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子说话算比较晚的孩子。直到他两岁了,我们都没能从他嘴里听到一句完整的话。甚至连鹦鹉学舌一般的话,他也不能清晰标准的说出来。而且更让人抓狂的是,他似乎并没有十分的兴趣去学习说话。每天都是自顾自的“唔里哇啦”的说着火星人也许才懂的语言。他特别对着你说话的时候,你听不懂,他还跟你冒火,这不是干着急嘛!!
儿子那时候说的最标准的除了爸爸妈妈之外就是“拜拜”了。老公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咱儿子适合说英语,不适合说汉语!!
对于儿子说话晚的问题。我听到了太多负面的语言,经受了强烈的心理压力。
婆婆问“是不是你怀孕的时候吃牛肉了啊?怀孕的时候吃了牛肉,生出来的孩子说话就很晚哒~”这我显然不能接受噻,就算吃了兔子肉,那也生不出豁嘴的娃娃啊!!
老公说“你儿子还不会说话哒,咋办呢?你这个育儿专家(自封的
)总要想点儿办法噻!!我看下半年还是不要送他去幼儿园了,不会说话会自卑的。”这离幼儿园开学还有4、5个月呢,妈妈我还没开始下手呢,这么早下结论太武断了。
家里亲戚说“你儿子肯定跟我们家×××一样,多大了都说不清楚,也是说话这么晚的!”我气愤,我儿子怎么能拿来跟他们那些不争气的孩子比较呢,说话晚并不表示以后说话就有障碍啊~~
出外时,别人听到我儿子说话时说,“这个娃娃都三岁多了吧,怎么还不会说话!!
”没办法,我儿子长的太高,腿脚又太利索,看起实在不像两岁多的孩子。
网络上,一个个都是不到两岁就能背出几十首唐诗,几百首儿歌,能复述出N个故事的“小神童”。更别说人家两三岁就认得几百个字了。俺家这个儿子连阿拉伯数字还没认全呢。估计除了我之外,大部分都是这些非常优秀、聪明过人的孩子的父母才会经常在育儿论坛上发表成长感受吧。看着他们这些孩子的语言学习如此提前迅速,我真是不知道该羡慕还是该妒忌。
我甚至真的有时怀疑,莫非儿子的语言半球真的有那么一点儿问题?但好在这样的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儿子满岁时就放开手走路,一岁多点儿就能自如玩耍成人健身器材,看着儿子每天活蹦乱跳,爬高上低,模仿我们做一些搞笑的动作,想着法的运用自己的所有能力去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时。我告诉所有的人:我儿子那绝对是个天才!!
儿子两岁三个月时,我把他从姥姥姥爷身边带回来。此时,儿子已经渐渐开启了说话的那扇门。他会主动指着一个东西,要求我们教他。也会一遍遍的重复发音不准确的词语,力求达到跟父母一样的发音。做为妈妈,我更是用清晰的大声的标准的普通话不停的在他耳边重复一遍又一遍,以加深他的印象。
儿子有时会故意不停的指着周围的东西问你“这是什么?”其实他心里大部分都已经知道,但是他还会不停的去问你,我也只有配合他不厌其烦的一直不停的重复说。我相信,只有让他保持愉快的学习心情,才能让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不打击到他的学习积极性。
除了每天教儿子认识周围的事物外,我开始慢慢培养他看书的习惯。最开始的当然是儿歌的启蒙图画书了,内容很简单,每一首儿歌旁配一小幅图画。别小看这简单的一本书。它见证了我的宝贝儿子语言学习的变化全过程。
儿子最开始看书时,并不是很认真,通常看一会儿就到处乱跑。而且他不会按照你的意愿去看书,比如你给他讲一幅图画的内容时,配合的念着旁边的儿歌。可是没念到几句,他就会打断你,问你图画上的一个小图形是什么东西。我只有耐心耐心加耐心,给他解释完后,又继续刚才念着的儿歌。不过,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很快便收到了成果。儿子突然有一天会冒出一两句儿歌里的内容,还配合着当下发生的情景,这可总算是让我初尝了胜利的喜悦。这个时候,我再配合着图画给儿子念儿歌时,他就基本能跟着我读出来,而且跟着我的语调阴阳顿挫,表情夸张,可爱至极。
就在儿歌那边有了一点点儿成就的时候。我这个心急的妈妈马上开始了和儿子的亲子阅读过程。这是一个培养孩子的故事理解力的好方法。儿子慢慢会说的话越来越多,也慢慢开始学会自己组织语言,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最近和外面的小朋友一起玩耍时,也能够运用语言来融入对方,去征得对方的同意,和对方交换玩具玩耍。
