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谈关于宝宝语言能力的培养(适用于1至2岁宝宝)

(2007-08-20 23:32:11)
标签:

育儿/亲子

育儿

语言

培养

     在女儿三月满1周岁时,我曾写过一篇关于宝宝语言能力培养方面的贴子。现在三月已经近1岁5个月了,三月的语言能力进步很快,和1周岁时已大不相同,我也改变了周岁以前的教育方法,所以重又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三月现阶段的情况:

1、学习能力强
    只要是我们说的话,她都愿主动去学,我们说什么,她就跟着说什么,前段时间她感兴趣的是动植物或物品的名称,现在她动物基本上认完了,她的注意力在向动词和形容词转移了。

2、爱说
    三月她只要是醒着,嘴巴就不停地说,总也不闲着,看见什么说什么,干什么说什么。比如外出回家,她想回家时她会往家的方向走,同时嘴里念“回家”,如果天黑了,她会说“回家睡觉”或“回家睡大觉”。如果找东西却找不到,而她知道,她就会指着东西说“那儿”。如果她给你东西,她只说“给”,如果给了很久都不要,她也会不耐烦地说“给你”或“妈妈给你”。今天外出回家,她一屁股坐到沙发上,然后喊叹了一声“辛苦”,前段时间我带她去农村玩了三天,进家门后直奔她的玩具房,然后坐在地上也是感叹了声“真辛苦”;今天下午她几个房间跑来跑去,折腾了几个小时后趴在独凳上有气无力地说“累”。

3、乐于说主谓结构和动宾结构的短句
    三月最近进步最大的体现就是乐于说句子,比如:她说拿着书递给姐姐,边递边说“姐姐讲”,等姐姐讲完了她还没听够时她就只指着书说“讲,讲”。后来有一天不知道为什么,她把书递给我时总是妈“妈妈读,读,读!”她找人时说的话才是可爱,有一次大姐回家了,她到处找,边找边说“大姐呢?哪呢?”她总是到处拍,边拍边说“拍拍手,拍拍腿,拍拍胳膊,拍拍头”,反正她的手拍到哪儿她就说到哪儿,可笑的是她吃奶时一手拿着奶瓶另外一只手拍奶瓶,边拍边说“拍拍奶”。


4、三月特别爱感叹,是个感情丰富的小姑娘
    她第一次见到浩瀚的长江时,什么也不说,就大声而且又拖得很长地“哇——”了一声;第一次见到我们吹得满世界都是泡泡时,她“哇”、“啊”地感叹了很久。三月常用的叹词有“哇、啊、哈、呜、哦”。


5、三月吐字清楚,与成人标准的普通话无异,只是奶声奶气的。所有见到三月的人不但吃惊于她这么小的小东西就很会说,而且吃惊于她的发音。三月除前鼻音的“陈”字象是哼出来的以外,其他字的发音都同标准发音无异。因为我们常到学样的医务室去玩,医生总说三月发音比我还准,因为我是东北人,特别爱发儿化音,而三月不。我有时会讲简单的英语,她也会说几句,令我吃惊的是她的发间特别地道。


6、对韵律诗和儿歌感兴趣
    有一次看到了书上的鹅,这下不得了,不停地对着那页喊鹅,我就趁机念了几句上面配的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第二天早晨就听到三月坐在沙发上用着象我一样的语气念“鹅,鹅,鹅”,我趁机接着背这首诗,其实不到5天的时间,三月已经能背到“白毛浮绿水”了。早教班里老师教的儿歌和诗歌三月一般在回来的路上就开始咿咿呀呀地念了,当然,不是能唱下来或全背下来,反正她认认真真地说唱时我总能猜出她说唱的是哪里的内容。
   
        尽管三月平时爱唱歌,今天她还是给了我一个惊喜——她竟然自己编歌了,她嘴里不停地唱两句“妈妈好,妈妈爱”。她从来没有用“好”字来形容过什么,而今天我知道我在她眼里确实是个好妈妈。遗憾的是我不会谱曲,但我能唱下来三月编只两句歌词的歌。



