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懵懂、眼神纯真的孩子们对这个世界永远充满着好奇,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究竟会对自己造成什么样的伤害,一切就是一场华丽的冒险之旅。比起以前连环画和红白机的童年来说,现在的儿童很幸福,他们的身上有时代赋予他们的新烙印:计算机、互联网、哪里不会点哪里的点读机、哪里不爽撞哪里的愤怒小鸟。恰逢六一刚过,许多小鬼的数字世界再添新丁,引得小鬼在数字世界里继续冒险,身为父母的我们又应该做些什么呢?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2/07/5585_201207231410121EbGR.jpg
A、数码有态度
不可否认的是,数码产品已经日渐渗入我们的生活,承担起越来越多的角色。在成人的世界,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但是当它们降临到孩子的世界时,利弊之争似乎一直没有停止过。
声音1:只要不影响孩子学习就成,毕竟有些东西还能开发智力。
声音2:孩子现在还小,过早接触会影响视力发育。
声音3 :数字时代嘛,这些东西还是早接触早受益。
声音4 :琴棋书画都没精通, 数码产品嘛, 以后再说。
声音5:念书软件不是还能读书吗,也省得我给孩子天天讲故事了。
声音6:软件太多,良莠不齐,还是得悠着点,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声音7:当然可以买给孩子用,孩子不玩他爸玩,他爸不玩我还能玩呢。
MI有话说
天下父母对于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态度是五花八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在MI眼中,电子产品对喜欢新鲜东西的孩子来说带来好处是肯定的,能够开启另一个世界“生活”的体验。同时,父母需要考虑的东西就会多一些,毕竟在他们眼睛里,无论在哪个世界,孩子都是极为脆弱且容易受伤的。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2/07/5585_201207231410417yYnO.jpg
数码相伴,一生有你
数码有益
1 能够拓展孩子的视野
2 为孩子的生活增添乐趣
3 开发孩子的思维
4 加强孩子与家人的联系,确保孩子
人身安全
5 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便利
B、他们容易受伤
虚拟的世界同样会对孩子造成实际的伤害。如果孩子喜欢听音乐,那么耳机音量过大或过小都可能会对他们的听力产生威胁;如果孩子整天坐在电脑前,那么无论是眼睛还是脊椎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伤的对象;如果孩子大多时间都在跟冷冰冰的数码产品打交道而缺少与人的交流,那么他们的性格都会变得内向甚至走向自闭。对于如今的父母来说,“哪里不会点哪里”、“九门功课同时学,一机在手900分”之类的广告,已经足够打动望子成龙的天下父母心,几乎是有求必应,缺什么送什么,要什么买什么。
不过,即便这些东西的效果真的如同广告中所说,孩子在使用这些东西的时候身边不能少了父母的陪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眼科医生王建勋对如今这些被数码伤到孩子的病例深有感触,他曾接诊过一名3岁的孩子,玩iPad半年多,导致眼睛严重屈光不正。不过,虽然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都会是眼睛,可是不正当地使用数码产品会造成伤害的,又何止只有它。
1、眼睛
眼睛是人类感观中最重要的器官,80%的知识和记忆都是通过眼睛获取的。数码产品易造成“近视眼”。如今的孩子戴眼镜的年龄越来越小,这与不正当地使用数码产品不无关系。由于绝大多数近视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身体生长发育期,而在晃动的汽车内玩手机、在电脑前长时间玩游戏等都可能会对人的视力产生影响,所以为人父母的你当看到孩子抱着iPad或是坐在电脑前“入定”数个小时,一定不要再无动于衷了。
征兆
1 眼睛疲劳。如字迹重叠串行、眼前物体若即若离、浮动不稳的感觉。
2 眼表炎症。反复发生霰粒肿、麦粒肿或睑缘炎。
3 知觉过敏。眼睛灼热、发痒、干涩、胀疼,重者疼痛向眼眶深部扩散。
