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之变——富士X100S进化之道


分类: 杂志文章欣赏 |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3/04/5585_20130415105119132U3.jpg
●上市时间
2013年1月
●感光元件 23.6mm×15.8mm X-Trans CMOS II
●有效像素
●ISO感光度 100~25600
●内置闪光灯 有
●防抖类型
●液晶屏 2.8英寸46万像素TFT彩色LCD 显示屏
●视频拍摄
●存储卡 SD/SDHC/SDXC卡
●尺寸 126.5mm×74.4mm×53.9mm
●重量 405g (单机身)
●电池容量 1800mAh
优点:复古造型,经典大气
缺点:传感器升级不明显
对焦进化
更快
更多
裂开的画面重合即合焦完成。把复古做得科技感十足又有趣,这是富士的精妙之处。当然,就实用性来说由于X100S的自动对焦做得非常好,这些辅助的手动对焦功能基本成了摆设,只是用作增加一些使用乐趣,我也并未经常使用。不过如果把这个功能升级到转接手动镜头的XPro1机身上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并且这个功能估计会有其他厂家跟进。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3/04/5585_201304151051451DFza.jpg
传感升级
在X100S的升级上,富士显得很有诚意,将传感器换成了X-Tran CMOS II,对此我并无直观的感知,只是觉得XPro1用的一代X-TranCMOS就已经令我非常满意了,对数码产品而言新的通常比旧的好,而且相比X100的1200万像素这次X100S升级到了1600万像素的级别,对我而言将个人照片放大做展览都已经足够。
操控变革
舒适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3/04/5585_201304151051454ntRV.jpg
金属镌刻红色S字母表明此为升级版本,让人一目了然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3/04/5585_2013041510514529lC5.jpg
专业的金属拨盘手感舒适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3/04/5585_20130415105145312YL.jpg
机身蒙皮,握持感舒适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3/04/5585_2013041510514550gFW.jpg
富士龙镜头,表现抢眼
细节
在按键上,X100S的RAW按键变更为了和XPRO-1功能一样的Q键,通过Q键在一个菜单内完成大多主要参数的修改设置。对爱在拍摄中折腾数据的米饭,这可以提升拍摄速度。我因为自动ISO设好了高低限度,然后就一个光圈优先模式加曝光补偿拍到底了,偶尔换换白平衡,所以这个变化对我并不是很重要。另外是Drive键和AF键位置对调。这样的好处是当你想切换对焦点,使用X100S时眼睛不用离开取景器,直接用右手拇指按下AF键,再用十字键进行切换就可以了。X100则必须离开眼平取景器,失去了拍摄的连贯性。问题是为了抓拍迅速度我大部分时间只用中央单点对焦再二次构图的方式,所以这个功能我也不常能用到,但适合拍摄时用三脚架居多的米饭以及大光圈近拍景深很浅且主体不在中心的题材。此外是关于取景器的变化,据说从144万像素变成了236万像素,但我愣是没感觉出来,也许和我400度的近视有关吧。EVF自从有了144万像素以后基本颠覆了我的拍摄方式,我接受了电子取景方式,对光学取景已经不习惯了。直观的曝光和白平衡效果让拍摄更简单,我不太可能再回到光学取景的路上了。
样张赏析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3/04/5585_201304151051456xc18.jpg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3/04/5585_2013041510514510v8kf.jpg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3/04/5585_201304151051457G6zM.jpg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3/04/5585_2013041510514588abx.jpg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3/04/5585_2013041510514510v8kf.jpg
经过如上体验,相信富士X100S在米饭们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对于它的提升,并不是简单的增加了一个字母,无论在对焦系统、传感器还是操控性能上,它都提升较大,进化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