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BlackBerry:黑莓的智能之处主要是其邮件功能,号称Push
mail鼻祖。可惜生不逢时,在中国只能落下虚有其表的称号,谁叫咱们国内不喜欢用邮件,只喜欢聊QQ呢?
1999年,专注于高效邮件移动办公解决方案的加拿大厂商Research
In Motion将其用户无线邮件通讯的产品从以前的RIM,正式更改命名方式为BlackBerry。时至今日,BlackBerry,黑莓这个品牌已经走过了11年的历程。据称,黑莓手机在全球共计售出1.15亿部遍布全球175个国家,通过约565个运营商为企业人士和个人用户提供便捷的数据服务。当然最让黑莓fans骄傲的是,总能看到欧美的政要、明星拿着黑莓招摇过市。不过本质上还是因为黑莓的易用性与实用性,让黑莓没有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就拥有了不少玩家。2009年,姗姗来迟的黑莓在中国正式发布了几款产品,让中国黑莓用户看到了新的希望,毕竟之前其他途径得来的黑莓没有真正发挥它的优势,而真正进入中国的黑莓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呢?
http://www.mispace.cn/attachments/2010/10/5585_201010141558371Gh2k.jpg
1、输入:中文拼音没有优势
黑莓标志性的全键盘是为用户带来快捷便利输入的一大优势,不过黑莓自带的输入法就让国内的消费者有些头痛了。从OS4.2到OS5.0,黑莓一直支持自带的中文输入法,虽然从设置上支持记忆、简拼和联想,但实际体验却相当不理想。词库太小、流行词汇缺乏、记忆功能不方便、选字方式别扭,还有一些细节上的不便,让中文拼音输入起来总是那么不畅。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黑莓用户可谓是想方设法。莓版本百度手机输入法(原点讯梅花输入法)是黑莓平台上相当优秀的一款输入法选择,支持在线更新词库,支持“五大天王键”选字,良好支持简拼等。不过由于黑莓系统不支持第三方输入法内嵌到系统,而导致每次使用第三方输入法时都需要手动调入而显得不太方便,并且在系统以外第三方其他程序的应用里使用外挂输入法也显得十分繁琐。好在黑莓官方也非常重视输入法的表现,一直在不断地完善。同时,RIM为中国电信天翼黑莓9530行货首次专门添加了国人专用的手写中文输入法,综合表现不错,也体现了官方对中文输入法的诚意。
2、邮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都知道邮件服务是黑莓的拿手好戏,不过需要加入针对企业用户的BES(BlackBerry
Enterprise Service)和针对个人的BIS(BlackBerry Internet
Service)服务后才能真正发挥全部的威力,尤其是独特的快捷邮件推送技术和BlackBerry
Messager个人联络工具的应用。目前,BES只针对国内企业用户开放,而在BIS尚未登录中国的前提下,在黑莓手机上使用邮件功能依然并不容易。
虽然我们可以使用谷歌为黑莓开发的Gmail邮件客户端,完成基本的Gmail邮件操作,但不支持附件下载浏览以及存在第三方程序访问网络经常遇到链接中断的情况,体验并不完美,并且只支持Gmail邮箱也稍显局限。一些国内开发的诸如Shangmail(尚邮)、BerryMail、SmartMail等免费黑莓邮件服务程序也能较好地满足国内黑莓用户免费邮件推送的需求,但无论是服务预订(ServiceBook)的导入,还是比较繁琐的设置,都让这些应用和初级用户之间设置了一定的门槛。开通BES或者BIS服务可以解决断网问题以及方便地享受邮件推送服务,但目前最低198元起的BES和价格尚不明朗的BIS服务,价格还不足够亲民,无法让绝大多数智能手机用户接受。
3、短信:它有的不是想要的
黑莓将邮件、BlackBerry
