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器官之争暴露趋利“黑洞”
地方红会作为器官捐献的第三方机构掌握捐献者资源,移植医院希望从红会获取这项资源,红会以此要求医院捐款,对捐献者进行救助。医院认为地方红会对捐款账目没有做到公开,有为自己牟利之嫌。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没有被强制使用有关。
(7月8日《新京报》报道)
由于器官资源在中国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便成为各方争夺的对象。从中我们看到,掌握器官捐献者资源的红会与使用器官资源的医院,两者发生的矛盾背后隐藏着趋利的“黑洞”。
作为掌握器官捐献者资源的红会,要求使用器官资源的医院必须向红会捐款,名其曰:对捐献者进行救助。应该说,红会要求医院捐款的理由是充分的。然而,医院认为红会对捐款账目没有做到公开,有为自己牟利之嫌。由此看来,医院对红会要求捐款的质疑理由,也是充分的。红会账目不透明,早已为公众所诟病。如果红会接受医院的捐款后,不愿公开,不敢公开,只能说明自己心中有鬼。
令人不解的是,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已经建成。有了这个系统,就可以规范器官获取组织的运行规则,并为接受监督提供了平台。然而,这一计算机分配系统至今却没有被强制使用。由此而造成的是器官资源在系统外流动,这就为权钱交易留下了“后门”。我们要追问的是,系统为何没有强制使用?阻力又来自哪里呢?
医院急需器官资源,不仅反映了病人需要,似乎对于医院来说,获得器官资源也是非常有利可图的。报道中说,各地的移植费用不尽相同。在南京,每例肝移植,费用为十几万元,但在一些地方可能是四五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医院借移植器官如此大发横财,让捐献器官者情以何堪!
捐献器官之争暴露的趋利“黑洞”,让我们看到,强制使用中国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规范器官移植费用标准,让捐献器官过程置于公开透明和强有力的监督之下,已迫在眉睫!
大江晚报http://epaper.wuhunews.cn/djwb/html/2013-07/09/content_81433.htm?div=-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