4 全身神经失调。注意力无法集中,反应有些迟钝,脾气急躁,睡眠时多梦、多汗,身体容易倦怠,且有眩晕、食欲不振等。
常见后果:近视、散光、斜视、弱视
近视眼也称短视眼,近视力正常,远视力明显降低。这种眼在休息时,从无限远处来的平行光经过眼的屈光系折光之后,在视网膜之前集合成焦点,在视网膜上则结成不清楚的成像。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2/07/5585_201207231410418UccP.jpg
解决办法
连续用眼多长时间需要休息呢?虽然这个问题没有权威性的公论,但是很多医生学者在长期的研究后认为,15岁以下的学生,连续20分钟应该休息5分钟;15岁以上的学生连续阅读30分钟要休息5分钟。另外,人眼与显示屏幕需要保持在大于30厘米的距离,有必要的话还可以戴远视眼镜进行阅读浏览。
2、嘴
“病从口入”,管不好孩子的嘴巴,恐怕等待父母的就是莫名其妙的病症。数码产品往往会以标榜自己的轻薄纤小,尽管看起来科技感十足,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恐怕是“这东西能不能吃”?孩子的逻辑是“不能吃,总归不是好的”,父母当然得对那些数码产品附带的零碎物件大加细心。虽说很多产品说明书上都有产品使用年龄的限制,但是遇到神经大条惯了的父母,又怎么会注意这些?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2/07/5585_201207231410414r1t1.jpg
数码使用法则
如果有iPod touch,那就不要让孩子玩iPod
Nano;如果有iPad,就不要让孩子玩iPod touch。这个法则很简单,那就是“越大越好”。当然笔记本电脑看上去是十分安全的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电脑键盘是滋生细菌最多的地方。
3、耳朵
能够造成听力受损的原因有很多。一般来说,在使用MP3等设备听音乐时,如果音量过大和持续时间过长,也能导致听力下降,而暴露在噪声环境中,且不带防声耳塞或耳罩则会造成噪声性耳聋。虽然如今我们看到的因为长时间使用耳机造成孩子听力受损的事件并不多,但是绝不能因此而忽略这个潜在威胁。与眼睛相比,听力的受损表现往往比较抽象,经常会体现在一些不起眼的生活细节中,所以身为父母更应注意孩子的听力健康。
征兆
1 理解他人一般的对话变得困难,总是听错话。
2 孩子总喜欢把电视等设备的音量调得很高。
3 总是让别人把刚说的话重复一边。
4 经常性耳鸣。
5 别人都在抱怨太吵的时候,他却没有感觉到。
常见后果:听力受损
根据耳聋的性质大致可分为传导性耳聋、感觉神经性耳聋和混合性耳聋三种。噪声性耳聋属于感觉神经性耳聋的一种,在许多后天原因中,药物中毒导致的感觉神经性耳聋最为常见。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2/07/5585_201207231425301ezTl.jpg
解决方法
明白了音量是导致听力下降的关键,那么控制音量和时长自然就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了。一般来说,在听MP3或使用手机时音量调节到清晰的程度即可,不可使用最大音量的60%以上的音量。如果是过分激烈的音乐,听一张CD的长度(约1小时)应休息15分钟;轻音乐、较慢的流行音乐可以稍长一些。
另外,选择合适的耳机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尽量选择头戴式耳机,如果使用入耳式耳机,最好确定入耳硅胶套或海绵套是否柔软,避免刮伤外耳道。而且,不能带着耳机入睡。
4、手指
如果没有了春游没有了晃秋千没有了追逐游戏,只有玩电子产品看电影而忘记出门,这样的成人就是“宅男”,而这样的孩子就该称得上“宅童”了。数码设备的广泛使用让父母越来越喜欢这种“电子保姆”,但是由于孩子往往会坐在沙发或是躺在床上一玩就是一整天,撇开对眼睛的影响不说,光是这种缺乏锻炼的生活习惯都会对孩子的身体产生很大的影响。要知道,因为使用手机或是其它数码产品太过频繁而导致手足病症并非空穴来风。2007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171个汉语新词中就有“手机手”这样一个概念:它指人们发短信发到手指僵硬疼痛难忍,医学上称为拇指腱鞘炎,是指肌腱与外围的腱鞘出现发炎的现象,症状为掌指关节疼痛。尽管玩手机并不是导致拇指腱鞘炎的惟一原因,但是考虑到成年人尚且会得此病,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孩子又何尝不会呢?
