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兵和富士X100s的灵魂对话

(2013-06-03 17:45:00)
分类: 杂志文章欣赏
记住王学兵其实是一件很轻易的事,尽管他在荧幕上并不怎么活跃。
有些人只要见一次就会刻骨铭心,并不在于他硬朗的外表,
也不关乎他精湛的演技,我把那称之为气场。
王学兵就是这样一个人。当然,有时候,我们的眼睛也许会骗人,
甚至王学兵也坦言,“我没你们想的那么沉稳”,
但至少在荧屏上,他让人过目难忘。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3/05/5585_201305281412201gGDw.jpg

〉〉〉听风的人
    虽然已经是四月,但北京的天依然春寒料峭,临近拍摄富士X100s的那个星期,天空更是一片阴霾,许久不见蓝色。王学兵走进摄影棚的那一瞬间,似乎还夹带着冷冽的寒风,让人为之一颤。他穿着一件深色的西装,嘴角微微上扬,也许是外面风沙太大,显得有些风尘仆仆,却更将其沧桑的特质表露无遗。

看到王学兵的那一刻,我依稀仿佛看到了郭兴中。2012年《听风者》上映,我在第一时间走进电影院,因为周迅,也因为梁朝伟。王学兵饰演的郭兴中,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在此之前,我对王学兵的记忆,始终停留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正直到呆板的安嘉睦,又或者是更早之前的《将爱情进行到底》里羞涩内向的乐言。之后的十数年,王学兵尝试过很多不同的角色,但却始终无法扭转之前的印象。太过经典的角色,不仅对他人是永难攀越的高峰,对自己也是一道跨不过去的坎。

在我消极地划定王学兵的演绎之路时,他却带着《听风者》出其不意地出现在了我的面前。沧桑、沉稳、内敛……请原谅我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时间将这个男人酝酿到了极致。在《听风者》里,对于张学宁和何兵的感情纠葛,他始终冷眼旁观,在事情可能脱离掌控的时候理智地提醒,仿佛他和张学宁之间似有若无的情愫只是观众的错觉。直到张学宁死后,他清理她遗留下来的东西,拿着她的照片抱头痛哭的那一刻,我才终于断定,他是真的爱过。不是痛到深处,这个内敛到几乎自虐的男人又怎会如此痛不欲生?

此刻,王学兵站在我的面前,我却依然记起当时心酸的感觉。坦白说,王学兵是个被时间偏爱的男人。当然这种偏爱和林志颖的始终温润如少年不同,从《将爱》到现在20年,王学兵明显老了,皱纹已经开始出现在他的眼角和额头,尤其是在笑的时候看起来更加明显。但是这种苍老在王学兵身上意外地吸引人,“帅气老男人”是《听风者》之后观众给予王学兵最中肯的评价。但是,我更愿意用“有故事”来形容他,帅有很多先天性因素在里面,而有故事则是需要在时间和生活中磨练酝酿才有可能具备的特质。

一个有故事的男人,总是最有吸引力的,这是时间赋予王学兵的魅力。相比梁朝伟亦庄亦邪的演绎,王学兵与生俱来的复古气质更符合那个年代,又或者换句话说,他与生俱来就属于这个舞台,想到这里,我突然开始感激那个坚持鼓励王学兵报考艺术学院的导演,否则,他就只是赛场上的一个运动员了吧。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3/05/5585_2013052814122417LLG.jpg

〉〉〉执着追梦
    王学兵是个执着的人,又或者说,他是个相当念旧的人。

都说世事无常。当王学兵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在新疆漫天漫地里撒野,新疆的冬天总是特别漫长,附近的山被层层白雪覆盖,变成了一个天然滑雪场,伴随着呼啸的北风从山顶滑下,那种恣意畅快的感觉,他现在依然记得。

生性憨厚的他即使在同学们面前讲话都会脸红,除了体育,似乎也没有别的爱好和特长,对他而言,演员是一个遥远到不可能和自己有交集的职业:“上学的时候经常会旷课去看电影,总觉得那些演员都是出生在艺术世家,父母干这个孩子长大后也就干这行,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那时候的他,梦想是考上体育学院做运动员。虽然命运的因缘际会,让他最终和运动员失之交臂,但即使到现在,这个梦想依然记忆犹新。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火炬传入中国,王学兵作为第一棒亲手在慕田峪长城点燃了奥运火种;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为206棒火炬手,王学兵奔跑在乌鲁木齐的街道上,对他而言,这不仅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荣耀,是他对曾经梦想的答复。

“我应该算是很喜欢音乐”,除了运动,音乐也是王学兵无法割舍的爱好之一。到目前为止,他演过歌舞剧,唱过歌,甚至现在还在帮王菲的新歌做视频剪辑。但是却从未想过向专业音乐人的方向发展。

很多时候,爱好和职业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否则将两败俱伤。王学兵对此有很深的理解,“我本身不是做音乐的,反而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快乐,因为没有压力。”毕竟是业余爱好,兴之所致,努力尝试过,收获过快乐,也就罢了,没必要一定有什么现实的成就。“刚开始做的时候,也许会觉得很有意思,但是研究的越深,难度就越大,我会适可而止,不然会把自己逼疯的。”

“除了不挣钱之外,其它我觉得挺好的。”他的坦率很难不让人喜欢。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3/05/5585_20130528141226148k1.jpg

