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诊断费易导致医疗资源分配不公
围绕公立医院的改革,卫生部长陈竺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说,切断“以药养医”的收入渠道后,要通过研究增加诊断费等目前偏低的医生正当劳务费用,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3月26日半月谈)
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坚决切断“以药养医”,挤掉药价虚高的水分,以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的这一突出问题。卫生部长陈竺提出,切断“以药养医”的收入渠道后,要通过研究增加诊断费等目前偏低的医生正当劳务费用,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笔者认为,解决医生劳务费用偏低的问题,关键是根据是医生医疗水平制定相应的工资标准,而不是提高医疗诊断费。
提高医疗诊断费,极有可能演变为公开叫卖医疗资源。媒体报道,一些公立医院,置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于不顾,把炒卖专家号看成了商机,从设贵宾卡,收取高额挂号费,发展到与专职出售专家号的公司联手合作,共同炒作专家号,致使专家挂号费步步升高。在天津儿童病专科医院,被患者称为“号贩子公司”的爱康国宾集团公司,推销的专家号价格分别为68元、158元和3600元。(2月17日新华网)提高医疗诊断费,将有可能使这种公开叫卖医疗资源合法化,并愈演愈烈。
还应看到,在提高医疗诊断费的旗号下,极有可能衍生出更多的收费项目。比如不少医院出台的所谓VIP服务。媒体曾报道,去年是奥运年,许多夫妇都想在奥运年生个“奥运宝宝”,这使得本来就紧缺的医疗资源更为紧张,然而,南京一些医院却在此时争相办起了VIP病房。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办理VIP会员卡分1600元和2000元两种。VIP会员可以提前预订300、500元的单间特需病房。这还不包括医疗费。(2008年7月29日中国青年报)谁有钱谁就可以更多更好地享受公共医疗资源,显然是有失社会公平的。
从现实情况看,切断“以药养医”以后,如果存在着医生正当劳务费用偏低问题,不应该通过提高医生诊断费,搞什么“堤内损失堤外补”,结果还是让患者为提高医生劳务收入卖单。这样的改革岂不成了换汤不换药!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决定了在切断“以药养医”以后,面对医生劳务费用偏低,应通过加大公共财政对医院的投入,适当提高医生的工资收入。提高医生诊断费,说到底,更是像“以药养医”的变种。
由是观之,切断“以药养医”以后,用提高医生诊断费用的办法,解决医生劳务费用偏低不是一个好办法。退一步说,既使在医生诊断费上体现“优质优价”,对于专家挂号费的确定上,也应优先考虑普通百姓的承受能力,不能定的过高,防止专家挂号沦“为认钱不认人”。
检察日报http://newspaper.jcrb.com/html/2009-03/27/content_14346.htm
加载中,请稍候......