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古镇旅游育儿 |
我周五早晨带三月出去,今天傍晚回来,前后用了三天时间,可三月似乎比我还累,她今晚竟然8点多就入睡了。
周四周五的天气特别不好,下雨,还特别冷,我直怪天气预报尽乱预报呢。虽然天气不好,但我觉得还是不能憋闷在家里,因为这是春天啊。在收拾东西时三月阿姨(弟弟的女朋友)问我去哪儿,我说我也不知道,先把东西收拾了再说。因为前一周去看演唱会时我们被冻得半死,所以这一次比较保守,我竟然还装了三月的棉衣。待准备出门时发现天色亮了许多,心中一动,肯定是要放晴了,遂拿出包里面的棉衣,换些单衣进去,这下就确定了行程了——到去年冬天就想去的重庆附近的江津市的中山古镇去!
我一向喜欢古镇,可能与我喜欢农村有关,三月也喜欢农村,所以去年我就有个想法——走遍重庆周边的古镇。
三月问我们去哪里,阿姨跟她说去旅行。
古镇介绍
中山古镇俗称三合场,又名龙洞场,地处江津市南部山区,距重庆市区125公里,约一个半小时车程,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面山一脉相连。古镇背山临水,场镇镇建筑靠水而建,由龙洞、荒中坝、高升桥三条小街连接而成。以前,三合场曾是繁华的水码头,为川黔山区的商品集散地,目前尚存的南宋题刻共82字,记叙李脊用、鱼子仙等泛舟游览一事,境内还有汉代古墓葬枇杷岩墓群。
古镇商铺建筑最具代表性,依山势形成的商街纵向长1000多米,层层递进,其风雨场的过街建筑几乎都是能遮风避雨不见天日的“封闭式”建筑,由此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川东地区雨晴不定的特点。建筑多为两层“吊脚楼”,下层为铺面,楼上可住人,铺面开间做得较大,且易组合;整座古镇全系青色瓦片盖顶,红漆木板竹篾夹墙,圆柱承重,古朴凝重中透出原汁原味的巴渝人家风韵。
古镇现居有209户人家,民间传统的经营业态如铁匠铺、中药铺、剃头铺等依然存在。此刻,晚冬的暖阳斜照着射进狭窄的老街,给灰暗黝黑的街面一隅镀上一抹金黄,古镇顿时有了勃勃生气。踏着块块黛青石板铺就的老街,在弯弯拐拐的石梯小巷穿行,穿场而过的风中不时弥漫着阵阵草药的清香,铁匠铺里飞溅的炉火和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合谐得竟有一种不需雕琢的艺术风味,而街畔屋檐下那剃头的白发老翁,安闲而自在,像一幅油画,烘托出古镇风韵独有的安居乐业图。中山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县境内,是重庆十大古镇之一。古镇依河而建,很似江南水乡的风格,只是形成形成一条长三公里的狭窄老巷。两旁以清朝建筑为主,保存的非常完好,加上地面的青石板路,给人一种古老和谐的感觉。
离古镇35公里处有一水库,名为龙洞水库,是当地的水力发电站。水库水质一般,不宽但是比较长。离岸边不远出的水很浅,河沙也十分柔软,非常适合游泳和休闲。
这就是旅行
由于三月爸爸没有时间,最终我和三月,同时又邀上了弟弟的弟弟的女朋友,我们四个一起前往。我们赶长途车而去,在车站时我的手机还被偷走了,我弟弟说我没被小偷打一顿算是幸运的,因为我手机实在是值不了多少钱。我们坐车到江津后才意识到我第一次赶上了旅游高峰。过去我从不在假期出去玩,因为我平时时间就比较多,不想在人多的时候凑热闹。那天我们到江津汽车站后才知道游客太多,车早就发完了,我们等了近两个小时才有车。
可能路上用了时间太久了吧,到了中山后,当我们下那感觉总也下不完的石梯时三月幽默地感叹了句:“这就是旅行!”是啊,什么时旅行?旅行不就是花钱买罪受吗?但是回来舒服,每次外出回来后洗完澡躺上床上看照片回忆旅程中的点滴细节时,无不充满了感动。
今天在回来的路上,一上车三月又呼呼大睡。我从三月半岁起就经常带她外出游玩,她的旅游方式绝对是前几年大家所说的中国人的旅游方式:上车睡觉,下车尿尿,风景区一顿乱照,回来一问什么都不知道!三月一沾车就睡觉,有时上车后还没等车开就睡了,一般睡一个多小时就醒了,路上有停车的话我就下去端她尿个尿,到了风景区自然是一顿乱照了,回来问她她当然不知道了,其实可能还是知道的,只是不会说而已,不过慢慢地可就难不倒她了,因为三月越来越会说了。