二、1岁多宝宝语言发展的特征

    一般1岁至1岁半的宝宝语言特色是说单字句。具体表现为能用手势、表情等辅助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能以动物的声音代替动物的名称;可以模仿自己听到的声音。比如父母问“你几岁了?”宝宝会鹦鹉学舌式的复述:“几岁。”

        1岁半至2岁的宝宝开始知道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名称,并渴望了解这些事物的名称,在字句的掌握方面迅速增加。

   这个时期的宝宝已经会走路,他们的视野较以往开阔得多,对任何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个时期宝宝的语言发展迅速,如果能引起妈妈足够地重视和引导,宝宝的的语言能力发展一定是喜人的。



三、在语言方面我是这样引导1岁多的三月的

1、继续给三月提供一个语言丰富的环境

    我和妈妈都比较爱说,在三月面前我们更是注意用语言来描述身边的事物及各种进行的动作或状态。只要身边有变化或有动作,我们都会用相关的语言来描述。比如,前天晚上三月在床上跑时不小心踩了我的胳膊,我当时很疼,就叫了起来,三月立刻说“妈妈哭”,三月想喝水时,她就说“渴,喝水”而不是说“水”;三月害怕时会捂着胸口说“妈妈,我怕”——这都与我们平时的语言环境有关。大人的语言能力决定了宝宝的语言能力,这句话真的不假。其实我的语言能力也是一般,毕竟我是学工科毕业的,只是在三月面前我会非常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也会经常盯着妈妈和三月爸爸的嘴马,让我不满意我我就直接要求他们改。
2、说完整的句子
    三月一岁前,我们尽量把对生活中事物的描述说得简单些。比如我会在自己刷牙时对着三月说两个字:刷牙。那时只要我一刷牙就故意让她看见然后说这两个字。而现在三月大了,应该说句子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一般说“妈妈刷牙了”或“我在刷牙”。以前我们总是注意对于同一种事物总用相同的一两个字来描述,而现在我们不会因为她太小而故意简化了,现在是该怎么说就怎么说。但如果是比较长的句子我会注意分段说。
    以前问三月是男孩还是女孩时,她答“女”,现在她答“女孩;以前问她几岁时她边伸出食指边说“1”,现在则回答说“1岁”;三月前几天拿她的牙刷准备给我刷牙,我说“你给你自己刷”,她则答:“不,给妈妈刷”,然后在我嘴里一顿乱搅。现在她对我有要求时,都是先喊妈妈,然后再说事。她基本上都能用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了。


3、注意用代词
    三月长大了,该知道你我她在特定的环境里的指向了,所以在口语中我不仅注意说句子,而且该用代词能用代词时都用代词。三月在1岁1个多月时就知道了远处用“那儿”来代替。比如找东西时,目标在远处,可能在椅子旁,但我没说,而是说“哦,在那儿啊”,我边说边用手指。我经常对三月说“妈妈爱你”,三月总是先喊一声“妈妈”,我答“哎”后,她就奶声奶气地说“爱你”。有时说“我-爱-你”,这时我总是用“妈妈也爱你”或“我也爱你”来回答。这几天我开始问她“三月,你爱我吗?”她总是奶声奶气地回答:“我—爱—你!”最近我也在注意回避在句子中说她的名字,而是用代名词“你”来代替。正确地使用代词是宝宝一大语言能力的进步,同时也是宝宝智力的提高的表现。

4、注意用反意词
    因为三月的的语言能力较一般宝宝强,所以我在注意使用代词的同时也开始强化反义词了,如果这么小的小东西能清楚地分出大小多少一定是让人无比欣慰的。经常跟三月在一起玩,当我们坐在地上或床上时,她总会突然间拍着我身上的各个器官说“腿、脚、手、胳膊”等,我就趁机灌输大小的概念,我指着她的手说“小手”,又伸出自己的说“大手”,指着她的腿说“小腿”指着自己的对她说“大腿”。所以她经常会在说我的器官时加上一个大字。我们经常一起绕圈跑,跑快时我会故意说“快跑快跑”,累得受不了时我就对三月说“三月,慢点”,这时我们都会放慢步子。三月已经能分出大小了,比如见到狗她会说“大狗”或“小狗”。强化反意词会丰富孩子的语言,所以生活中我格外注意。

