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最缺德的是教师”
船长
连续看到三则消息:第一天,在手机网上看到“十大最缺德的职业排行榜”,教师荣登榜首(也许只有在这个榜上,才会有教师的一席之地)。留言者不乏中肯之词,更多的是侮辱谩骂,不堪看。第二天,还是在手机网上看到一则消息:一位老师上班途中遭遇车祸造成骨折,仍然单腿跪在凳子上坚持上课。第一个留言:有病!第二个留言:都是为了人民币啊!不想看。第三天,在《中国青年报》上看到: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教育系统被要求参加区里号召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明确规定各级别的捐款指标:处级1000元,科级500元,一般教职工200元。看了也白看。
把这三个消息放在一起纯属巧合。表扬与自我表扬就免了吧!教师不是经过真空包装的,喝的也不是纯奶,吸的也不是纯氧,也会吃到地沟油、毒大米、三聚氰胺呋喃丹。教师群体同样也会滋生烂苹果、臭鸡蛋、害群之马老鼠屎。所以教师群体从来都不乏缺德之人。但据此把教师推上缺德第一人的位置,则有捏软柿子的嫌疑。
先说这个社会深恶痛绝的请客送礼现象。大家都以为教师们就没出息到那种地步?奉行请客送礼的多是有钱有势而孩子又不争气的家长。孩子犯了错误,家长的第一反应不是孩子错在什么地方,如何教育。而是处心积虑如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些家长在教师面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他们认为有钱就可以摆平一切,其实他们的做法除了能收买个别品行低劣,枉为人师的之外,只能引起更多教师的反感。曾经有一个学生的家长请客,9位任课教师最后只有3人参与者。因为大家都知道孩子的教育,不是请客送礼所能取代的。还有一位家长,因为给教师送礼被拒而大骂“教师算什么东西,不识抬举”!大家都不想送礼,却都想通过送礼谋取私利,事后却把罪过一股脑地推到教师头上,似乎不太厚道吧?
真正优秀的学生是不用请客送礼的。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为了应对名目繁多的评估考试,教师简直成了学生的哈巴狗。到处都在抢生源,为了留住一位尖子生,学校轮番到学生家中,低三下四地做学生的说服工作,恳求学生留在自己的学校。曾经有一位优秀学生的家长跟孩子说:“老师这么关照你,要不要表示一下?”学生很轻蔑地说:“用不着,他们还得求着我呢!”还有一些优秀学生的家长要求学生为其孩子提供专门的班级,专门的教师,专门的食宿条件!
学生成绩好了,那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学生成绩差了,那是教师缺德的罪过。一方面是差生家长要用请客送礼对教师进行狂轰滥炸,另一方面是优生家长利用孩子的优秀跟学校讨价还价。再加上各级主管部门不管投入,只要成绩的反复敲诈,今天的公立学校已经被逼到了将要崩溃的地步。
教师是不能讲待遇的,一谈到待遇就要被认为是缺德庸俗。我们的社会在这个方面真的给了教师太多太多至高无上的精神待遇,把教师推上了不胜寒战的道德至高点。似乎守着“君子固穷”这棵参天大树,教师的能量就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似乎只要几句并不真诚的所谓尊师重教,教师就可以活得相当滋润;似乎在教师这个位置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不能实现有机的统一,来个双丰收!在“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欢欣鼓舞下,在“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的热切期盼中,许多人都天真的以为教师的工资真的比刘翔还跑得快。很遗憾,这又是一个美丽的错觉。其他人的我不知道,以我为例,一个工作了19年的中学一级教师,月工资1300多元。当学生听到这个数字时脱口而出:“老师,你辞职吧!”我想我应该不会辞职,因为和犀利哥相比,和煤矿工人相比,和千千万万生活在最低保障线下的兄弟姐妹相比,我已经很幸福了。否则,就会有千千万万的人又要唾骂教师缺德、矫情、生在福中不知福了。
该给的不一定给,该拿的却一样都不会放过。每年春天万物复苏时,收费也复苏了。植树节的绿化费是一分都不能少的,虽然看不到都绿化那里了。夏天气温高,收费也不会低。假期中各种各样的继续教育培训班,没有一个是免费的。甚至写个论文,讲个优质课都交纳评审费、参赛费。雪花飘飘的时候,钞票也要飘飘了,年终岁末的“送温暖”活动费也是必须要交的。平日里再时不时地搞个捐资助教之类的公益活动。教师嘛,总是要表现一下自己精神楷模、道德领袖、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的。做这些当然不是为了落好,其实也落不到好。
同样是被骂,人人都在骂贪官,可是人人都削尖脑袋往上攀;人人都在骂奸商,可这个浑水还是想趟一趟;至于垄断行业,多少人在咬牙切齿的同时想方设法往里挤!如今流行骂教师,可怎么没听说谁哭着喊着非要当教师呢?不但自己不想干,又有谁愿意自己的孩子将来当教师呢?看来,有的行业是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只有教师这个职业是真臭啊!所以嘛,教师是不是最缺德的职业,大家伙儿心里明镜儿似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