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斩韩信》之三——《未央宫》中的韩信

(2009-02-28 22:42:31)
标签:

斩韩信

秦腔

教育

分类: 戏曲浅见

http://book.qinqiang.org/id.asp?id=335

《未央宫》也叫《司马邈夜审阴曹》,也许是以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三十一卷“闹阴司司马貌断狱”为骨架改编而来的,剧中大约有搬庄,红煞挡道,吕妃坐帐,韩信闯宫,斩韩信,毒英布,夜断等场次,其中斩韩信为重头戏,也以经常单独演出。 

  甘肃百通影视在近年内出版了由天水市麦积区秦腔剧团由杨安民主演的全本《未央宫》光碟,也有甘肃李发民先生主演的《斩韩信》影视本。《斩韩信》也曾是是东府老艺人王谋儿的拿手好戏,有“活韩信”之称,惜乎只留下很短的几个录音小片段,已不能再现当年风范。甘肃曹广耀,西安袁相如、咸阳康建民,以及薛南宁等人也都曾演出此剧,有录音流传。

  霸王死后,韩信由齐王被改封为楚王,去了兵权,后又中了陈平为汉高祖所设的“伪游云 梦”之计,贬为淮阴侯。这时刘邦夫妇还不准备放过这个令他们坐了江山,但同时又令他们十分忌惮的人,于是趁刘邦出征代相陈豨(剧中为征剿刘宠)之际,吕雉与萧何定计,诱韩信入宫而斩之。

  《未央宫》中的韩信,就个人的感觉,用“窝囊”两个字来概括可以说是恰如其分。

  戏中从萧何搬庄,到红煞挡道,再到韩信闯宫,一直到被斩,这位战功彪炳的大将军,时而显得优柔寡断,时而又显得盲目冲动,时而显得昏昏愕愕,时而显得自信满满,时而显得英雄末路,时而又显得心有不甘。也许这样的表现正是他很短的戎马一生的缩写吧。

  诚然,韩信的政治头脑相对于他的军事才能无疑只能用“幼稚”二字来形容,但还不至于象《斩韩信》中表现得那样窝囊,直到中了诡计还不能察觉,还在那里指望“恩相”萧何来搭救,还在指望“见了吾主高皇我就不得死了”,还在那里傻乎乎地大叫宫娥彩女“谁敢斩信,应得一声”,给人的感觉这纯粹是在讽刺韩信的智力,或许这就是戏剧特有的表现形式吧。

  试看《斩韩信》中韩信中计后为保命而挣扎全过程。

  (也许在韩信心里说,我韩信既年轻且又英俊潇洒,就你那人老珠黄,我还淫戏于你?笑话!你还是找你的那位老相好审食其去吧。但他还不得不做必要的努力)

  首先是呼萧何,让萧何来证明自己不是“闯宫”,而是奉宣而进。作为“被告”的韩信,完全有权利要求作为“审判官”的吕后宣萧何入宫作证,而不是自己傻傻地在宫门喊叫,一旦得知萧何“回上他府去了”,就无所适从。

  其次便是想依仗高皇“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主不死”承诺的凭仗,在吕后用了“天上使的瞒天网,地上芦席铺几张”,见不得天地之后,还不醒悟,又傻傻地呼叫高皇。

  再次便是表忠和表功,“惊了娘娘金身玉体,罪犯不赦之条,相劝娘娘把臣饶,你家的江山臣保” 想以此来打动吕后,在吕后回答“我家江山不要你保”时,继而又表述他的“十大功劳”。

  接着在“表功”之后忽然又想起了另一个凭仗,这就是“普天之下,各兵刃以上,都有我的信字,高皇爷封过,‘信不斩信’”。这时的韩信似乎有了一线生机。一心要杀韩信的吕后,岂会如此轻易放手,在韩信傻乎乎大叫“宫娥彩女”之后,陈仓女的出现使得韩信彻底绝望。

  陈仓女是吕后最手的杀手,其一是陈仓女拿的是厨刀,上面并没有“信”字,然而更为重要的是陈仓女是陈樵夫托化这一事实对于韩信心理上的打击,使得韩信彻底放弃了挣扎。

  “日落西山又转东,六道轮回转着行。
  当年斩坏陈樵夫,一十二载还有灵。
  到今托化陈仓女,未央宫中把冤明。
  害人一命还一命,未央宫中难逃生。”

  不得不佩服戏剧作家的奇思妙想,把一个简单的斩杀过程意象化到如此细致、如此微妙的地步。

  因为是继承“闹阴司司马貌断狱”的“喻世明言”, 六道轮回、因果报应成了《斩韩信》的主题思想(只是对吕雉的报应来得太晚了些,竟然报在了四百年之后)。

  到底在临死之前,韩信还是明白了让他取死的主死罪魁祸首是自己所效忠的那个高皇,所以才发出了“恨”的呐喊

  韩信一死刀下丧,低头不语恨高皇。
  你坐的江山是臣创,你不该打排定计害忠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