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传闻要窗口指导,暂停消费类基金审批!这个消息成为了一众消费龙头急速下杀的根源。但很快在盘后,媒体做出了澄清和否认。
不过以A股的尿性来说,否认就是确认,不说话既是默认。大家都懂得。毕竟去年3月,市场也传闻过类似的窗口指导,当时要限制一度爆炸性火爆的半导体、芯片、云计算等科技类基金,虽然同样是光速否认了,但最后还是停发了,只不过以规范的名义,被限制后相关的股票和基金下跌了30%。。。
不过现在是储蓄大搬家,管理层也在给各路资金开门,消费白马如果不让买,会不会变相又把小票推向暴涨暴跌的局面中?
当然,我觉得从操作层面一分为二的看这个问题。
一方面,消费恐怕不会就这么容易倒下。不管是和去年同样在限令之后又涨了一个季度的科技横向对比,还是纵向看自己来说。比如大家口诛笔伐的茅台。
我们算笔账。茅台一年产量6000万瓶,不算出口全部内供的话,且每天都喝完,没人屯酒的情况下。平均到每天只有16.4万瓶。再看个对比。去年中华一年销量在20亿包以上。算365天每天一包,就中华一家,就有540万人是它的日常消费者。从市场份额看,有1000+万人是中华这个档次50-100价位烟草的消费者。
而百元烟单一品牌,年销量在1-2亿包。而这样的品牌有10+。也就是说百元烟的年销应该是在10-20亿包级或以上。就算15亿,也有400+万人左右每天消费的是百元烟。你看下上下数据对比。其实就算这近1500万人里,一个季度喝一次茅台,就能把茅台产量买光。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这些年来进口高端酒市场越来越大的原因。国产高端白酒品牌稀缺,产量根本跟不上需求。而富裕阶层确实有这个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在八项规定之后茅台股价还能一路狂涨的原因。真就是因为中国人民越来越有钱。。。
所以虽然白酒估值都已经是历史高点,但是大资金涌入,继续买我觉得也没毛病。
不过另一方面,我觉得还是之前讲过的问题,二三线消费股的短线暴涨有过度炒作的情绪在里面,一旦风向变了,要首先警惕。
所以非要说的话,对于未来的市场而言,我们认为大家真的不需要为眼前的震荡过度的担忧。全面的流动性溢出必然导致A股的水涨船高。而即便以短期的视野来看,未来一个月已经排期等待发行的基金还有40支左右,其中有较多爆款,预计总体发行规模可能在1500-2000亿。
这些资金的涌入A股,必然带动指数的上涨。
所以预期担忧行情方向,我们认为大家更应该思考的是个股的选择。
前一篇:比特币的暴涨对A股很有启发
后一篇:高位分化大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