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瑞士卢塞恩乘坐旅游大巴到列支敦士登公国首都瓦杜兹是220公里。
列支敦士登位于瑞士和奥地利之间,面积160平方公里,全国总人口37129人(2013年12月),可谓袖珍。据说在列支敦士登是禁止在大陡坡玩滑板的,因为国土面积太小,坡陡一不小心控制不好就到瑞士了。
在德语中,“列支敦士登”是“发亮的石头”的意思。全国只有西侧约三分之一的面积位于平坦的河谷里,其余地区大都属于山地。列支敦士登官方语言采用德语。这个迄今仍维持君主立宪制的山区小国,没有军队,不设海关与国防,没有自己国家的货币,却拥有异常高的国民所得水平,是一个以阿尔卑斯山美丽风光、避税天堂与高生活水平而著称的富裕小国。
1993年瑞士拒绝加入欧洲货币联盟,由于列支敦士登在外交事务方面早已委任瑞士代执行,本身并无单独与他国签订协约的能力,也使该国连带成为西欧国家里面少数仍流通非欧元货币的国家。列支敦士登与瑞士之间除了货物能自由流通外,瑞士法郎也成为列支敦士登的官方货币。列支敦士登的许多收入来自于银行业、旅游业、邮票的销售,以及在这里设立总部的国际化公司——这些公司之所以在该国注册,主要着眼于这里的低税收环境。
列支敦士登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政体,大公(公爵)拥有最高权力。人民通过选举议员或提出倡议、参加公民投票行使政治权利。2000年生效的新选举法将选民年龄由20岁提前到18岁。列支敦士登公国政府内阁共有5人,政府总理为公制,其他内阁成员均为兼职人员,他们不拿薪水,每月只领取一定的车马费。而他们的勤政、高效廉洁是世界上出了名的,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欣欣向荣。政府办公大楼的地下室就是一座监狱,这是全国仅有的一座监狱。这座监狱共有10间单人牢房,通常只有一个犯人在“流动”。那些自认为犯罪比较轻的人往往会主动走到这里,住上几天,反思一下就可以出去了。只有极个别犯重罪的人才会被警察押送到这里,服刑期也只不过几个月。列支敦士登旺盛的经济活动带给该国平均每人50,000美元的国民生产毛额,名列全世界第一,这种均富的状态间接造就了该国极高的生活水平以及几乎可以忽略的犯罪率。吉尼斯记载,列支敦士登是全球第一个废除死刑的国家。2014年,列支敦士登有警察83名。
2011年,列支敦士登决定将允许出租整个国家,每晚租金是4万英镑(约42.5万人民币)。该国的临时“拥有者”会在议会仪式上得到一把象征性的钥匙,然后就可以使用土地,甚至调用当地警察。
列支敦士登人一般穿着讲究而整洁。他们更喜欢欧州时装,服装色彩比美国服装丰富。不修边幅和衣着过于随便在这里不受欢迎。传统的民族服装只是在特定的场合才穿,而且以妇女为主。典型的女式民族服装由组合上衣、长裙、围裙和头巾组成。男式民族服装则包括马裤、马夹和平顶黑色帽子。列支敦士登的主要民族是日耳曼民族。
1936年,列支敦士登参加了第11届夏季奥运会,从此列支敦士登参加了除莫斯科奥运会外的所有奥运会比赛;在1980年冬季奥运会上,列支敦士登获得2枚金牌,并超过挪威、德国、意大利等传统强国,进入奖牌榜前六名。
Riebel是列支敦士登的一道国菜,它是将玉米粉和牛肉、水、盐和好后在煎锅里煎成。
首都瓦杜兹位于莱茵河东岸,坐落在群山环抱的盆地中,原是一个古老的村镇,1866年成为首都,市内有很多17至18世纪的建筑,古朴而典雅。瓦杜兹最著名的建筑是三姐妹山中保存完好的瓦杜兹城堡,为这座城市的象征。瓦杜兹城堡始建于9世纪,哥特式风格,是王族住地也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私人收藏博物馆,馆内珍藏历代大公收集的珍贵文物和艺术品,藏品之丰富仅有英女王可与之匹敌。瓦杜兹以印刷邮票著名于世,深受世界集邮者喜爱,每年销售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市内引人注目的建筑是1930年建成的邮票博物馆,陈列的邮票之多在世界上是屈指可数的。这里展出了包括1912年以来国家印发的邮票和1921年加入万国邮政联盟后收集的各种邮票。另外,这里的假牙也世界闻名。
瓦杜兹大部分建筑是平房,房前屋后栽花种草,树木成荫,田园色彩浓厚,没有一国之都的感觉。即便是政府办公楼,也不过是一幢三层小楼,算是瓦杜兹的高层建筑了。城镇和乡村居民来往密切,相处和睦。据说这个小国多年来未发生过暴力冲突、恐怖和重大盗窃事件,甚至连斗殴、吵架的事也极少发生,社会十分稳定。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遵纪守法,热爱自己的家园,很少有人愿意背井离乡去他国谋生。
我们来到瓦杜兹时,适逢举办游园活动,好像列支敦士登全国的人都聚集在了这里,吃喝玩乐,不亦乐乎……
列支敦士登公国政府楼
大公雕塑
(本文作者赵敏)
注: 版权作品,照片和文章未经赵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