其实我不喜欢跟团出去,就是因为不自由,我觉得不一定去过哪里去过多少地方,而是喜欢哪里就在哪里停下,感受当地的一切。
身在中山
这几年走过的地方我最喜欢的就是这座古镇了,一进古镇那条长街就感觉亲切:所有的建筑都是木制的,包括地板和楼板,甚至卫生间都是木板拼的;路是石板路,这都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实在是过惯了生活在水泥森林里的日子,在这里竟回归自然了;小镇上的所有餐馆的菜品都应有尽有,新鲜蔬菜、野菜、乌鱼鲶鱼土黄鳝泥鳅贝壳田螺、老腊肉等,都是数不胜数啊;几乎家家都有热呼呼的石板糍粑和烟熏豆腐;大多数家里都在做木工活,当地的木桶等木制用品非常之多;还有就是斗笠和蓑衣,到处都挂着就种具有诗词意境的东西。。。。。。。最最令我心动的,则是漫山遍野的竹林和昼夜奔流的河水,整个小镇也就淹没在河水声中了。我一直喜欢有山有水的地方,从小,我就神往这样的地方,似乎梦就在一次旅行中实现了。尤其是,当我们睡在吊脚楼上时,晚上就枕着涛声入睡。
我们不分白天夜晚地逛街玩水,不知道吃了几十个烟熏豆干和石板糍粑。
回家
三月时不时地想回家,想家的时候她说:“我要回家,我想回重庆的家。”
今天离开时,才离开小镇三月就边走边说了句经典的话,算是对这次旅行的一个总结吧。她说:“这个地方真好玩!”三月的总结总是干净利落到位。
老街\石板路\木房子,看房顶,几乎都接到一起了,象是峨眉山的一线天
在吃糍粑.
糍粑是一种信物,一种圣洁的食品,八月中秋舂糍粑,吃糍粑赏月活动即喻示家家团结幸福、吉祥如意。石板糍粑乃中山古镇传统名小吃,它采用纯糯米经过泡、蒸、舂、烤等四个步骤(泡,指用温水浸泡糯米约两天,使水份充分渗透到米粒中;蒸,是将浸泡后的糯米放入木制蒸笼中,大约蒸两个小时,到糯米可食用即可;舂,把蒸熟的糯米放入石制容器中,用芦苇杆将糯米捣碎。在中药学学上,芦苇具有清热止咳的药效;烤,将成形后的糍粑放到大青石板上,把糍粑内部烤热加上黄豆粉等佐料即可食用),用纯手工工艺制作而成,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绿色食品,具有口感柔软细腻,香甜酥脆的特点,是古镇众多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瀑布
古镇特产---烟熏豆腐干。将豆腐放在竹子上,用谷子壳壳慢慢的熏烤,当颜色金黄的时候,抹上调料、油辣子,味道安逸惨了。当然三月的没敢放其他东西.
据说要熏一两个上时才成.
放河灯
放河灯是我国人民一项古老的习俗,每年七月十五日“盂兰盆会”,老百姓都要在河中放灯以求平安和吉祥。
清晨的微笑
又在吃糍粑
在竹林中,这三人的动作和表情很有意思
三月最近几个月都喜欢这样单吊
真没想到这深山老林的还有健身器材
竹林中,地上是竹叶.为了鼓励三月走路,阿姨跟她说我们去寻找熊猫,可每次一说找熊猫,三月就会回头摸自己屁股,说:"熊猫在我屁股底下呢."我心想,你体积大还是熊猫体积大啊?自不量力!三月玩的过程中说:"咱们在一起真开心."三月经常在玩的过程中表述自己的心情.
戴花的女孩
岩石上
三月亲眼看到了浪花
亲亲自然英语里有这么一课提到了浪花
背靠背,心连心
我们第一天住的客栈
三月说:"太阳出来了,太阳不生病了,我正在晒太阳,好热呼哦!"
水上球
三月非闹着要坐船
结果只坐了10多分钟她就吵着要尿尿
不得已而出来
竹筏
水上风很大
吹乱了三月的长发
我们第二天住的客栈
岩石上
耙子
三月最近玩沙的兴趣胜过了玩水
西西和元元,喜欢狗的三月第一次跟狗如此近距离地接近.当她怀中的小狗准备挣脱她时,三月着急地说:"西西不着急."
今天早晨没洗脸,但皮肤照样白
一数才知道,三月已经20颗牙了
这小狗又在乱咬人
不知道孩子的脑袋里到底在想什么,今天早晨起床后本想到小镇到处走一圈的,可三月非闹着玩沙子,其他什么都不干,不止要玩沙,还要用耙子玩.由于出来时没有带耙子,所以阿姨回去拿.本来三月也不是非要用耙子才玩沙的,更多的时候只是用手玩,可是在等待耙子的过程中,三月什么都不干,就一门心思地坐在那儿等,还不让我踩地上的沙子,说那是她的沙漠.
耙子来了
昨晚我给三月兑奶时,三月在我倒水之际,从床上跑下来并从袋子里拿出奶粉帮我放到桌子上,然后风一样地又跑回去了.当她喝完奶后又风一般地跑下床,把奶粉拿来装回去后又上床了.这家伙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