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初四晚回到三月爸爸的单位有点晚,在漆黑的夜里的行车上,三月突然说:“妈妈,回家,回三月的家!”我告诉她我们是在回家的路上,只不过是回爸爸的家,她爸爸则说:“是爸爸的,也是三月的,爸爸的家就是三月的家。”到家后三月指着爸爸的毛巾问:“妈妈,这是谁的?”我说:“是爸爸的。”三月接着说:“也是三月的。”孩子的脑袋瓜就是转得快。
下车后上楼梯,有一段特别陡,我少记了一个台阶,以差点摔倒,当时我还没从紧张的情绪里过渡过来,三月就跟我开始了一段对话:
三月:“妈妈差点摔倒。”
妈妈:“是啊,吓了我一跳!”
三月:“没关系!”
妈妈:“吓死我了!”
三月说:“没关系,妈妈!”
三月的最后一句说得情真意切,尤其是那一声“妈妈”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她的安慰,那当时我觉得她就是平时的我,而我是平时的她,终于到了女儿关心我的时刻,女儿长大了!
最近三月新增一爱好——指导性提问。就是她总是安排我提问,内容她都编好了,只是借我的口说一声而已,我也不知道这样于她有何意义,可是她喜欢得很。比如说她正在洗脸,她会对我说:“妈妈你说三月正在干什么呀。”我说:“三月,你正在干什么?”她则很自然地回答:“洗脸!”再比如她正玩得高兴时就对我说:“妈妈,你说三月玩得开心不。”我说:“三月,玩得开心不?”三月答笑呵呵地答:“开心!”她整天不停地让我问她这问她那,所幸话都是她安排好了的,不用我动脑子。
初五中午我们吃面条,她拿着筷子在吃完的碗里玩,突听到她吃惊地对我们说:“好象是7。”原来她用两根一长一短的面条用筷子在碗里摆成了一个“7”字,我们鼓励她,接着她又说:“两个1,一个大1一个小1。”原来是她把两根面条打乱,一个长1一个短1。后来她又说:“看,是人。”这下子又把我和老公笑坏了,她用两根面条又摆成了一个“人”字。看到孩子如此可爱真是让人高兴,三月她因为认识数字和汉字,所以才会摆出这些并读出来。知识的丰富会令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我很庆幸三月有如此强的学习能力。三月现在认识的汉字,如果有偏旁部首的我都直接告诉她,还顺便组几个词。所以当她看到“姐”时她除了说是“姐姐”的“姐”外还会指旁边的偏旁说“女”。三月早教班的老师教她们认识数字都是个把月才认识一个,辨别大小也是只问“哪个大”而不同时“问哪个大哪个小”,因为怕混淆了概念,而我在带三月过程中根本不用注意这些。比如昨天晚上有个故事叫“认识红绿灯”,我就直接让她认识这5个字的标题,感觉不出她有什么困难。
昨天晚上我们在外面吃饭,回来时看到了挂在天上的月亮,不过是很昏的那种,三月对着月亮说:“月亮象小灯一样。”到家后开防次门,三月指着锁孔说:“肚脐眼儿。”晚上我们两个脱了外衣在床上玩,我让她爸爸开空调,三月听到后马上就望了下空调,并说:“绿灯没有亮。”这些细微的细节在我们大人心中是没有什么印象的,而小小的女儿却观察到空调的绿灯亮了才算是打开了。”
今天下午,台灯坏了得换灯泡,三月要灯泡,我就把换下来的已经断了丝的灯泡递给了她,她拿到手上后说了句:“好轻啊!”我想,如果我第一次拿到灯泡这样的东西也会这么说,尽管没有参照物,但我们就是感觉棉花比铁轻,灯泡当然也算是很轻的东西了。
晚上三月要巧克力,我要给她山楂片,她则说:“我不要山楂,我要巧克力,巧克力是三月专门买的。”
三月现在说话非常爱用“结果”、“然后”、“所以”、“可能”这几个词,平时还真没发现她用错过这几个词过,比如她说“叔叔可能喜欢三月”、“结果东西吃光了”之类的话,一点也感觉不出有什么不对,可在初四那天下午,三月和爸爸姐姐出去玩,一不小心她摔了个跟头,她当时没有爬起来,而是趴在那儿很幽默地说了句:“三月可能摔倒了!”大家暴笑,一进家门三个大人孩子就抢着跟我讲三月可能摔倒的事。看来孩子说对了的每一句话未必就是真正地正确啊,有时也是碰巧啊。
三月今天敢站在高处向后跳了,在爸爸办公室的沙发上,三月站着跳,然后直接坐在沙发上,每次都是站着跳到坐下,看得大家心惊胆战的,生怕她摔到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