征兆
1 拇指伸不齐。
2 大拇指活动时,手腕处就会疼痛。
3 当弯曲拇指时,突然停留在半弯曲位,既不能伸直,又不能屈曲。
常见后果:屈指肌腱腱鞘炎
屈指肌腱腱鞘炎多发生于拇指与中指,常见患处有手腕、手指、肩部等位置。受伤、过份劳损、骨关节炎都有可能引起这种病症,清晨醒来时特别明显,活动后能减轻或消失。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2/07/5585_201207231410419Cvhh.jpg
解决办法
假若出现“手机手”一般的症状,首先需要停下频繁活动的手指,减轻指部的疲劳程度。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在家中采用热敷或冷敷,轻柔按摩进行处理;如果症状严重,需及时前去医院进行诊治。
5、大脑
无线通信产生的辐射能够吞噬孩子的健康?直到现在,也没有研究表明手机或电脑产生的辐射对人的大脑是否能够产生直接危害,同不使用手机者相比,正常使用手机者的患脑肿瘤几率并不显著。不过,也有研究表明儿童颅骨厚度明显低于成人,大脑对手机电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60%,加上孩子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阶段,受到的潜在威胁更大。
好在人们对于“辐射”能否造成伤害的问题上从未中断过研究。从最初的电脑前放一株仙人掌到如今的晶体石膏灯,人们对付这个看不见的敌人已是越来越有心得,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不要活在一个别人看不懂的世界里。
数码使用法则
《天朝教育委员会》:一款不可多得的智力游戏,与当年名为《民国教育委员会》的街机游戏极其类似。恐怕没有多少应用如同这个一样既能让人增长知识又能让人接受“挫折教育”了吧。最好能够跟孩子一块儿玩,父母和孩子都能体会到不少乐趣呢。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2/07/5585_201207231410181csFr.jpg
6、情感
孩童时代是一个人一生当中发展社会技能的重要时期,与伙伴的交往是获得这一技能的重要途径。如果孩子对电子产品产生了过度的迷恋,与伙伴的交往兴趣下降,不愿融入周围的环境。因缺乏与人沟通的体验,也将影响孩子的健康情感的培养。而且,长时间与电子产品打交道,零碎的符号式机器思维将影响到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想象力和注意力不能得到社会化的锻炼。假如孩子同小伙伴的交往兴趣下降,不愿融入周围的环境,那么一旦缺乏与人沟通的体验,孩子的情感健康问题就显得十分明显了。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2/07/5585_201207231410416nouw.jpg
数码使用法则
关掉所有跟孩子沉迷相关的数码设备,带领他去亲密接触一下大自然吧!
C、玩物立志
古时便有抓周显志,可见孩童时期对人一生的重要性。本着发挥人的能动性的基本规律,遵循“计算机从娃娃抓起”的原则,父母应该更多地介入孩子的兴趣爱好的形成,起到志立高远之目的。下面就来看看有哪些帮手可以协助我们为孩子培养兴趣,树立志向。
天文学家
《三维太阳系模型Solar Walk》
这是一个三维的太阳系漫游系统,
能够带领儿童游玩“太阳系”,它可以让人看到太阳系的各行星目前的位置,使用3D模式需要一副红蓝3D眼镜。另外,虽然冥王星已经不再是九大行星之一,但是它仍然位列其中,这点要给孩子讲清楚哟!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2/07/5585_2012072314104115CE0.jpg
音乐家
《宝宝童谣之乐器 HD》
《宝宝童谣之乐器》是宝宝童谣系列之一,由钢琴、竖琴、吉他、架子鼓四种比较常见的乐器组合而成,同时配上八首优美的儿歌伴奏。四个场景风格各异,各有特色。对于孩子来说,钢琴吉他也倒罢了,当敲打架子鼓的时候,他们往往都会开心得不得了。
http://mispace.cn/attachments/2012/07/5585_201207231410412440R.jpg
画家
《砂画王》
《砂画王》是使用知名童话作为主题,以传统砂画的玩法作为基础,透过简单的撕膜、撒砂、摇动三个步骤进行填充颜色画画的。这个应用的使用门槛很低,大人小孩都能够很快进入“画家”的状态,极具乐趣性的它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兴趣。
小鬼毕竟是小鬼,自制力的欠缺,让孩子的注意力极易转移,甚至成为别人眼中的“玩物丧志”,此时就少不了父母的用心引导。这可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父母倾注大量心血。可怜天下父母心,MI这些策略虽杯水车薪,但更重要的是希望父母能对此加以重视,提早预防。
《移动信息》2012年6月刊 【她主义】栏目 撰文=上升的白羊座 图片=移动信息图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