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眼镜暴利让人大跌眼镜

(2013-04-17 17:47:00)

眼镜暴利让人大跌眼镜

 

    近日,新京报记者以导购员、学徒工身份,应聘北京多家眼镜店、加工车间,发现其中暴利与猫腻:在生产地批发价几元至几十元的镜架、镜片,在商店柜台上,身价翻了几十番。个别商家对消费者,有一整套的推销猫腻。还有商家玩起文字游戏,山寨国产货改个英文字母,就变成了国际名牌。(4月15日新京报)
    坊间对于眼镜暴利并不陌生,不少人购买眼镜时,也时常多一个心眼,与商家讨价还价。然而,新京报记者以导购员、学徒工身份,应聘北京多家眼镜店、加工车间,发现其中的暴利与猫腻,实在是让消费者大跌眼镜!消费者即使讨价还价,仍然在打折“陷阱”里“中招”。
    少数商家在生产地批发价几元至几十元的镜架、镜片,在商店柜台上,身价翻了几十番,动辙几百元甚至上千元,即使打三折仍赚翻番。在一些眼镜店,出现不少“国际名牌”的身影,如“阿玛尼”、“h&m”、“法拉利”等,这些“名牌”通常在600元到2000元之间,而这些所谓的“国际名牌”均是山寨货。显然,这些商家的做法,有牟取暴利和欺诈消费者之嫌。
    眼镜市场放开,并不等于可以因消费者不知情,就可以以高于成本价的几十倍牟取暴利,就可以冒充“国际名牌”欺诈消费者。对于商家这些违规行为,物价、工商、质检等监管部门理应对其依法惩处。这些不法商家,之所以能够安然无恙的牟取暴利和欺诈消费者,不能不说是监管部门的失职。从这个意义上,真正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监管部门依法治理眼镜混乱市场的缺位。
    治理眼镜混乱市场难不难?可以说一点也不难。媒体可以派记者以导购员、学徒工身份,应聘北京多家眼镜店、加工车间,发现并揭露商家的牟取暴利和欺诈消费者的猫腻。有关监管部门完全可以如法炮制,将不法商家绳之以法。十分遗憾,我们看到的是监管部门在睡大觉。无奈的消费者,只能在商家所谓的打折欺骗下,让商家从自己衣袋里掏走大把的票子!

经济日报http://paper.ce.cn/jjrb/html/2013-04/17/content_151995.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