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给景区“涨价潮”亮“红灯”
近期,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国内景区掀起了新一轮“涨价潮”,凤凰古城、江西婺源景区、四川峨眉山、扬州瘦西湖等多家知名景区纷纷上调了门票价格,最高涨幅达到了167%。对此,网友感叹景区越来越“玩不起”,而专家则表示,景区不能太依赖门票经济。(4月2日中国新闻网)
旅游景点门票越来越贵,早已为公众所诟病。让人意想不到是,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旅游景区掀起了新一轮“涨价潮”,最高涨幅居然高达167%,对于这种违规涨价的做法,有关部门应该及时给予亮“红灯”。
早在200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景区门票价格管理的相关办法,要求同一门票价格上调频率不得低于3年。此外,根据票价不同区间,每次涨幅上限为15%~35%。
值得质疑是,在最近新一轮的“涨价潮”中,凡门票涨价的景点,是否符合同一门票价格上调频率不得低于3年的要求?倘若有的景点属于在3年内连续涨价,理应叫停。
从报道中公布的一些景区门票涨价幅度看,大大高出了国家发改委关于根据票价不同区间,每次涨幅上限为15%~35的规定。比如,规定50元(含50元)至100元的(不含100元),一次提价幅度不得超过原票价的30%,而崂山巨峰观光车门票价格由15元提高至40元,涨幅高达167%。又如,德夯风景区门票价格由60元提高至100元,涨幅高达67%。我们不由得要问,对于这种严重违规行为,当地有关部门为何视而不见?
许多著名风景区,属于共公资源,在门票价格上理应坚持惠民的原则,地方政府不应将其当成赚钱的工具。然而一些风景区,将国家规定调价的间隔必须达到3年以上,演变为“三年必涨”的“时间窗口”,而且在涨幅上将国家政策用足用活。比如,规定100元(含100元)至200元的(不含200元),一次提价幅度不得超过原票价的25%。近日,瘦西湖门票价格由120元提高至150元,涨幅刚好是25%。公共资源的惠民原则,在这些风景区眼中根本无立足之地!
在景区新一轮“涨价潮”中,对于那些违规涨价的风景区,有关部门要亮起违规的“红灯”,并对其涨价行为坚决叫停。对于那些紧紧咬住“三年必涨”的“时间窗口”,用足票价涨幅,丝毫没有惠民意识的风景区,我们只能说,属于人民的美丽风景,已让惟利是图大刹风景!公众对这些风景区亮起的是“玩不起”的“红灯”。
北京晨报http://www.morningpost.com.cn/szb/html/2013-04/03/content_218112.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