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发:定心凝神挑一瓶好葡萄酒

标签:
食品选择葡萄酒 |
定心凝神挑一瓶好葡萄酒
葡萄酒因为其健康益处和优雅浪漫的酒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而昌黎假酒曝光后,则使选酒变成人心惶惶的难事。国产葡萄酒的
信任危机让消费者把眼光转向进口酒,却又引出了进口酒多为国内灌装的传言。
拨开纷扰迷雾,穿越以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葡萄酒旧世界”和以美国、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葡萄酒新世界”,无数的品种和庄园,究竟该如何挑选一款好的葡萄酒?还需要了解基本的鉴别法则和培养自己的鉴赏力。
定心凝神挑一瓶好葡萄酒
怎样挑一瓶真葡萄酒
离春节不远了,少不了买酒送亲朋好友,而昌黎假酒曝光后,面对超市货架一层层的各种品牌、各种品类的葡萄酒真是让人一片茫然。“假冒伪劣的葡萄酒,它的原汁成本不会超过一块钱,对外销售可以卖到五块钱至八块钱,如果贴牌或者榜名牌,它的利润就会在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相信这些话对于消费者来说至今一定还心有余悸。但业内人士告诉我们:正规超市由于进货渠道不同,是不会进到假酒的。而消费者依然关心:我怎样鉴别才不会买到假酒。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葡萄酒从外观上看大多数应是澄清透明的,酒有光泽但色彩鲜艳的,有可能含合成色素,GB15037—2006《葡萄酒》中规定不允许加合成色素。葡萄酒的香气应该有葡萄的果香、发酵的酒香,口感细腻绵长,有过酸、苦、涩味的要慎重饮用。对于普通的没有品酒经验的消费者来说,鉴别真假还真困难。产品标签上有没有防伪标志?遗憾的是,目前还没看到国产葡萄酒有防伪标志的标签。
王朝葡萄酒有限公司质检部的王女士对记者说,目前王朝公司产品的商标上是没有防伪标志的,但公司自己有一套鉴别方法,因为生产线不一样,贴标的方式不一样,因此针对不同类别的产品应用不同的鉴别方法。至于从商标上如何辨别,王女士告诉记者,假酒商标一般是用正规生产厂家的商标去套印的,有的很逼真,有的印得不好,可以从清晰度、颜色、纸张的质量上区别出来。王女士说,商标上标注的内容有时会不同,正规葡萄酒商品的商标是有号的,每天用的哪版的商标工厂有记录;不同的商标用纸也不一样,做假的与正规商标的版号是不一样的。老客户从口感上能尝出来,喝着不对味的酒可以拿到相应的品牌企业进行鉴别。国内大的葡萄酒公司在全国大城市都有办事处,如果消费者有疑问,可以到当地办事处,也可以向当地质检部门或工商投诉。
也有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进口葡萄酒市场存在鱼目混珠现象——以国内灌装酒冒充原装进口葡萄酒。原装进口葡萄酒的酒标通常包含了葡萄品种、葡萄酒名称、收成年份、等级、产区、装瓶者、酒厂名、产酒国名、净含量和酒精浓度等项目,其中,等级、产区、收成年份等信息对消费者识别选购非常重要。产区就是葡萄园所在的区域,就传统葡萄酒生产地来说,酒标上的产区名称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而收成年份是指葡萄的收成时间,在购买葡萄酒时,这也是一项重要参考因素,由此可知该酒的酒龄。如未标示年份,则表示该酒由不同年份的葡萄酒混合酿制而成。除了少数葡萄酒之外,这种综合年份酒通常是品质不算太好的葡萄酒。
专业人士建议消费者到当地大型商超去买葡萄酒,因为大型商超对进货企业的资质要求很严,会索看当年的或者是最近几个月的第三方检验报告。检测内容很多,每个产品都要有第三方检验报告,正规品牌企业每年这种报告的检测费用就特别高,挑消费渠道是比较可靠的选择办法。
旧世界如何挑一瓶精致葡萄酒
依赖人工进行葡萄园管理,通过限制葡萄产量来保证葡萄酒质量,通过严格的葡萄酒法律来划分葡萄酒的等级。以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葡萄酒国家,有着悠久的葡萄酒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较为坚守传统,将葡萄酒视为艺术品,被称为“葡萄酒旧世界”。
“旧世界”葡萄酒,酒标和级别是品鉴葡萄酒的很重要的参考,特别是对初学者很有帮助。但是旧世界的职业侍酒师也非常推崇酒的个性和个人体验,他们认为“低等级”酒中(如日程餐酒)也有优品,“高等级”酒(法定产区)中也有平庸者,自己的喜好也是非常重要的鉴赏标准。
鉴别是否为原装酒的基本内容有:看酒瓶标签印刷是否清楚,酒瓶的封盖是否完好。看酒瓶背面标签上是否有中文标识———根据法律,所有进口食品都要加中文背标,如果没有中文背标,有可能是走私进口,则质量不能保证。看酒瓶背面标签上的国际条形码,例如法国国际码应是3。看葡萄酒液的颜色是否不自然,是否有不明悬浮物,酒质变坏时颜色有浑浊感。打开酒瓶后,看木头酒塞上的文字是否与酒瓶标签上的文字一样。在法国,酒瓶与酒塞都是专用的。
