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质疑陈光标不要“莫须有”

(2011-04-25 08:07:48)
标签:

杂谈

                 质疑陈光标不要“莫须有”

 

    4月23日中国经营报发文质疑陈光标慈善掺假,指其多项捐款尚未履行,并借助“首善”之名包揽项目获利。对此,陈光标回应称报道98%不实,并展示了多本捐款证书和收据。记者注意到,陈光标回应的问题,仅是此前媒体所列质疑“清单”的一部分。(4月24日中国新闻网)

    媒体质疑陈光标慈善掺假,陈光标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称报道98%不实,并展示了多本捐款证书和收据。现在又有报道说,陈光标的回应,仅是此前媒体所列质疑“清单”的一部分。也就是说,陈光标的回应,没有完全自证清白。笔者认为,对陈光标慈善是否掺假可以质疑,但质疑不能掺假,不能搞“莫须有”。

    如果说,陈光标回应的问题,仅是此前媒体所列质疑“清单”的一部分,而这所谓的质疑“清单”的一部分,则恰恰说明了质疑“清单”中存在掺假,存在搞“莫须有”。陈光标慈善是否掺假,当然可以质疑,但不能听风就是雨,将“莫须有”的东西扣到陈光标的头上。当我们对一个行善者提出质疑时,应该持有谨慎的态度,坚持事实求是的精神,有一说一,而不是有一说二。对行善者质疑,充满善意,不仅仅是对陈光标的善意保护,也是对所有行善者的保护。

    还需指出的是,对陈光标慈善掺假的质疑,要坚持用数据说话,不要随意做出结论,甚至扣上借助“首善”之名包揽项目获利的大帽子。陈光标凭借“中国首善”的光环,树立了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形象,从而赢得了社会的信任,获得了更多的工程项目,也说明了惟有凭借好的企业形象,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得到长足发展。即使陈光标借助“首善”之名包揽项目获利,也是通过慈善事业为社会做出更大回报。而那些利用各种“潜规则”获取暴利,而又对公益事业一毛不拔的富豪们,与陈光标不可同日而语。

    行善不留名,行善不张扬,是传统美德。对于陈光标特立独行、高调行善的种种作法,一些人颇有微词,甚至被一些人称为“暴力慈善”,但毕竟他将真金白银送到了最需要帮助的人的手里。即使一些人,对陈光标高调行善的作法难以接受,也应多些宽容。陈光标在行善过程中,也许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或缺陷,对此,应以善意的态度提出质疑,而不是质疑陈光标时,主观臆测,有一说二,用“莫须有”的东西伤害陈光标。

    陈光标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是,将自己的慈善成绩单全部透明化,我们期待着。同时,我们更希望那些曾经接受陈光标捐助的人不要失语,请你站出来,说出该为陈光标说出的话!

 

深圳商报http://szsb.sznews.com/html/2011-04/25/content_1539641.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