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荣誉冲昏了头脑(原创)
(2009-02-24 09:28:18)
标签:
山西屯兰矿难安全隐患荣誉孤鸿远走杂谈 |
分类: 感悟人生 |
荣誉是让人无限自豪的事情,但许多的时候,荣誉的背后是更大的压力。古有闯王几十天的皇位之鉴,今有山西屯兰煤矿之事件,这两件看似毫无关系的事情,它们却有相同的人为的共性,那就是:胜利背后的喜悦,荣誉背后的自豪。可是,成功背后有着许多的隐患,也别让荣誉冲昏了头脑,因为这些因素往往也可以左右事情的成败!——孤鸿远走
别让荣誉冲昏了头脑(原创)
文/孤鸿远走
昨天,看到了这则令人不安的新闻,也是让人心痛的事件。一年四季在于春,而在这个早春,迎来的不是春天的希望,却是如此的生灵告别。最近,先是影星潘星谊的突然离世,再是山西屯兰煤矿某前报道74人的罹难,总感叹于生命的脆弱和无助。
本来,对于此类偶有发生的事故,我是很难动笔的,心情也是极其复杂的,因为此类新闻已经引起了时评人的“评论疲劳”,同时让人也会看后觉得就是那么回事。显而易见,这种新闻时评人见得多了,观众也听得多了。但是,当看到新闻附带的“屯兰零死亡率”的材料介绍,我却忍不住有话要说了。
材料说,屯兰煤矿位于太原市下辖的古交市,属高瓦斯矿。与过去小煤矿事故频出不同,此次发生事故的屯兰矿是国有重点煤矿,原设计年生产能力400万吨,2005年技术改造后核定能力500万吨,井田面积73.33平方千米,工业储量10.28亿吨,可采储量6.28亿吨。该矿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百万吨零死亡记录。在国内一流的智能化设备中间,有许多是屯兰的自主知识产权。比如,将“大断面支护”用于煤矿开采,屯兰是世界上第一家。这项由矿长尹根成等攻关研发的项目,也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眼下,他们正开始建设一座瓦斯储气柜,供给民用和发电,以实现瓦斯全部利用。
屯兰矿是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公司的一座现代化大矿,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样的大矿,也属高瓦斯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56立方米/分钟。所以,安全事故,是随时极有可能发生的。
我不知道,更不明白这时披露这则“零死亡率”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说明这家煤矿是一家值得学习的优秀矿井?具有安全有效的素质养成?具有值得信赖的技术支撑?就算这些成绩是真实的,经得起考验的,可面对已经死亡74人的重大灾难,这能说明什么呢?难道是在暗示:这是一种偶然,是一次操作失误,是一次值得原谅的灾难。一边是矿工生命的无情流逝,一边是煤矿振振有词的炫耀成绩,有关人士推卸责任、逃避责任、避重就轻的用心是显而易见的。有网友质疑说:“难道是说这里一切都很安全,这次事故只是数学上存在的几率问题?不需要有关人员为这次事故负责?”
尤其值得追问的是,既然这家煤矿非常优秀,抗风险能力也应该强于一般煤矿,可为何“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下子发生这么重大的事故。实际上,回顾以往,很多发生矿难的矿井也是“证件齐全”,也不乏一些优秀煤矿,因此,我们不能不怀疑,这种所谓的优秀也许是外强中干的“荣誉噱头”,根本不是矿工们希望的“安全防火墙”。
矿难虽是难免的,优秀矿井成为重大矿难重地的事实告诉我们,这种优秀背后,仍然有令人遗憾的安全漏洞,或者是有关人士躺在了优秀的功劳簿上,缺乏积极主动、严谨精细、值得信赖的安全作为。
过去不代表现在,现在不代表未来。安全面前,没有放松,只有时刻警惕;没有侥幸心理,只有踏实落实。屯兰煤矿用血的事实再次印证的这个已经老掉牙却颠扑不破的安全经验,真的不能再让我们轻易扔掉了!
成功只是暂时的,荣誉也是,现在的成功和荣誉,并不是一直的“常胜将军”。所以,别让胜利左右了思维,荣誉冲昏了头脑。只有一丝不苟,时刻防患于未然,这样才有可能收获更多的成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