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者”太狡猾 还是“鱼”愿上钩
(2013-03-15 09:28:32)“钓鱼者”太狡猾 还是“鱼”愿上钩
早在2006年,《中央国家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就规定,中央国家机关开会要到定点饭店。定点饭店是通过政府采购程序确定的,房间的协议价格远远低于门市价。但在执行过程中,内部人士反映,经常遭遇中标饭店的不诚信。这就是内部人士所讲的“钓鱼”:你以为四星级饭店300元/天的协议价很便宜吧,那就来预订吧。等你电话打进来了,告诉你:市场价的房间有,协议价的房间没有!有关国家机关被迫“高消费”,让定点饭店制度的初衷大打折扣。(3月14日法制日报)
中央国家机关开会要到定点饭店,本意是通过集中采购降低会议成本、控制会议支出。然而,面对定点饭店“钓鱼销售法”,国家机关却被迫“高消费”。我们不由得要问,是“钓鱼者”太狡猾,还是“鱼”愿上钩?
所谓“钓鱼销售法”,是指原先定点的协议价为300元/天,等电话来预定了,却告诉你协议价房间没有了,只有市场价的房间。于是,一些国家机关只有乖乖就范,只有选择定市场价的房间。市场价与协议价相比,少则高出百十元,多则高出七八倍。如:坐落于北京西部商务中心的北京国宾酒店,其双床标准间的市场价为2200元/天,而协议价则只有398元。公共财政的票子,就这样在“钓鱼销售法”中,哗哗地流到了饭店的经营者手中。
其实,“钓鱼销售法”没什么高妙之处,就是通过制造“物以稀为贵”的假象,逼你选择高出协议价多少倍的市场价房间。对付此类“钓鱼者”,最好的办法,就是走人。低价饭店多的是,为何非要在这些高档的星级酒店一棵树上“吊死”?若真的走人,这些饭店恐怕马上就会冒出协议价房间。但你放不下身段,想耍大牌,想摆谱,想吃好喝好,便只有就范。反正花的是国家的钱,只要虚报一下参会名单,房间价格再贵也无所谓。由此可见,不是“钓鱼者”有多狡猾,而更像是“鱼”愿上钩。
值得一说的是,国家机关与定点饭店合同中规定:“乙方有违约行为的,经调查属实,第一次口头警告;第二次书面警告;第三次取消定点饭店资格,并不得参加下一轮次的招标。”我们要追问的是,为何不按合同追究定点饭店的违约责任?为何将“闷亏”咽到了肚子里?为何等到媒体来揭秘?在商业回扣盛行的语境下,这些酒店所谓的“钓鱼销售法”,之所以能屡屡成功,其中在交易中是否存在利益关系,不能不让人打一个问号。若其中真有这样的“故事”,岂不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现代版!
深圳商报http://szsb.sznews.com/html/2013-03/15/content_2405802.htm
青年报http://app.why.com.cn/epaper/qnb/html/2013-03/15/content_133383.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