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点滴(二)
---蒙特利尔印象之二十六

另外一个与城市有关的事是关于自行车的使用和防盗问题。与国内不同,自行车在这里主要不是一种交通工具,而是供学生在校园里代步或孩子锻炼身体的一种器械。这里的主要马路上是没有所谓慢车道(自行车专用道路)的,只有在河边或小区内、校园内才设有专门的自行车道。在市区,只有在小马路上能看见很少的骑自行车的学生。对一般人来说,未成年的孩子一般把自行车作为普通一种玩具,几乎每个大一点的孩子都有一辆,但一般自己只是自己住宅附近的小区内骑着玩,并不骑上街。成年人骑车主要是锻炼身体,但要在专用车道上行驶。在一些小区内,在圣劳伦斯河边就专门有这种供人锻炼用的自行车道。
圣劳伦斯河边的自行车道
当然并不是说这里没有人把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你只要看看住宅区边小马路上铁桩子上锁着的那些没有车座、没有把手甚至没有车轮的自行车架就知道了。不过这些车子的主人几乎全部都是在大学读书的学生。这里的大学不提供学生宿舍,因此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必须租房。住的远一点的一般乘地铁或公交车上学,在学校附近的一些地方居住的学生大都还是需要骑车上学。在麦吉尔大学校园里常常可以看到一些骑着跑车,带着头盔背着大书包的年轻人从你身边无声的急驰而过。大概是为了方便骑车人在路边停车,在一些小马路边往往还有一些专门供停车用的铁桩,上面有可以锁车的铁圈。但是但凡锁在路边铁桩上的车子,没有一辆是完整的,没有一辆打开车锁就可以直接骑的。停在马路上的自行车一般都没有车把和座凳,还有些甚至没有前轮或后轮。不用说这些车子的主人就住在附近,只是他们住的地方没有停车的位置,只好将车子停在街边,但是停在街边的车子又是非常不安全的,所以只好把车把、座凳以至车轮拆下来带回去,等到要用时再装上。我甚至还看到过背着车轮逛商店的年轻人,不用问他那没有车轮的车子一定是停在商店附近。好在这里的自行车的这些部件都不用螺丝固定,只是将扳动连接部的金属扣手即可,拆装非常很方便。不知当时设计者就是否考虑到车子需要随时拆装的问题。我出国前只知道国内城市的自行车丢车问题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我的一个亲戚甚至丢过十部以上的车子。到这里一看,才知道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早已与世界接轨了。

在国内几乎所有的建筑物的墙面上,几乎都有不许张贴、不许乱涂的警告和标语。即使是建筑工地临时搭建的围墙上,要不就是刷成统一的颜色,要不就是画一些有内容的宣传画,空在那里故意让人涂鸦的墙面是看不到的。而蒙特利尔正好相反,这里几乎看不到空白的墙(当然政府建筑物除外),也没有人专门出钱来让人做画,但凡有空白的墙面,大都被人涂上了由各式各样的颜色组成的图案。这些颜色组成的图案,有些还能看出点意思,有些完全没有什么意义,纯粹是乱涂。不仅空白的墙面是如此,就连一些废旧的建筑也往往成了这些民间“艺术家”创作的材料。对于这种现象,这里据说也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些人认为在空白的墙面上,废旧的建筑物上喷上色彩,可以美化城市。另一些人认为到处涂鸦会影响城市的形象。对这两种意见蒙特利尔当局似乎也很难决断,事实上赞成有限度涂鸦的人反而占了大多数。他们认为适当的涂鸦对美化城市有好处,至少使得城市显得有活力。
从我自己的感觉来看,我是赞成有限度涂鸦的。在我居住的公寓附近就有一些在整块墙面上的涂鸦作品,丰富的色彩,是事而非的图案确实为这座城市增色不少,特别是在一些废弃的建筑上,涂鸦的作品反而使得这些令人生厌的建筑增加了许多生气。据说为了满足这些喜欢涂鸦的年轻人的安好,蒙特利尔当局还专门设置了一些空白墙面和废旧建筑供他们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当然这里也含有劝告他们不要到处乱涂的意思。

城市涂鸦
喜欢在墙上涂鸦的人大多是年轻人,其中不乏是学艺术的学生。涂鸦的工具也很简单,到超市买一罐带压力的颜料往你要表现的墙上喷就可以了,这种颜料罐又当颜料又当笔,使用起来非常顺手、方便。

身体有时也是表达感情的画布
更有意思的是,这里的年青人不仅喜欢在建筑物上涂鸦,在遇到节日,在观看体育比赛时,为了表答自己的心情和态度,也常常在自己的身上涂上可以表达自己态度的颜色如红色、绿色等等。最奇怪的是一些人不但将颜色涂在脸上,还涂在胳臂上、大腿上甚至肚脐上。不仅男的如此,一些女青年也是如此,我们初一看还是很不习惯,当然,看多了也就不以为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