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披长发的阿凡达——定义Gameloft中国区总经理余非

(2011-08-22 17:26:04)
标签:

阿凡达

中国

移动信息

手机游戏

it

分类: 杂志文章欣赏

  首先,MI要表明一点,余非虽然拥有与阿凡达一样帅气的气质,但他绝对不是“蓝”精灵。要是米饭们还有怀疑,就仔细扫描一下他的大头像吧。MI希望大家记住余非,记住他的样子,才有了这次采访,因为要是不知道他是谁,玩Gameloft出品的手机游戏时,小心被笑话

http://www.mispace.cn/attachments/2011/08/5585_2011082215563313Qjh.jpg

  余非是干嘛的?简单说,做游戏的呗。做游戏的很强吗?嗯,不算强,他在gameloft呆了也就差不多10年而已,当我们还在为《贪食蛇》这款神作疯狂的时候,他就开始做游戏了,真的不算强。他的游戏生涯从上海uBI开始,后转战到uBI的姊妹公司gameloft。从一开始的设计部经理,项目负责,游戏策划,转到studio Manager,再然后开始负责gameloft整个中国区的业务。他的经历与其他人一样,也没有多少波澜起伏。MI盛赞他资深,他谦虚得很从容:“还好,在移动游戏领域算是吧。”在gameloft呆了十年的他,对gameloft可是了如指掌,相信没有人能比他更清楚gameloft,他就是一座活资料库,这些问题还真得问他。

移动信息:gameloft是每个手机游戏玩家耳熟能详的名字,在iOs、Android,甚至小众的黑莓(BlackBerry)平台上都少不了gameloft的游戏,gameloft目前的状况是怎么样的?涵盖了多少平台,有多少款游戏?
余非:
gameloft现在定义为“可下载游戏的游戏制作商和发行商”,业务涉及面很广。其中包括诺基亚(NOKIA)、摩托罗拉(MOtOROLA)的传统手机,还有包括iOs、Android,甚至黑莓等当今流行的智能手机游戏。除此以外,其实我们还为任天堂(Nintendo)Wii,索尼(SONY)Ps3和微软(Microsoft )XBOX360等游戏主机开发游戏。从gameloft成立到现在11年中,我们开发的游戏不计其数,平均每年会推出大概40个左右的新游戏。目前,我们在iOs
平台上已经有超过100款游戏。

移动信息:“gameloft出品,必属精品”是很多手机游戏玩家的评价。怎么样?有什么感觉?
余非:
这样的评价我听到过,很正常,这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在gameloft建立之初到现在,我们一直有一套非常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一款游戏游戏从开始制作到发行,这个体系会对每一步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第二,跟gameloft起源有关系,由于我们跟uBI是姊妹公司,很多人员都是从UBI分离到这里来的。UBI非常擅长为游戏主机制作大型游戏,而游戏主机厂商对游戏要求比较高。所以,从UBI脱胎过来的人都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很多新涌现的游戏公司是没有这么严格要求的。

http://www.mispace.cn/attachments/2011/08/5585_201108221556541o947.jpg

  与之前做过的采访不一样。我们在一间很宽大,明亮的会议室做采访。只有几个人在场,没有企业老总办公室那种严肃的气氛。余非很随意地坐在对面,甚至有时候还会翘起二郎腿。所以,在开始采访不久后,我就料定这次采访会相当轻松。在手机游戏方面,他是无可厚非的专家,不是单纯的玩家。专家在于钻研,玩家在于玩,两者对游戏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专家的想法直接决定了我们未来有什么好游戏可玩,我真的很好奇。

移动信息:在我们熟知的gameloft游戏中,哪些是中国团队做的?
余非:
严格上来说,其实都没有。因为我们的游戏是面向全球开发的。每一款款作品都不是由一个工作室单独完成的,我们都是全球化运作。比如一个游戏的策划和程序可能在中国完成;美术概念设计又可能在新加坡或其它国家;QA又可能会在罗马尼亚。

  余非并没有告诉我们他参与设计了哪款游戏,不过只要一想到《阿凡达》游戏可能有他的参与,MI不禁觉得,要是把一头长发扎起来,他这个瘦高个儿还真像阿凡达。另外,他还爱吐舌头,这也是gameloft为“阿凡达”设计的一个功能吗?