Messager消息、短信、彩信、内嵌系统的Google
Gtalk、MSN等IM工具的消息统称为消息,并经由设置全部集成于Message分类中,故而短信只是黑莓消息的一个分类,短信的操作方式均沾染了邮件的些许使用习惯,这一点和其他智能手机的单独短信模块有所不同。在使用中用户会发现,收到的短信均显示为黑莓手机接收到短信的时间,而不是发送方的发送时间,这样如果有关机或者无信号的时段,就无法知晓对方的发送时间了。此外,对于黑莓提供的一些短信快捷键,因为默认的是英文版的简写,所以对于国内的用户来说颇有些不便。作为国内的黑莓用户,在熟悉短信快捷键的同时,还可以利用一些辅助程序,改善在短信方面的问题。
4、浏览器:相对落后于时代
随着3G网络的发展,智能手机最为广泛的应用就是网络浏览,那么智能机网络浏览的便捷性就成为了考验智能机智能与否的一大要素。黑莓的自带浏览器一直以来都不是很强大,尤其在iPhone
和 Android
面前,访问网页的速度和愉悦程度都相对逊色;再加上一些编码和解码的差异,偶尔还会出现满屏中文乱码的状况。同时,网络智能切换方面也是相当麻烦,在默认系统下,自带浏览器访问网页,如果要切换
Wi-Fi和 GPRS
数据流量居然需要手动切换,两者完全无法同时启用;同时,操作步骤还相当不简洁,做不到一步到位。这个不能自动识别并适配网络环境的手动切换,着实给使用者带来相当多的烦恼。
虽然黑莓也在不断完善着其自身的浏览器,不过我们还可以依靠一些第三方浏览器来提升我们的浏览体验,比如国内知名浏览器 UC,同样受到欢迎的
Opera Mini ,同时 QQ 也发布了黑莓版本的第三方浏览器,满足日常需求的同时,可以提供给我们不同的选择方案。
http://www.mispace.cn/attachments/2010/10/5585_201010141601161iOIw.jpg
5、娱乐:商务也需要娱乐
众所周知,黑莓是为商务人士打造的产品,不过商务人士并不表示不需要娱乐功能。相对来说,黑莓在娱乐功能方面显得就不那么贴心了。例如,最为常见的音乐播放功能,对音乐文件标签的中文代码支持较差,很多在其他设备中显示正常的音乐文件在黑莓自带播放器中经常出现莫名其妙的代码,甚至封面信息不显示。另外,黑莓对于视频格式支持也有限,常见的realplay格式的文件都无法支持。好在系统升级中,我们看到了一些改变,比如OS6.0中新添加了播客(Podcast)分类,以及音乐播放支持CoverFlow封面显示等功能,相对OS5.0以前更偏个性娱乐化一些,另外音乐信息系统内嵌YouTube和谷歌搜索,可方便跳转进行全局搜索和互联网搜索等更多扩展功能。
6、应用:还有待充实
现在判断智能机是否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它的操作系统拥有多少可以下载的应用,当然这也是iOS和Android之所以这么受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黑莓的BlackBery
App World于2009年3月公开上线,相对于Android Market和App
Store来说,软件数量相对较少,功能娱乐化少商务性多,售价偏高等特点。不过国内的用户更为苦恼的是,现在无法通过BlackBerry
App World访问其内容,导致这块在国内等于功能缺失。目前还没有BlackBery App
World进入中国的确切时间,国内用户能做的就是等待。
总的来说,黑莓在国内谈不上是一款多么好用的智能机,不过其之所以在国外那么受欢迎,自然也有它的道理。黑莓对第一方程序的高度集成,全键盘直板机型设计,以及黑莓产品强调的将人和人通过高效即时的数据联系在一起的产品精髓,越来越符合被用户重视的社会化人际交往的诉求。这也是黑莓爱好者一直趋之若鹜的原因之一,虽然现在看来有这样那样的不便,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定能带给国内用户一个最完美的黑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