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考察性出访”出现新变通
近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加强制度建设的通知》中指出,严格控制因公临时出国(境)团组数量和规模,不得安排考察性出访。(11月5日京华时报)
要让人民过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面对饱受诟病的出国考察,中央斩钉截铁的指出,不得安排考察性出访。此举是是对群众反映突出的“四风”问题的明确回应,也是为了整治“三公”经费开支过大问题,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改善民生等领域。那些公开打着出国考察幌子而公款旅游的官员,恐怕再也难以借此大行其道了。
现实生活中,出国考察几近成为出国旅游的代名词。一些出国考察变成了公款旅游、购物、安排子女留学,甚至变成一些贪官敛财或外逃的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不禁止所谓考察性出访,就等于放任一些官员借出国考察行公款旅游之实,公款出国旅游就难以踩住刹车。
必须注意的是,一些官员已经娴熟的掌握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招数,且屡试不爽。考察性出访行不通了,但新的变通可能又出现了,比如名目繁多的出国培训、研讨、开会、招商、参展等,极有可能成为公款出国旅游的新的“护身符”。
比如有些出国培训只是个幌子,境外一些组织向国内有关单位发出培训邀请,就是为了吸引国内一些人去旅游。又如有些招商引资活动,则是以招商引资为名搞公款旅游。因此,为防止考察性出访出现新变通,还应通过严格的审批手续和制度制约手段,紧紧盯住那些所谓的出国培训、研讨、开会、招商、参展等名目繁多的活动,对于以这些活动为名行公款出国旅游之实的官员,一经发现也应予以严厉惩处。
大众日报http://dzrb.dzwww.com/dzsp/ws/201311/t20131106_9132550.htm
经济日报http://paper.ce.cn/jjrb/html/2013-11/06/content_177014.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