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额储蓄管理费”是霸王条款
汉口居民吕婆婆反映,1987年她办了一张存折,用到1993年时上面还有75.98元余额,去年这张存折被找到,如今她想取出存折上面的钱,却并不那么顺利。该网点工作人员记录相关信息后介绍,吕婆婆当年的账户金额不足300元。从2005年9月21日起,该行对不足300元的小额账户收取小额储蓄管理费,每年12元。而吕婆婆的账户余款一年利息可能不到12元,算下来,吕婆婆还可能倒欠银行的钱。(9月16日楚天都市报)
客户到银行存款,最终却变成欠银行的钱,这不是活见鬼吗!汉口居民吕婆婆,就撞上了这种活见鬼的事。她1987年办了一张存折,用到1993年时上面还有75.98元余额。如今想将钱取出,银行的回答是,她有可能还欠银行的钱。我们看到,银行如今已成为魔术大师。
这个魔术的道具就是小额储蓄管理费。银行规定,对不足300元的小额账户收取小额储蓄管理费,每年12元。我们不由得要问,是不是300元以上存款就不需要银行管理,300元以下存款则需要银行工作人员天天搬来搬去的管理?即使编故事,也不是这么个编法。说穿了,就是嫌贫爱富。高额存款可以给银行带来更多的利益,300元以下存款,看不上眼,看见就烦,所以收你管理费没商量。
客户不是傻子。众所周知。银行吸纳存款越多,可供发放的贷款越多,存贷款的利差便是银行利润。300元以下存款,再少也是钱,再少也可以进入银行发放的贷款之中,也可以通过利差为银行赚钱。一方面小额存款在为银行赚钱,一方面小额存款者却要向银行交纳管理费,银行不活脱脱的变成了“周扒皮”吗!横竖都是银行得利,客户受损,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所谓小额储蓄管理费,分明是一条必须废除的“霸王条款”。
现实生活中,除小额储蓄管理费,银行还有许多不合理收费,早已为社会所诟病。比如信用卡部分逾期全额罚息、养老金和退休金异地支取手续费、跨行取款手续费,甚至跨行转账失败手续费还要照收。数据显示,2003年银行收费项目仅300多种,现在《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列出的收费项目多达3000种,7年时间增加了10倍。银行早已变成了“暴利银行”,媒体报道工商银行去年上半年日赚6.05亿。一家银行负责人说,“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
其实,大家都明白,银行出台的不合理收费等“霸王条款”以及银行的暴利,均来源于垄断。而垄断的症结则源于金融改革还没有达到充分竞争的程度,消费者和金融机构的地位不平等。对此,我们只能寄希望于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
新闻晚报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wb/html/2012-09/17/content_883988.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