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人话”才不会成为催眠曲
机关会议上,领导讲话不超过15分钟,会场不挂横幅,不摆桌签和鲜花,不介绍与会领导;机关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要在近3年平均数基础上压缩20%……日前,北京市市纪委监察局印发了加强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对机关作风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改进措施。(3月30日北京日报)
北京市纪委监察局为改进机关作风,提出在机关会议上,领导讲话不超过15分钟,是一剂改进会风的良药,更是治疗“台上作报告、台下睡大觉”的一剂良药。
近一个时期,媒体不断报道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员,因为会上睡大觉,一觉醒来后,却眨眼间小鸡变小鸭,丢了官帽。笔者不是为开会睡觉者叫屈,有的人的确是乌纱帽丢的理所应当,台上报告那么精彩、那么重要,他却违背会议纪律,在台下呼呼地睡大觉,拿其乌纱帽无商量,以儆效尤,似乎也不为过。然而,大多因睡觉丢官帽者,恐怕恰恰是因为台上报告,穿靴戴帽,又臭又长。动辄报告讲三个大问题,每个大问题讲三个小问题,有时小问题下面还有三个小问题,会议开了半天,参会者不得要领、不知所云,渐入梦乡。人们将这种又臭又长的领导讲话,讥讽为不讲“人话”,一点也不为过。
一些会议上的一些领导讲话,不讲“人话”,还表现在这些领导的讲话,所体现的不是自己所思所想,而是一律有秘书代劳。领导一上台,一念报告稿,台下就知道那不是报告者所思所想,就知道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官话。然而,官话也有不准的时候,有网友暴料,某市委书记在某开幕式上,秘书为他准备的演讲稿写了今天阳光明媚(阴天不读),这个书记拿着这演讲稿照本宣读,今天阳光明媚,括号阴天不读。不讲“人话”,可谓登峰造极了。更有甚者,前些日子媒体报道,有网友爆出在公安部消防局主办的“中国消防在线”网站上,河南开封消防支队与漯河消防支队的宣传稿件如出一辙,不同的是漯河政法委书记换成了开封市副市长,而开封市副市长的讲话中竟还有“构建和谐平安漯河”的字眼,被网友戏称为“开封指导漯河工作”(3月24日《华商报》)这种“开封指导漯河工作”的领导讲话,参会者想不睡觉恐怕都难!
领导讲话不超过15分钟,是个好会规。这种会规在客观上就是对官话、套话、不讲“人话”的制约。因为没有时间让你在会议讲话中穿靴戴帽,没有时间让你讲官话、套话,没有时间让你把讲话拉得又臭又长。这种会规,逼迫领导在讲话时,要把最重要、最核心、最有用的讲话内容,在有限时间内表述清楚。同样,领导讲话一旦变得讲“人话”了,也就有了吸引力,也就不会再变为催眠曲,也不至于害得一些官员因为开会睡觉而丢了官帽。
长河晨刊http://epaper.xplus.com/papers/chck/20090331/n7.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