移动信息:在工作中,你有没有什么难忘或是有趣的经历?
余非:
有很多。很多人以为我们从事游戏行业的人工作就是玩游戏,很轻松、很开心。但游戏制作其实是个有乐趣,也有痛苦的工作。开心当然有,因为从事我们这行的都是对游戏有很浓厚的兴趣,但无论什么工作,要想做好都是非常辛苦的,很多有趣的经历也就发生在我们辛苦的工作中。

移动信息:你自己喜不喜欢玩游戏?有没有自己特别喜欢的游戏?
余非:
我当然很喜欢游戏,从我上学的时候就开始喜欢了,也正因如此,我才进入游戏行业。至于我喜欢的游戏,我个人比较推荐我们自己做的《混沌与秩序》,这算不算犯规? (笑)这是第一款真正在智能手机上实现的大型网游。玩家不需要局限在家中,就能随时随地与别人在游戏中交流,互动。由于面对全球开放,玩家在游戏中还会遇到不同国家的玩家。

移动信息:我们刚开始在诺基亚手机上玩《贪食蛇》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游戏会是今天的样子,未来又会怎样?
余非:
在刚开始做手机游戏的时候,我就想到会有今天。包括iOs平台上精美的游戏画面,陀螺仪带来的创新游戏操作方式都在我预料之中。在未来,手机游戏的画面质量不仅会不断提升,还可能会出现更多有趣的操作方式,比如立体成像技术和全息技术的引入。到时候,游戏和操作平台都会有很大变化,游戏不再局限于平面,会变成更立体化的操作。这是我一直比较期盼的。

http://www.mispace.cn/attachments/2011/08/5585_20110822155702129KC.jpg

  在采访中,余非会一边给我们解释,一边做一些很形象的肢体动作。比如示范玩重力感应赛车,比如畅想全息游戏。他极力想表达的是他对游戏的热情和期盼。而他的工作室,可以说简直就是一个游戏室,满柜的游戏手办,遍地的游戏机、赛车模拟器。说不羡慕是假的,他还在现场当着MI的面,玩了几把,弄得MI都没心思继续做采访了。

移动信息:在工作中和生活中,你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探索者?创作者?思想者?
余非:
你们这是征婚节目吗?哈哈。我属于好奇心比较强,比较喜欢新事物的人。同时,我对传统艺术和文化也很有兴趣。除了游戏,我比较喜欢看戏,包括电影、话剧、歌剧。另外,我还比较喜欢运动,去去健身房,打打网球。其实我一直我不建议游戏开发者只玩游戏,上班玩,下班也玩。我们也不会接受这种只玩游戏的制作人员,因为这样的人接触不到更广泛的东西, 不会有更多的创新想法。

移动信息:冒昧的说,其实你的长发和装扮很难让我们与印象中那些企业高层人士挂钩,你更像是一个艺术家,这是你个人爱好,还是你们游戏领域的需求。
余非:
这的确跟我们行业有关,干我们这行的,对服饰和打扮没有硬性要求和限制。不仅如此,我还希望去推动人激发更多创造性,当然也不是要求大家必须要有很个性的打扮,我的打扮跟我的个人风格有关。比如我们的程序员穿着就比较正式一点。

  或许是这场采访有些轻松随意得过分,加上余非又是个特别健谈的人,一提到游戏他就兴奋不已,会源源不断搬出他一套一套的理论。如果不是在gameloft公司里,如果不是因为快下班了,这场对话可能会无休止地继续。但谈话必须有个终止,我们不如将更多时间留给余非,然后在他创作的游戏中将交流继续。长发阿凡达,再见!

《移动信息》2011年8月刊 【名利场】栏目 撰文=胡杨一 摄影=玖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