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物馆后门出来,我们眼前就呈现出一大片高低起伏不平的绿色草地,这片丘陵草地很大,从博物馆向南一直到悬崖边,西头连着体育场,东头直接到古要塞,这里就是当年导致法国殖民军最后失败的那场战争的战场。如今过去的兵营已经成为体育场,战场成为一望无际的大草坪,唯一能使人想起那场旷日持久战争的就是公园里无处不在的古炮和山顶高耸的古碉堡,如今它们已经成为公园的摆设和象征。
这片占地250英亩的草地,就是魁北克城著名的“战场公园”。这是100年前在魁北克建城300周年之际,当时的加拿大联邦政府送给魁北克城一个礼物。对于魁北克城来说,这个大型公园也像是这座北美古城的“绿肺”,如同于纽约的中央公园和伦敦的海德公园。同时这座坡度起伏平缓、到处都是绿地的史迹公园,也已经成为魁北克市民和游客野餐、越野、自行车旅游、户外音乐会,尤其是魁北克城的节日庆典和冬季嘉年华的重要活动场所,每年有超过400万的游客探访这个公园。这里除了专门被保留下来的大炮、古堡以及后人修建的纪念碑外,已经完全看不到当年激战的痕迹。当春夏时分百花盛开,坐在碧绿草地上野餐,欣赏音乐会表演,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
而“战场公园”公园的所在的平原,就是在魁北克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亚伯拉罕平原,300年前在这里发生的一场战斗决定了这座城市的最终命运。
在地理上,亚伯拉罕平原最初是指加拿大魁北克省南部的一片高地平原,其中一部分紧靠魁北克老城西侧。在1759年,老城西边的平原还是一片空旷的草地和荒原,三百年后平原的大部分已经是魁北克新城的所在地,只有当年英、法双方决战的战场被保留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眼前这片绿草茵的公园---亚伯拉罕平原。
而面对着300年前的古战场回顾1759年9月13日的那场战役,还是要从沃尔夫将军那场成功的偷袭说起。9月13日的拂晓,24名经过精心挑选的英军士兵在沃尔夫将军的带领下偷袭悬崖成功后,总兵力达到4800人的英军迅速占领了魁北克城西的这一片高地。排成整齐的方阵的英军,在这里决心与法军展开最后的决战。
按后来历史学家的说法,当时法军总司令德蒙卡尔姆将军当时如果还有一点耐心的话,他完全可以等到法军的另一个将军布干维尔的军队从西面对英军的后方发起攻击后再与正面的敌人决战,这将使在人数上略战优势的英军受到来自两面的打击,如果是这样,这场战争的结局或许是另一个样子。但是德蒙卡尔姆将军没有等待的耐心,他太性急了。1759年9月13日上午10点,将军率领他勉强拼凑起来的包括正规军、民兵、当地土著人在内的4000人的士兵开出城外,法军在他的指挥下,排着整齐的队伍,踏着鼓声向敌人开进。或许是德蒙卡尔姆将军急切的心情感染了部下,在距离敌人180米的时候法军就迫不及待的向英军开枪,对于当年的前膛枪来说,这样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因此其效果可想而知。在以后的行进中法军不停的开枪,而英军却丝毫不为所动,一直象墙壁一样屹立在法军对面,这时据说英军已有近四分之一的人被击倒,英军统帅沃尔夫将军自己也中弹受伤,但英军仍然也没有对法军还击。当法军行进到距离英军只有十八米距离时,全线英军第一次向近在眼前的法军发射了自己的排枪。威力巨大的双管排枪在10
分钟内发射了三次,就是这10分钟彻底决定了这场战争的命运。事后统计,英军的第一次排枪就击倒了530名法军,后两次又击倒了700—800名。当“苏格兰高地团”吹起风笛时,对面的法国士兵已经完全丧失斗志,在旷野上四处溃逃。9月14日魁北克防守司令宣布投降,15日英国军队进入魁北克城。
不过沃尔夫将军没有看到自己的军队进入城市,他在这场战争中被三颗子弹击中当场死亡。这位将军后来被《英国陆军史》称为“自马尔博罗(英国安妮女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丘吉尔的祖先)之后英国所产生过的最伟大的将领,直到威灵顿(战胜拿破伦的英国元帅)的出现,才算是有了一个可以取代他的人物”。油画《沃尔夫将军之死》再现了当时壮烈的场面,这幅著名的油画被珍藏在渥太华的艺术馆里。
法军统帅德蒙卡尔姆将军也在这次战争中中弹并于当晚死于魁北克城内,以后作为英雄,他被安葬在城中的于尔絮利纳修道院内,一直受到魁北克人的怀念。

战场公园与碉堡
|
这场仅进行了30分钟的亚伯拉罕平原之战,不但结束了英军长达3个月的攻城战而且改变了加拿大以后的发展。在此之前,从魁北克建立以来,法国屡次与英国为了这块殖民地发生冲突,其间法军虽然处于守势,但还是互有胜负。但就是这次战役,英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场会战的结局对于法国来说是毁灭性的,到1860年法军最后放弃蒙特利尔宣布投降,从而使得魁北克地区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四年后英国与法国签订了《巴黎条约》,从此法国丧失了在北美的全部殖民地,法国的势力退出北美。

法军总司令德蒙卡尔姆
|
以后许多研究这场战争的人都不明白,当年的法军统帅德蒙卡尔姆将军为什么这样急于与英军决战。人们推测可能是沃尔夫突然兵临城下攻破了将军的心理防线、可能是考虑到这时的魁北克城已城危城,城中的补给只能勉强维持两天、也可能是听说驻守此地的法国总督芳提纳克伯爵已经弃城而去。总之许多历史学家都认为德蒙卡尔姆将军在错误的时间发起了一次错误的进攻,最后导致了最后的失败。从战术上看,历史学家的结论或许不错,但是从战略上看,导致法军最后失败的原因可能还是法兰西帝国自身,面对着正在崛起的大英帝国,落后的法兰西几乎是没有还手之力的,即使德蒙卡尔姆将军没有犯历史学家所说的那些错误,即使将军侥幸打赢了这场战争,也挽救不了法兰西帝国在这场殖民战争中的最后失败。
我们踏着公园柔软的厚实的草地一边漫步其间一边回味着那段听过若干遍,我们已经熟知的往事。这时我突然想到是否正是这场失败才孕育了今天的魁北克,如果当年法兰西如英国一样强大,就不会发生那场战争,今天的魁北克或许就是第二个法兰西。当然我也明白,历史是不可以假设的。在我们到来的前几个月,在魁北克城400周年之际,得过5届格莱美音乐大奖的加拿大著名歌手席琳·狄翁在公园里举行过一场以她为主角的免费露天演唱会,据说这一盛典将这座城市推向了庆典的高潮。如果当年征战双方的统帅沃尔夫将军、德蒙卡尔姆将军英灵还在,他们一同在上帝那里俯瞰人间共同欢乐的高卢人、盎格鲁撒克逊人后裔,共同聆听歌手缭绕空中的激情动魄的歌声,看到今天安详、繁华的魁北克,再回想当年那场残酷的战争不知心里做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