5、注意用形容词
    我现在一般在三月遇到新事物时不再简单地教她事物的名称了,而是前面一定要加形容词。比如,一般每月初六起就会有月亮爬上来了,三月很喜欢太阳、月亮和星星以及云彩的,我是这样教她的:初六起的月亮我直接说“弯弯的月亮”,十五前后的则是“圆圆的月亮”;太阳是“圆圆的太阳”;星星则是“小星星”;云彩一般我们见到的都是白云,所以三月就称其为“白云”。孩子对天空充满了神秘感,三月晚上出去时会对着天空说“你好,星星;你好,弯弯的月亮”。离开时三月会照例对它们说再见。三月第一次见到我家附近的小区门口挂着两个大红灯笼时,我先跟她说:“走,三月,咱们看灯笼去!”到那后我告诉三月那是灯笼,三月也跟着说,但是“笼”字发间不太准确,我纠正一次后她说这两个字就没问题了,然后我就说“这是大红灯笼”,前两个字是常说的,所以她不费劲儿地尽痢瘤了“大红灯笼”,离开时还说了句“大红灯笼再见”呢。形容词的使用也是宝宝语言能力提高的一大表现,同时这样会使宝宝的词汇贮存量大大增加,同时也会提高宝宝对文字的驾驭能力——这样会激发宝宝对语言的兴趣,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

6
、细化周围的事物
    三月周岁前,我们尽量把周围的事物简单化,比如对于天鹅、企鹅、家禽鹅我们以前统一称之为“鹅”;金鱼、带鱼、黄鱼热带鱼等统一称之为“鱼”;对于人的身体器官,也只是让她认了手、眼、脚、腿、屁股等,而现在她认识了牙、舌头、头发、手指、脚趾等。以前无论公鸡母鸡大鸡小鸡黑鸡白鸡都是鸡,而现在三月能分出公鸡和母鸡,大鸡和小鸡了(此小鸡非彼小鸡哈);三月见到狗可以喊出“大黑狗”或“小花狗”了,三月还会说“小猫猫,喵喵喵”。

7、力求吐字清晰、准确
    随着三月的长大,在语言方面逐渐丰富起来,生活中由于总是刻意地强化一些名词或动词、形容词等,才发现很多字自己不敢较真了。比如重庆之前总是下雨,可三月在雨天坚持外出去玩,这时我们就得撑伞,当我在说“伞”这个字时我竟然不敢肯定其是平舌音还是翘舌音,还有“洗澡”的“澡”字,“体操”的“操”字,我竟然也曾拿不准是平舌音还是翘舌音。由于自己北方口音的影响,有些字自己能准确读出但是不注意说出来时就不准确,所以在三月的语言能力培养上我就非常注意要钉是钉卯是卯的。因此,我象当初自己学字词一样专门去新买了《新华大字典》和《成语大词典》,虽然现在只为发音的准确才准备了这两本字典和词典,但宝宝学习语言的道路至少有五六年的时间需要我去引导和陪伴,它们的作用一定会发挥到极致的。


    发音不准确要及时纠正。由于宝宝是跟大人学,但不止是在我们教宝宝时他才学,孩子们可是随时随地都在学习啊,所以有时我们大人说话由于语速过快,超过了宝宝接受的限度,宝宝学说的话便会不清楚,这种不清楚不准确有时听起来是很搞笑的,但是得纠正。假如是4个字组成的句子,三月哪个字说得模糊,我就会单独纠正她说哪个字,然后再说词,最后成句。个别的字宝宝不太会发音,所以这时我又教三月发音。比如翘舌音,我会伸出舌头让三月看,舌头先是直的,然后卷起;唇齿音我也是这么做口型教她的。三月最初说“叔叔”时发的是“呼呼”音,我先教她声母,然后读出韵母,再然后完整发间;再比如三月最出称“屁股”为“屁库”,我也是这样一一纠正的。我一直注意三月发音情况,只要是她发错的,除了“叔叔”二字外,其他我只系统地彻底地纠正一次三月绝对能永远地记住。教三月的过程中我发现她特别爱学习,每次教她她都特别认真地看然后说给我听。