这一切的发生,不过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再过几天,儿子就整整两岁半了。我闲来无事,突然想把他现在会说的儿歌,会唱的歌谣都罗列出来。这些对于那些一岁多就开始说话背诗的孩子来说也许是小儿科的小儿科。可是每个孩子的天资是不一样的,智力发育的阶段也有早有晚。当然孩子开口的早晚并不能决定一个孩子的是否聪明,后天的努力和培养更是非常重要和不可缺失的。做为孩子说话晚的父母,我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坚持,不要急躁,不要擅自下结论,要相信自己的孩子也定是天资聪颖,大器晚成之人。
儿子说的基本标整无误的儿歌:
小花猫,喵喵叫,不洗脸,把镜照。左边照,右边照,埋怨镜子脏,气的胡子翘。儿子还在最后加了一个“起来”。
小老鼠,上灯台,偷吃油,下不来,吱吱吱吱叫奶奶,奶奶不肯来,叽里咕噜滚下来。“叽里咕噜”这四个字说了很久,说出来的时候可爱惨了。
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弟弟睡着了,给他留一个。
东边来了一只羊,西边来了一只羊,一起走到小桥上,你也不肯让,我也不肯让,“扑通”一声掉进河中央。儿子掉进去水池过一次,所以对这首儿歌很有体会,呵呵。
大拇哥,二拇弟,三中指,四小弟,无妞妞,手心和手背,亲亲妈妈的心肝宝贝儿。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着,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去又数来,一二三四五。老公说这首儿歌就是个“死循环”,果然儿子背到最后就开始又接着前面的继续了。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儿子吃饭的时候最喜欢说“爱吃萝卜爱吃菜”,然后就大口大口的吃下妈妈夹给他的青菜。
雨来了,快回家!小蜗牛,说不怕:“我把房子背来啦。”小蘑菇,说不怕:“我已备好伞一把。”儿子说“我不怕”的时候,真是世上最动听的声音。
小蝌蚪,找妈妈,找来找去眼花花。妈妈,妈妈,你在哪儿?来了,来了,原来是一只大青蛙。儿子说“来了,来了”的时候,跟妈妈学的用粗粗的声音说。
袋鼠妈妈真奇怪,肚子上有个皮口袋,不放萝卜不放菜,里面放着小乖乖。小乖乖,真是赖,走路还要妈妈带。跟妈妈出去玩耍时,儿子要妈妈抱,还自己不停的说最后一句。
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为了显得这首儿歌更生动,妈妈教儿子的时候用了更加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我都能自编自演了。结果每次唱的时候就看到,我和儿子两个人做着一样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把爸爸笑惨了。
儿子基本能唱出来的歌曲:
儿子唱的歌曲,都是妈妈教的,有些是妈妈儿时记忆中的歌曲,所以可能有错词现象,但并不妨碍儿子学习唱歌的乐趣。
首推《国歌》。自从在外面听到有同龄的小朋友能够完整的不跑调唱出来后,我就下决心,在儿子上幼儿园之前,一定要学会这首歌!儿子现在每次唱的高亢壮烈,虽然个别部分还是含糊不清,但已太难得,我基本很满意。
《劳动最光荣》。现在才知道这首歌的名字,还是刚刚网上查出来的。我一直以为叫“太阳光金亮亮”呢!儿子学了这首歌,还学会了一句话“劳动创造美好未来!”是央视少儿频道的一句广告词样。
《小儿郎》。妈妈很喜欢这首歌。儿子第一次听到就说喜欢,这也是很好的教育素材嘛。
《小燕子》。儿子几乎从刚生下来就是经常听着这首歌入眠的,最近很久没唱了。突然唱的时候,发现儿子已经可以基本唱出来了,很好。
《祝你生日快乐》。很简单的一首歌。
《葫芦娃》《蜗牛与黄鹂鸟》这几首歌都是儿子喜欢听,但唱不全的歌曲,没关系,总有一天妈妈能听到我的宝贝用他纯真稚嫩的声音完整的唱出来。
其他零散的我都想不起来了,先罗列这些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