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民办学校的办学特色
(2011-08-12 18:57:08)
标签:
杂谈 |
民办教育,又名私立教育(private education),是相对于公办教育、公立教育的教育形式,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伴随《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我国民办教育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
而尤其是在快速发展期,风生水起的民办学校群雄并立,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壮大,就一定有鲜明的特色,一流的管理和过硬的质量。
民办学校如何塑造自己的特色,塑造学校特色有哪些切入点,笔者结合我校办学情况,谈一些具体做法。
一.
德育为教育塑魂,一流的教育都是从德育开始的。大凡卓越的学校都有卓越的德育。民办学校要走出那种过分注重分数,片面追求短期效益的做法,通过德育,为教育正本清源。
我校的激情德育模式,概括起来表述为:每月德育一主题,每天德育五个一,操作规范五方法,德育目标四句话。
每月德育一主题是指每一学月都有相应的主题教育活动:如九月的尊师,十月的爱国,十一月的感恩,十二月的诚信,元月的惜时,三月的孝敬,四月的文明,五月的拼搏,六月的成功。
每天德育五个一是指:清晨宣誓,课前红歌,激情跑操,静心书法和反思规划。
五方法是指:
树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谈理想——好的梦想是谈出来的
定规范——全体学生参与,制规范,学规范,懂规范,用规范
重激励——教育是唤醒,教育是激励,教育是发现,教育是鼓舞。
勤反思——君子日三省乎己
德育目标四句话是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修养,有文明修养,有大家风范。
学生有激情,教师有激情,校园才有激情。我校全体教职员工正在营造激情飞扬的课堂、激情澎湃的校园,激情满怀的自信,激情导航的人生。在我校教职工看来,有朗朗书声、有爽朗笑声、有嘹亮歌声的校园,才是有活力、有魅力、有吸引力、有竞争力的校园。
二.
传统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学生疲惫不堪;传统训练中机械做题,学生在题海中迷失方向。我校正努力剔除课堂中的无效、负效成分,挤干水分,通过教师精编学案,学生自学研讨,小组展示与全班展示相结合,教师精讲精练,构建高效课堂。
为使高效课堂建设深入人心,我校甚至编印了《课堂教学荣辱观》,全体教师朗朗上口:
以讲练结合为荣,以一讲到底为耻。以生动互动为荣,以传统死板为耻。
以个辅谈心为荣,以粗放冷漠为耻。以面批面改为荣,以有发不收为耻。
以深度钻研为荣,以蜻蜓点水为耻。以创优争先为荣,以成绩滑坡为耻。
三.
根据卢志文校长的总结,学校精细化管理有十二大指标:
校长精明,队伍精良,机构精简,文言精要,流程精细,目标精准,
要求精确,衔接精密,投入精心,、内容精选,外观精美,处置精当。
我校在六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建立起一套精细化管理体系,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学校的各项工作力求做到组织有序,保障有力,操作有法,实施有效。
四.
权力就是责任,管理就是服务。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育就是服务。学校为家长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领导为员工服务。
因此,在我校,服务 被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元素贯穿在校园每个领域和每个时段:后勤围绕前线转,工作围绕教学转,领导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绕学生转。
学校专门成立了金牌服务中心,作为一个单设的行政部门,既有分管行政,又有各条战线的服务职工,实施“五分钟答复”,“十分钟出现”,“当日内解决”的反应体系。以学生服务中心为例,金牌服务体系就要涵盖睡眠、就餐、求医、乘车、购物、洗衣、心理辅导、周末托管、住院陪护、钱财保管等十大项目的服务,确保学生因生活在学校而方便,因金牌服务体系而幸福。
五.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这个概念出发,学校文化建设就是指全校学生在老师的指导、协助下,围绕学校发展而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的总和。
从不同区域划分,学校文化可分为: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宿舍文化、小组文化、食堂文化、橱窗文化、办公室文化等。从不同主题划分,学校文化可以分为:运动文化、励志文化、课堂文化、教研文化等。从参与主体划分,可以有学校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等,从文化载体类型划分,可以分为雕塑文化、标语文化、盆景文化、纸质文化等。
我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做到了两个出发,两个尊重: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文化的规律出发,尊重学生的参与,尊重文化的多元。目前,学校文化氛围浓郁,受到省市教育界各界领导高度评价。
六.
学校最终是要用育人目标的实现说话的,办学目标彰显着一个学校的价值追求和教育愿景。因此,我校创新培育目标,一改传统的一本上线率,本科上线率等单一目标模式,提出双高质量目标体系。
从学生综合发展上,既要有高分数,也要有高能力,这是第一个层面的双高涵义。
从学校高考业绩上,既要建高原,更要铸高峰,既有拔尖人才夺取质量高地,(如高考状元,清北录取)也有大量的优生群提升一本上线(全员成才,全员升学),用高原催生高峰,以高峰引领高原,这是第二个层面的双高涵义。
从学校绿色发展上,既要高效度,也要高速度,实现学校的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校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而是立足生命、关注心灵,着眼未来,实施小班化教学,稳步推进,循序渐进,紧锣密鼓,全力以赴,逐步打造四川东部地区的优质民办教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