8、不再刻意提供单纯的语言环境
    我生活在重庆这座方言城市,三月爸爸是重庆人,我的家人全是东北人。从怀上三月起我就统一了家里的语言——全讲普通话,不许说方言。三月1岁以前,只要她在场我们绝对讲普通话,因为我一直认为单纯的语言环境有助于小宝宝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可是1岁多的三月自己可以到处跑了,她的语言环境不是我个人能力完全控制得了了。即使在某些与三月说话的人面前我强调三月讲的是普通话,但我也没有能力让三月所到之处人人都讲普通话。考虑到三月的发音和日常对话等都不是大问题了,我也慢慢地放松了,现在我跟三月爸爸经常都在讲重庆话了,但是只我跟三月一起时我就讲普通话,有时我也讲些简单的英语,所以现在三月一般讲普通话,有时冒出来的就是重庆话,也会说几句英语。毕竟她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所以因为讲方言不再会成为她学习语言的障碍,所以我不再刻意提供单纯的语言环境。
9、环境皆语言
    三月在生活中和动物园里认识了几乎所有的动物,上次到农村,三月认识了玉米、水稻,见到了卡片上的猪和牛。孩子对周围的环境相当地敏感,所以周围的环境才是学习语言的最好的源泉。三月从满月起就开始了经常离开重庆主城的生活,从半岁起我就独自一人带她爬山逛公园了,她也是从那时起开始跟我一起在外面吃外面住的。见多必然识广!三月对周围环境的认识程度以及日常语言的表达能力让很多人误以为她有3岁,而事实上她连3岁的一半都不到。

10、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可以毫不谦虚地说,我是一个非常细心并且有耐心的母亲。生活中我注意培养三月的观察能力,从她几个月起,我就留心让她观察事物之间有内在联系与变化,小时候她的语言能力不足以表达她看到的情况,而现在她大了,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孩子观察事物的能力,激发孩子对身边事物的兴趣,同时又能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家里包饺子时,我会拿一块面给她,在桌子上搓给她看,不足一分钟就搓成了一个长条,我边搓边说“搓”,三月随即就会说这个字并且会搓了;然后再把面放在手心,两只手团,不会儿就又成了一个圆,三月认识了圆并且学会了怎么样团出这个圆;然后又可以拿来捏,几秒钟内面团就可以变成一个小兔子,我家的阿姨是属兔的,三月知道这事的。有一次在超市里的海鲜区,无意看到了冰鱼的冰,我告诉三月那是冰,三月不停地喊“冰”并且伸手去摸,凉凉的——这让三月对冰格外的感兴趣。所以回家后我就趁热打铁地把冰箱里的冰块块拿出来,放在一个颜色鲜艳的碗里,让三月观察冰变成水的过程。我把冰放在她身上,然后说凉、冰凉,三月也跟着说,坏家伙竟然也来冰我,三月也会说“冰化成水”,其实只十多分钟的时间,一小半碗冰差不多就全成了水了。

11、多鼓励
    我一直主张赏识教育,三月也比较吃这套,每当三月做了了不起的事情时我都会竖起大拇指夸她,以前夸奖她时我无意中用了“凶”字,她也经常这样夸自己,比如她爬到高处,她会站在高处微笑着骄傲地说“高高,凶”。后来我觉得我这个字用得不太恰当,我就改了,她再做出不得了的事情时我就竖起拇指说“VERY GOOD”,结果我没说过几次就被她学去了。三月每次说了些我认为超乎她能力的话时我都这样夸奖她鼓励她,她说的较长的句子我还注意在下次同样的环境下重复她说过的话,这样就大大增强三月的信心,我能感觉到三月很接受我的鼓励,所以她总是不停地说说说。

    以上是我在三月1岁5个月前对三月实施的提高语言能力的教育方法,这些方法应该是很多专家也提到过吧,但我基本上全是生活中发现和总结出来的。三月的进步说明了我的成功,所以才会写出来。我还在总结发现适应三月现阶段和将来的方法,在必要的时候我仍旧会总结出来与大家分享。其实现在一些医生和专家都认为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环境。而这种环境包括家庭成员的语言水平、文化修养、家庭藏书情况、父母对宝宝的教育态度等等,所有这些都对宝宝语言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父母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师,我们给宝宝的教育是任何人都无法给予的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奉献中快乐与欣慰不计其数,有一分付出一定会有一分收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