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荒”供需矛盾难掩垄断之弊
(2009-11-26 08:28:22)
标签:
杂谈 |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回应了近期关于天然气
“气荒”的质疑。他表示,“气荒”并非源自垄断,也不是中石油、中石化等两大巨头“捂气惜售”,而是天然气供应、储备、勘探力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中国广播网11月24日)
在天然气的供应上,现在不仅有中石油,也有中石化,还有中海油,这可能就是张国宝所谓“气荒”并非源自垄断的理由。言外之意,三大石油巨头之间存在着竞争,因此就不存在垄断。然而,是否垄断,不仅要看是否存在竞争,更要看这种竞争是否表现得充分。有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420.40亿立方米,而中石油产量为290亿立方米,中石化为41亿立方米,二者相加占全国产量近80%。如此看来,全国天然气市场哪里还有竞争可言,这不是垄断又是什么?
“气荒”凸现了天然气的供需矛盾,这的确是客观事实。但在这一客观事实的背后,反映的还是垄断带来的弊端。天然气的供需矛盾,让我们看到了天然气储备机制存在的严重问题。我们国家的地下储气库跟日本、跟美国比都是太少了,我们的能力太弱了。倘若我们有着充足的天然气储备,就不会因为“气荒”而闹得消费者“心慌”。
加大天然气储备,无疑需要投资。在天然气市场垄断的语境下,即使中石油上半年净利润505亿,好于市场预期,恐怕也难以产生加大天然气储备投资的动力。这是因为,天然气供需矛盾的加剧,也许可以让石油巨头们更快地得到两个好处。一是从解决天然气供需矛盾的措施中获益,比如建设天然气储备库等等,使得巨头有理由以投资过大而向国家伸手索要巨额补贴。二是天然气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的局面,只能催生涨价,还可美其名曰:需大于供,价格肯定要往上走,市场经济规律使然。
太原晚报http://epaper.tynews.com.cn/shtml/tywb/20091126/3279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