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做班干部”是因材施教
班级中59名学生,有59名班干部。长沙市青园小学一(1)班每个孩子都将认领一个班级岗位。除了大家比较熟悉的各科课代表以及文娱委员、体育委员等岗位之外,还有像饮水机管理员、走读生路队长、白托生路队长、盆花管理员等一些新设岗位。至于班长一职,由59个孩子轮流担任,永不落空。(9月24日红网)
长沙市青园小学一(1)班59名学生,人人都做班干部的做法,是素质教育因材施教的新探索。我们看到,他们针对学生自身素质方面特点,通过人人有职务,实现人人有事做,为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开拓了一个有宜的路径。
为何人人都做班干部,受到人人欢迎?这是因为,学校看到了学生自身素质方面所呈现出的共性。每位学生都有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当上班干部则满足了学生这一需要。每个学生都有集体荣誉感,当上班干部就可以为维护集体荣誉而尽一份自己的责任。这是自身素质共性上的因材施教。与其同时,人人都做班干部,还体现学生自身素质的特点,比如让爱劳动的学生当劳动委员,让受纪律的学生当纪律委员,这些都属自身素质个性上的因材施教。教育对路,自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笔者认为,对于人人都做班干部的做法,还是多一些包容、宽容为宜。如果纠结于“班干部”三个字上,就会误读人人都做班干部,甚至面对这种教育上创新探索,得出培养学生“官本位”意识的结论。像饮水机管理员、走读生路队长、白托生路队长、盆花管理员、环保小卫士、图书管理员等,如果说是“职务”,倒不如说就是“服务”。从这个意义上,所谓人人都做班干部,实质上起到了在向学生进行淡化“官本位”意识的教育作用。
还应看到,通过人人都做班干部,学生在关爱他人、服务集体的过程中,不仅思想品质得到升华,也对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协调能力,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
西安日报 http://roll.sohu.com/20120925/n353867888.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