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豆制品生产制浆工艺过程中大豆是否磨得越细越好?

(2011-06-06 14:51:28)
标签:

杂谈

豆制品生产制浆工艺过程中大豆是否磨得越细越好?

     在豆制品企业生产的制浆工序中,一般操作工都喜欢把大豆磨得越细越好,认为越细豆浆的出品率越高。从理论上讲这种做法是有道理的,因为大豆克里磨得越细,大豆成分的表面积就会越大,就会增加与水分的接触面积,可溶性物质就容易被水分溶解带到豆浆里面去。但是实际生产中那是不是应该越细越好呢?

实际上在豆制品生产操作中一般的磨浆控制在20~40目大小进行生产,否则再小的话产生以下的问题:

1)  由于磨细造成磨浆机上下磨片的间距非常小,磨损速度非常快。

2)  由于磨片产生的热量非常大,使局部的大豆变糊。

3)  分离过程中造成过滤网的负荷过大,过滤速度降低,浆渣分离下降,豆渣水分含量较高,间接影响豆浆的出品率。

4)  由于磨得较细,造成一部分豆渣混入到豆浆中去。比如我们控制20~40目的磨碎率,实际上20~40目的比例大约占50%左右, 50~100目的豆渣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磨浆控制在50目的话,100目以上的豆渣微粒子会有很多,他们在离心和挤压过程中混入豆浆,给后续的豆制品加工,特别是对豆浆产品的口感、油炸制品的油炸效果带来很大的麻烦。

  所以, 我认为我们没有必有在大豆磨碎过程中将大豆颗粒磨得过细,在生浆工艺加工过程中粗细在20~30目就可以了。但是如果是采用熟浆工艺和半熟浆工艺法制浆的话,则可以控制的磨碎率再粗一些也没有问题。生熟浆的豆浆提取原理将在以后有时间逐步展开来探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