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贴”应“贴”工作而不“贴”级别
杭州自5月起推行市级机关公车改革,市局(副厅)级以下一律取消专车,大部分公车都向社会公开拍卖,让公车回归“工作车”的本色。与此同时,杭州市向公务员发放“车贴”,“车贴”根据级别分9档,最低每月300元,局级干部2600元。(6月24新京报)
杭州市局(副厅)级以下一律取消专车,大部分公车都向社会公开拍卖,让公车回归“工作车”的本色。此举值得肯定,也值得称赞。然而,取消专车后所采取的按级别发放“车贴”的做法,却值得商榷。
杭州市向公务员发放“车贴”,“车贴”根据级别分9档,最低每月300元,局级干部2600元。就“车贴”的数额看,既使最高每月2600元,一年的花费也远远低于专车一年的花费。但不能因此就说明,按级别发放“车贴”,甚至最高每月发放“车贴”2600元的做法,就是正确的。
发放“车贴”多与少的标准,不应完全按级别进行计算。因为实际情况,并不完全是级别越高在工作上就用车最多,当然也不完全是级别越低在工作上就用车越少。因此,发放“车贴”的多少,应体现工作用车实际发生的情况。往往那些普通办事员,具体跑腿办事更多些,而拿的“车贴”却越少,显然这是不合理的。
还应看到,杭州发放“车贴”的做法,做出了一个引人注意的规定,即“车贴”每月直接打入公务员市民卡,可用于向服务中心叫车后刷卡付费,还可用于公交车、打的、加油等交通支出,但不能取现。不让“车贴”变现为现金,显然这对于“车贴”演变为“福利”具有遏制作用。但是只要“车贴”不是按工作而是按级别发放,就会发生“车贴”用不掉的情况,特别是那些“车贴”拿的多而实际在工作上又用不掉的人,就会千方百计用完“车贴”,比如可以打车旅游,也可以在“加油”上做文章,从而使“车贴”变成现金。到头来车贴又演变成了公务员的“福利”。
由此看来,在向公务员发放“车贴”上,如何避免按级别而不是按工作进行核定,还有待破题。
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news/comment/2009-06/25/content_18010605.htm
河北青年报http://www.hbqnb.com/news/html/Wonderful/2009/625/0962552749200191.html
钦州晚报http://www.qzrb.cn/qzwbszb/html/2009-06/25/content_138489.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