富士X100s回归相机对画质最本质的追求。
X-Pro 1的CMOS传感器和图像处理引擎,
使X100s的画质得到明显提升,
细节清晰,噪点控制也不错。

〉〉〉数码发烧
    如果你足够关注王学兵,就不难发现,他喜欢拍摄,尤其是拍摄视频。

那是和演戏完全不一样的体验。如果说演戏,是在别人的人生中体验喜怒哀乐,那么摄影,就是真实记录自己的人生。

“为你跳支舞,再见了勇士,你勇敢无比……”2011年,王学兵导演的处女作《坚定的锡兵》问世。现在娱乐圈的明星发展越来越多样化,做导演也并不是很让人惊讶,关键在于这个微电影是王学兵亲自拍摄的。在被问及为什么拍《坚定的锡兵》时,王学兵的回答坦率而自信:“因为我拍得好啊!”事实证明,他并不是盲目自信。这个由安徒生故事改编的仅30分钟的微电影大获全胜,一举获得了第三届“中国国际新媒体短片节金鹏奖”、“最佳网络人气短片奖”以及中国首届“金微奖”,?国际微电影节“最佳创意奖”。

其实,在摄影这条路上,王学兵并不是一个初学者。在跟着父亲学会摄影之后,他就始终手机、相机不离身。在他的手机里,有大大小小十几种摄影软件,出去旅游的时候,在剧组拍电影的时候,或者是和朋友相聚的时候,走到哪拍到哪。

也许他的技术不算专业,但他用摄影记录生活的态度,却堪比专业摄影师。2011年,《华夏地理》举办十周年的“华夏地理摄影大赛”,王学兵独自登上四五千米的高峰,最终凭借一张四姑娘山的照片获得了“华夏典藏”这一奖项。

这也是我们选王学兵拍富士X100s的很大一个因素。在拍摄现场,他表现出了对X100s极高的兴趣,各种拍照动作也做的相当专业,以至于我在跟他讨论拍摄动作和角度时,都有种班门弄斧的错觉。

当然,仅是对摄影的爱好还不足以称之为发烧。事实上,他喜欢收集数码产品,并且装系统、刷机这些事在他看来也都是小Case,剧组里不管谁的手机有个“头疼脑热”肯定都会找王学兵帮忙。甚至他曾经在《财经下午茶》栏目和联想的CEO畅谈对智能手机的看法,被认为具有相当专业的认识,被戏称为“演员里最会玩数码的,以及玩数码中最会演戏的”。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3/05/5585_2013052814122914tTS.jpg

对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抓拍和连拍的时候更是如此,富士X100s不仅外形复古,并且也没有忽略用户对焦的需求。富士X100s采用了先进的混合式对焦系统,高速自动对焦,让抓拍和连拍轻而易举。

大抵上,我们对演员的认识都会有一定的偏差,尤其是在见到本人之前,很难不被他扮演过的角色所干扰。王学兵给我的惊喜在于,他不仅满足了我之前对他的所有幻想,并且还并不是很沉闷,谈话持续且愉快地进行着,除了偶尔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爆发,他算得上幽默,却又能始终保持特有的复古气质,一如他对理想的坚持。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3/05/5585_201305281412331EreT.jpg

富士X100s随机配备了富士龙23mm f/2定焦镜头,不仅有9片圆形光圈叶片,并且内置3级ND滤镜,保障了画质的高品质。

微访谈

移动信息:由你亲自执导微电影《坚定的锡兵》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开始,你接下来会继续拍微电影吗?
王学兵:
当时拍微电影没有太多的商业目的,也没有票房什么的压力,完全就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觉得挺好。以后有机会肯定还会尝试的。
移动信息:你觉得微电影和传统的电影相比,优势在哪里?
王学兵:
从本质上讲没有太大区别,只是一些故事适合短片,本身讲不了那么长,太长了反而会没意思,而另外一些故事需要一些背景、情景的铺垫才能表现的更好。
移动信息:经常看到你在微博上分享视频和照片,你对相机、摄像机之类的产品了解吗?
王学兵:
我个人很喜欢拍视频,对摄像机我也算挺了解的,对相机方面的东西都比较清楚。
移动信息:拍过照片之后,会用后期软件处理吗?
王学兵:
基本上不修,我比较喜欢照片呈现出来的比较原始的味道。偶尔会调一下颜色。
移动信息:手机、笔记本、相机、Pad等数码产品,你最喜欢的是哪一类呢?
王学兵:
手机吧。以前用相机比较多,不过现在一般拍照都用手机,相机有时候并不是很方便,特别是拍动态的图的时候,往往相机拿出来,就已经过了。
移动信息:自从乔帮主去世,苹果推出iPhone 5之后,几乎所有人都在观望苹果的走向,也有一些各种各样的猜测,作为一个资深果粉,对此你怎么看?
王学兵:
我用的第一款产品就是苹果的,我觉得苹果的外观很漂亮而且独特,很其它电脑都不一样。操作也很方便。不过对于苹果以后的走向,我倒是看得挺开,苹果发展的好肯定是挺好,就算不好,我相信也会有其它优秀的产品出现。
移动信息:数码产品最近比较流行复古,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王学兵:
其实复古并不是单纯打分模仿,而是对过去经典的回顾。特别是60、70年代胶片时代的一些设计,因为独特,所以才不会过时。

《移动信息》 【封面故事】栏目
摄影师 = Kevin(臻尚视觉)  造型师=李宁 服装师=邓志松 服装品牌=Allen Xie Beauty Berry 场地灯光提供=花木石影棚 撰文=陈芷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