在进口酒的专卖酒廊里,有时会有试品,可以闻葡萄酒的气味,如果葡萄酒有指甲油般呛人的气味,就是变质了。饮第一口酒,酒液经过喉头时,正常的葡萄酒是平顺的,问题酒则刺激感。好葡萄酒饮用后回味应该香醇,耐寻味。
法国葡萄酒分为4 级:法定产区葡萄酒(AOC),优良地区餐酒(VDQS),地区餐酒(VIN DE PAYS),日常餐酒(VIN DE
TABLE)。
如果是AOC
级别的葡萄酒,还可细分为很多等级。法定产区葡萄酒产区名标明的产地越小,酒质越好。最低级是大产区名,次低级是次产区名,较高级是村庄名,最高级是城堡名。对于一些波尔多葡萄酒,有更高的分级,用法文的顶级酒庄Premiers
Grands Crus Classes 表示,
如五大顶级酒庄分别有拉菲、玛歌、拉图、奥比昂、木桐。意大利葡萄酒主要分三个等级,最严格的是保证法定原产地葡萄酒(DOCG),其次是法定原产地葡萄酒(DOC),第三类是带有原产地标示葡萄酒(IGT),达到这三个级别的酒有400
多种,定级标示以外的为一般佐餐酒。
葡萄酒酒瓶的正面标签上标明该葡萄酒的年份,指葡萄采摘和酿造的年份。也可以帮助选酒者参考。因为不同产区气候地理条件、收成不同,同一葡萄年对不同地区可能好坏大相径庭,这需要品酒者拥有丰富的资料。即使同一年份的同一产区,也可能有所不同。例如,1997
年是公认的葡萄大年,但波尔多产区的梅多
(MEDOC)次产区和格拉芙(GRAVES)次产区却因为收获前的一场大雨而使其酒质差于其他次产区。最近的法国葡萄酒的大年是2000年。又如近年法国香槟酒的好年份有1990年和1996年。
新世界 挑一款葡萄酒新锐
葡萄酒新、旧世界阵营分明,相较于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老牌葡萄酒生产国,“新世界”似乎更乐于求新求变,这自然就让其显得更加平易近人。概括点说,新世界是指欧洲葡萄酒文化随新大陆的发现,被移民带到的美洲和澳洲等,如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美国等国家。
同旧世界一样,想选一瓶新世界地道的好酒,也离不开美酒们那独一无二的“身份证”———酒标。一般来说,在酒瓶上通常可以看到两种标签———正标和背标。正标是原产国酒厂的酒标签,背标则是进口商或是原产国酒厂按进口国及政府的规定附上的酒标签。
相较旧世界有较复杂的分级制度的酒标,以美国及澳洲为代表的新世界似乎更务实一些,设计的酒标更加清晰明了。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标示“葡萄种类”及其“产区”。对品饮者来说,这些资讯有助于判断一款酒的风格和特色。
提到新世界酒标,就无法不提到美国的AVA制度。以最具热度的加州纳帕谷为例,作为美国葡萄酒产区的核心代表,AVA-16AREA(16
区)已成为优质美国葡萄酒的名片,如同波尔多是法国AOC 产区的代表一样,同时,它还被叫做“新世界的源头”,值得一试。
AVA 实际上是美国葡萄酒产地制度的简称。AVA
制度与法国的“原产地名称管制”制度相似,但它主要对被命名地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进行定义,不像法国的AOC
制度,在定义地域范围内还涉及葡萄品种、种植、酿造等具体要求。
AVA 对此并无限制,这就是其与AOC
制度最根本的区别。像美国这样的新世界国家,并没有对葡萄酒的等级进行划分的制度。这一工作通常是由权威的评酒师或评酒杂志等来
完成的。但这种非正式的评级,对消费者评判葡萄酒的质量同样很有借鉴作用。
在澳洲,葡萄酒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包括维多利亚(Victoria)、新南威尔士(New
SouthWales)、南澳大利亚(South
Australi原a)和塔斯马尼亚岛(Tasmania)。另外西澳大利亚也有少量的葡萄园。其中以南澳的葡萄酒最佳,在南澳洲,著名的葡萄酒产区主要有克拉尔谷(Clare
Valley)、伊甸谷(Eden Valley)、巴罗莎谷(Barossa Val原
ley)、麦拿仑谷(Mclaren
Vale)和古纳华拉(Coonawarra)等。想选一瓶澳洲的好酒,这几个产区可以成为上佳之选。
澳大利亚的葡萄酒产地规定与美国类似,只规定了葡萄酒产地的地理位置,在酒标上标注葡萄酒产区(这些产区必须是澳大利亚产区地理标识规定的)。这些产区地理标识分成不同的级别:第一级是超级大区,第二个级别是州,再往下就是大区、地区和子地区。
此外,因新世界葡萄酒大都利用先进的设备批量标准化生产,所以年份对新世界葡萄酒的影响要小很多。因此对新世界葡萄酒的甄选往往不像旧世界葡萄酒那样看重年份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