象能力特别丰富。我用了很长一段时间观察她也观察别的宝宝,也思考个中原因。这两天我感觉找到了答案,我认为这些品质并非天生(补充,我指的是并非个别孩子天生具有的品质),也绝非后天培养,而是我没有去破坏而已。看似我天天跟女儿泡在一起,其实我对她特别放手,尤其是我尽量让她按自己的成长规律成长,也就是我尽量让她保持原样。女儿要玩什么要吃什么要干什么我都依她,当她做一件不太合常理的事时,我一般都能接受她,比较突出的就是她不分季节地玩水,玩沙,还有她喜欢动物,我也因此养过N个动物了。在女儿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我从不代劳。女儿的成长环境比较单纯,她的成长环境完全在我控制能力之内。
所以,我认为宝宝不是天生就爱打人就爱躺在地上耍横就不喜欢自己动手吃饭就喜欢骂人等等,宝宝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需要我们保护下去,直到他们长大,这样的好品质会让我们的宝宝的一生过得非常幸福,并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